郑宇
- 作品数:23 被引量:169H指数: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21世纪多边主义的危机与转型被引量:25
- 2020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多边主义是危机的产物,也在危机中延续和转型。20世纪的多边主义是以美国意愿为核心动力、全球性国际组织为制度保障、经贸互惠为扩散机制形成的等级化国际秩序。21世纪的全球危机则推动国际秩序向去等级化方向转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开放意愿是主要动力来源;二是区域贸易协定成为基本制度保障;三是嵌入式的发展合作关系成为主要扩散机制。多边主义转型对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挑战。全球治理面临着代表性、制度化和执行力的三元悖论。21世纪的全球治理架构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但执行力和制度化水平之间的矛盾也更突出。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情况下,推动低制度化的多边合作将是提升全球治理执行力的折中选择。中国作为多边主义转型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应充分考虑到建立新国际秩序的难度和变数,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合理的预期,在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和推动转型中找到平衡。
- 郑宇
- 关键词:多边主义等级化全球治理全球价值链区域贸易协定
- 21世纪多边主义的危机与转型
- 2021年
- 多边主义作为国家间处理国>际事务的协调原则已在全球范围内深人人心,但多边主义的实践却经常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21世纪以来,关于多边主义面临危机的警告持续不断。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全球范围兴起。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美国奉行“美国优先”的外交和经济政策,频繁利用加征关税和退出国际组织等手段挑战多边主义规则。
- 郑宇
-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特朗普多边主义国际金融危机
- 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办公室”——中印制度与经济发展模式比较被引量:10
- 2015年
- 中国和印度的要素禀赋相似,但经济发展模式却截然不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仅在于通过保护产权来激励投资,它也可以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流动性来改变要素配置,从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具体而言,中国的劳动和土地制度加快了劳动力的流动性。高流动性加强了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吸引了更多资本投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因此创造了"世界工厂"。相比之下,印度的劳动和土地制度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以及正式和非正式部门之间的流动。割裂的就业市场因此削弱了劳动力资源的成本和规模优势,降低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反而引导资本投入到相对高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由此形成了"全球办公室"。理解国内制度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对国家治理有很大的启示。尽管劳动力的高流动性有助于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但通过限制个人权利而使劳动力流动性被动提高却可能伤害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
- 郑宇
-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性制造业
- 中等收入国家的国际制度“陷阱”被引量:7
- 2016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外向型的经济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贸易的程度也不断加深,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持续保持,并没有出现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的收敛现象。尤其是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新兴国家,尽管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很深,但受到国际经贸规则的限制也更大,使它们难以利用产业政策来实现产业升级,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通过对全球价值链数据的初步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提升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对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长则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对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不仅需要内部制度和治理改革,也需要对现行国际经贸规则进行改革,以争取足够的产业政策空间。这个研究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单纯融入或抵制全球化并不必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经济利益。这为中国在国际规制和全球治理方面的改革诉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证支持。
- 郑宇
-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经贸规则经济增长依附理论中等收入陷阱
- 超级企业与全球不平等被引量:1
- 2023年
- 1981年,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舍温·罗森提出了“超级巨星经济学”的概念。他认为,技术进步不仅扩大了体育比赛和演唱会的传播范围,而且使财富和市场份额向行业中的超级巨星集中。^([1])40年后,超级巨星现象不仅在体育界和娱乐界变得更加突出,更是在全球市场中掀起了巨浪。从2020年初到2021年底,苹果、微软、字母表(谷歌)、特斯拉、亚马逊这五家科技巨头的市值增加了5.7万亿美元,约为全球GDP的6%。^([2])
- 郑宇
- 关键词:共同富裕
- 名家评刊
- 2018年
- 2008年夏天,发生在美国和欧洲的一系统银行破产事件引发了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十年过去了,危机给各国留下的伤痕已经愈合,但长期影响却各不相同,危机后的国际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也是《文化纵横》2018年6月刊“金融危机十周年”专题所呈现的内容。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呈现出与发达国家逐渐脱钩的迹象。
- 郑宇
- 关键词:金融危机名家银行破产
- 全球化、工业化与经济追赶被引量:14
- 2019年
- 在早期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追赶的必经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过早的去工业化现象,工业在创造就业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都呈现下降趋势。国际经济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使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在全球化时代变得更困难,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会,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和模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非贸易与非洲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表明,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并没有造成非洲国家的去工业化。中非贸易的迅速增长总体上助推了非洲工业化,但也突出了非洲国家发展道路的差异性。发展出口导向的制造业不再是非洲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实施多元化的产业政策才是非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建立稳定国际秩序的基础。
- 郑宇
- 关键词:工业化经济发展产业政策
- 新型国际发展合作范式的初现与挑战被引量:9
- 2021年
- 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援助和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南南合作范式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后期国际发展的态势。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国家的崛起并积极参与发展合作,国际发展合作的新范式逐渐呈现,在国家间关系、国内外市场关系、公私关系方面都同传统的发展援助和南南合作存在明显区别。这些关系调整更明确地界定了参与方之间的责权利险分担关系,从而提升了参与发展合作的动力。不仅如此,新型发展合作对非洲经济发展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新型合作范式为中国在新时期的南南合作中探索多元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 郑宇
- 关键词:国际援助南南合作
- 新发展援助的兴起:概念和框架被引量:1
- 2019年
- 本文提出了界定和衡量新发展援助(NDA)的三个原则——多源性、互利性、可持续发展性,并确定了13个在新发展援助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新兴援助国。本文总结了传统和新发展援助之间的主要差异,包括援助动机、国家间关系、援助模式、援助渠道,及地理和领域分配。新兴援助国提供的无偿赠款较少,贷款的优惠幅度也较低。新兴援助国强调"发展中国家身份",将自己视为发展伙伴而非援助国,目标是促进与低收入国家的合作和协作关系,有更强的动机利用授助来推动自身的贸易、投资和商业利益。同时,新兴援助国的援助往往比传统援助国的援助在地理分布上更加集中。
- 郑宇
- 关键词:官方发展援助
- 拉丁美洲的未竟工业化
- 2020年
- [后发国家发展道路·栏目导语]"后发国家发展道路"是本刊于2019年初开辟的一个广受好评的特色栏目。本期推出的两篇文章,分别讨论拉美与埃及在工业化过程中遭遇的挑战。程文君、郑宇的文章着重分析不同类型的工业化道路在拉美国家都无法走通的深层政治与社会原因;段九州的文章则通过回顾埃及独立以来曲折的工业化进程,说明了强有力的国家能力和国家自主性是后发国家实现工业化赶超的关键条件。
- 程文君郑宇
- 关键词:拉美经济去工业化资源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