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19 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养殖
  • 3篇淀粉接枝
  • 3篇淀粉接枝共聚
  • 3篇鱼礁
  • 3篇人工鱼礁
  • 3篇微球
  • 3篇纳米
  • 3篇纳米微球
  • 3篇接枝
  • 3篇接枝共聚
  • 3篇共聚
  • 3篇半滑舌鳎
  • 2篇益生菌
  • 2篇幼鱼
  • 2篇乳液法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水溶性单体
  • 2篇微乳液法
  • 2篇微乳状液
  • 2篇酶制剂

机构

  • 16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乳山市海洋与...
  • 4篇中国海洋石油...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海石油(中...
  • 2篇山东省畜禽疫...
  • 2篇山东大学(威...
  • 2篇山东奥博生物...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山东大学威海...
  • 1篇江苏渔船检验...

作者

  • 19篇李强
  • 9篇宋协法
  • 5篇郑延璇
  • 5篇彭磊
  • 3篇关长涛
  • 3篇梁振林
  • 3篇陈义明
  • 3篇崔勇
  • 3篇董登攀
  • 2篇鲍献文
  • 2篇黄志涛
  • 2篇李娇
  • 2篇吴德星
  • 2篇绳秀珍
  • 2篇盛清凯
  • 1篇孙即霖
  • 1篇战文斌
  • 1篇周丽
  • 1篇万修全
  • 1篇乔玮

传媒

  • 4篇渔业现代化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饲料添加...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齐鲁渔业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因子交互作用下大菱鲆幼鱼摄食和生长的数值模型研究
2013年
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为实验对象。采用正交设计,设定不同浓度的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氮,研究在三者交互作用下大菱鲆幼鱼的摄食和生长情况,得到其数值模型。结果表明,提高溶解氧的浓度能显著降低氨氮和亚硝酸氮对大菱鲆幼鱼的毒性,改善其生长环境,提高大菱鲆幼鱼的摄食、生长和饵料利用水平。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溶解氧的浓度来降低有毒物质对大菱鲆的毒性,以此减小生物处理的压力,从而减少生物过滤装置的成本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宋协法陈义明彭磊董登攀李强黄志涛乔玮
关键词:大菱鲆摄食
星体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9
2012年
人工鱼礁在海中不同的投放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为了研究不同摆放方式下星体型人工鱼礁周围的流场分布,该文利用FLUENT软件,采用RNGk-ε湍流模型,模拟了不同流速(0.3、0.5、0.8m/s)及摆设方式对星体型人工鱼礁流场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其他研究方法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FLUENT数值模拟结果与其他数值模拟方法的结果基本相符,表明该数值模拟方法能较好的反映人工鱼礁周围上升流和背涡流特征。其中,组合鱼礁横向摆放时,最大上升流速度、上升流面积及上升流高度均随布设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背涡流面积随布设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纵向摆放时,当两礁体间距为1.5倍礁体尺寸时,上升流高度、上升流面积和两礁体后背涡流面积达到最大值;两礁体间的背涡流面积随鱼礁间距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可为人工鱼礁在海底的投放方式和投放间距提供理论参考。
郑延璇关长涛宋协法梁振林崔勇李强
关键词:数值模拟流场计算流体力学水产养殖人工鱼礁
一种双水相方式合成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水相方式合成淀粉接枝共聚纳米微球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溶性单体、羟丙基淀粉和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溶于水中,混合,得到混合体系;(2)向上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体系中加入油溶性引发剂...
吕鑫李强梁守成张健李丽霞陈冠中林春阳唐晓旭张岭高建崇张洪
文献传递
燃油添加剂对渔船柴油机节能效果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选用2种燃油添加剂在新、旧渔船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对两种添加剂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剂A对新、旧柴油机的节油率分别为0.23%、2.18%,添加剂B对新、旧柴油机的节油率分别是-0.82%、2.41%,说明添加剂A、B对旧柴油机的节油效果明显优于新柴油机。燃油添加剂经济效益评价的结果显示,添加剂A对新、旧柴油机的经济效益评价系数分别为0.13、1.25,添加剂B分别是-0.38、1.15,说明添加剂A、B使用在旧柴油机中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在旧柴油机上推广使用,但对新柴油机效果不明显。
宋协法姜广龙董登攀宋德东黄志涛李强刘龙陈义明
关键词:渔船柴油机燃油添加剂节能
15°-35°N、105°-130°E海域台风极值风速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非对称台风风场模型,对1961~2007年进入(15°~35°N,105°~130°E)的每个热带气旋(TC)风场进行计算,得到0.5°×0.5°网格上的TC风速。使用近岸自动气象站实测资料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风速与实测风速较吻合,计算风速基本合理。采用Poisson—Gumbel联合概率分布模型,计算每个网格TC影响下不同重现期10m高度的极值风速;使用海上、小岛共10座测风塔14个台风影响过程的大风观测数据计算得到10—90m切变系数为0.0791,使用该关系式将各网格点TC影响下不同重现期10m高度的极值风速推算到90m高度,可作为中国近海风资源开发和其他海洋工程开发及安全运行的科学依据。
李强张秀芝王乔乔孙即霖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的特异性抗体被引量:5
2007年
应用杂交瘤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10株分泌抗牙鲆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利用单抗2H4,通过间接酶联免疫法(ELISA)对牙鲆血清中抗淋巴囊肿病毒(LCDV)特异性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无外观症状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很低(平均OD值为0.092),个别鱼体偏高,证明已感染LCDV,处于潜伏期;患淋巴囊肿病且症状显现的牙鲆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升高(平均OD值为0.165),患淋巴囊肿病后处于恢复期的牙鲆抗体水平最高(平均OD值为0.231);健康牙鲆接种LCDV灭活疫苗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升高。
李强战文斌绳秀珍邢婧周丽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牙鲆血清淋巴囊肿病毒特异性抗体
半滑舌鳎的循环水养殖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2009年3月至10月进行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s semilaevis Guanther)生产性养殖试验,期间对一套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处理效果及半滑舌鳎养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养殖水体经系统处理后,养殖池内水温18~21℃,pH 7.0~8.0,DO≥6.6 mg/L,养殖池进水氨氮0.017~0.178 mg/L,亚硝酸氮0.012~0.064mg/L。文中详细阐述了放苗前养殖车间消毒、苗种选择与运输、生物滤池的培养、苗种投放、养殖过程中系统的日常维护、饵料投喂、光照控制、水质因子控制等内容,并对养殖半滑舌鳎8个月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国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半滑舌鳎提供技术支持和经济效益分析方面的参考。
宋协法李强彭磊翟介明郑延璇马真
关键词:半滑舌鳎循环水
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16
2012年
设计了生物承载量为45t、养殖密度为45kg/m3的半滑舌鳎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养殖半滑舌鳎8个月的水处理效果进行测定和分析。循环水系统设计主要参数为:养殖半滑舌鳎3万余尾,补水量53m3/d,补水率约5%,供氧量7.4kg/h,循环量1 281m3/h,循环次数为20次/d,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为106m3。经系统处理后,养殖池内水温为18~21℃,pH=7.0~8.0,DO≥6.6mg/L,养殖池进水氨氮0.017~0.178mg/L,亚硝酸氮0.012~0.064mg/L,细菌0~220个/mL,弧菌0~30个/mL。系统的水处理效果达到了养殖鱼对水质的要求。试验期间,共投喂饵料34 511kg,饵料系数1.1。试验结束时,生产半滑舌鳎成鱼41 469kg,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提高了养殖产量。本系统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使用价值。
宋协法李强彭磊翟介明李波郑延璇
关键词:半滑舌鳎循环水养殖水质调控
海水网箱养殖许氏平鲉本尼登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07年
许氏平劬(Sebastesschlegeli)隶属鱼由形目,劬科,平鲇属,又称“黑鳍”、“黑寨”、“黑石鲈”、“黑头”,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有分布,由于具有苗种来源广、抗病力较强、耐低温、生长速度快等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之一。然而,随着许氏平蚰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病害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青龙绳秀珍李强
关键词:海水网箱养殖流行病学调查本尼登虫病许氏平鲉北太平洋苗种来源
1990~1999渤海SSTa年际变化的特征被引量:21
2005年
基于 1990~ 1999年逐周的 (18× 18)km分辨率的海表温度 (SST)资料 ,将其与历史资料 (195 9~ 1982 )对比 ,发现近 10年渤海SST较历史SST要高 ,但整体结构特征变化不大。进一步采用EOF方法对渤海SST异常 (SSTa)进行分析 ,得到 3个主要的模态。第一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82 .4% ,表现为整个海区SSTa同步升温或降温的特征 ,结合渤海沿岸 2个测站的气温资料的分析 ,认为渤海SSTa第一模态的变化与渤海气温异常变化相互依存 ,另外 ,北黄海SSTa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渤海SSTa第一模态在海峡口附近变化幅度大的主要因素。第二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9.4% ,在空间上其对整个海区SSTa起东升温(东降温 )则西降温 (东升温 )作用 ,可能是ENSO现象影响渤海海温变化最直接的表现。第三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5 .0 % ,在空间上其对SSTa起北升温 (北降温 )则南降温 (南升温 )的作用 ,认为其可能与山东陆域气温和黄海流域气温变化有关。
吴德星李强林霄沛鲍献文
关键词:SST异常ENSO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