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秀贞

作品数:14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7篇康复
  • 5篇偏瘫
  • 3篇上肢
  • 3篇上肢功能
  • 3篇偏瘫患者
  • 3篇卒中后
  • 2篇电刺激
  • 2篇直流电刺激
  • 2篇机器人
  • 2篇机器手
  • 2篇功能康复
  • 2篇H反射
  • 1篇导向性
  • 1篇顶叶
  • 1篇信度
  • 1篇信度分析
  • 1篇兴奋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评估

机构

  • 14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中关村...
  • 1篇北京力泰克医...
  • 1篇珠海澳大科技...

作者

  • 14篇刘秀贞
  • 11篇宋为群
  • 8篇刘霖
  • 7篇朱琳
  • 5篇曹磊
  • 4篇胡洁
  • 3篇杜巨豹
  • 3篇张艳明
  • 3篇霍速
  • 2篇刘静
  • 1篇李芳
  • 1篇李小俚
  • 1篇张大华
  • 1篇严莉
  • 1篇何斌
  • 1篇张晔
  • 1篇王伟

传媒

  • 5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手部功能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卒中后手功能改善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联合手部功能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卒中后手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的卒中患者40例,均为发病1~6个月的初发卒中患者。在常规药物及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功能性电刺激(FES)治疗和阳极t DCS(at DCS)治疗,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即at DCS+FES组(21例)和对照组,即at DCS组(19例)。两组均为1次/d,每次20 min,疗程4周。对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手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Fugl-Meyer评定上肢(FMA-UE)功能,采用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量表(MAS)评定手部功能,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手指总的主动关节活动度,采用专用的角度尺评定腕关节背伸的主动关节活动度(WEAROM)。结果 (1)两组康复治疗后FMA-UE评分及MAS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康复组:(18±5)分比(12±6)分,(25.7±5.9)分比(8.7±3.0)分,t值分别为10.24、11.89;对照组:(15±5)分比(12±5)分,(11.8±2.9)分比(8.4±3.2)分,t值分别为10.15、4.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康复组FAM-UE评分和M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6、9.15,均P〈0.01)。(2)康复治疗后两组TAM评分及WEAROM均较治疗前增加[康复组:(2.6±0.8)分比(1.1±0.3)分,30°±12°比13°±9°,t值分别为10.95、11.41;对照组:(1.5±0.7)分比(1.1±0.4)分,19°±8°比12°±8°,t值分别为3.02、5.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康复组TAM评分和WEAROM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9、5.61,均P〈0.01)。结论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与单纯加用at DCS治疗相比,at DCS联合FES提高卒中后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及腕关节背伸关节活动度的效果�
朱琳刘霖宋为群张大华严莉刘秀贞胡洁单桂香张艳明
关键词:卒中功能性电刺激
基线NIHSS评分血管评估与脑梗死早期康复量表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4
2016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基线NIHSS评分、有无大血管闭塞等神经科常用评价指标与早期康复Fugl-Meyer(FMA)、BI评分的相关性,判断其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0例脑梗死引起的偏瘫康复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基线NIHSS评分、有无大血管闭塞,并于康复治疗1个月后FMA、B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等。结果 (1)基线NIHSS评分和康复1个月后FMA评分、B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2)无大血管闭塞组与有血管闭塞组入院NIH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1个月后康复量表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NIHSS≤8分组1个月后FMA、BI评分均显著高于NIHSS>8分组(P<0.05)。(4)康复预后良好的患者基线NIHSS评分较低、大血管闭塞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HSS评分与早期康复预后密切相关,对患者功能恢复有预测意义;血管评估和基线NIHSS较密切但对早期康复功能预后预测意义可能不大。
刘秀贞胡洁马宝兰
关键词:脑梗死血管评估早期康复
应用顶叶重复经颅磁刺激改善最小意识状态患者意识水平的一例报道
2023年
慢性意识障碍是指因严重脑损伤导致意识缺失大于28 d的病理状态^([1]),目前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促醒治疗手段.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具有无创等优势,逐渐被应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2]).大部分针对意识障碍患者的rTMS研究.
张晔万小萍王勇李小俚杜巨豹刘秀贞宋为群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严重脑损伤循证医学证据最小意识状态病理状态
遗传性白质脑病的酶学检测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酶学检测对遗传性白质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表现、家族史及影像学检查等表现为脑白质病变的患者。采用荧人工合成底物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常见的6种溶酶体酶活性。结果通过入组研究方法的158例中,共筛查出10例阳性结果,分别是GM2神经节苷脂贮积症3例(其中Sandhoff病2例,Tay-Sachs病1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3例,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Krabbe)3例,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1例。结论对于进行性精神运动迟滞或倒退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酶活性检测有助于高危人群筛查和部分遗传性白质脑病确诊。
姚凤红刘荧刘秀贞
关键词:酶学检测
机器手辅助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康复机器手对卒中慢性期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一般康复治疗或康复机器手治疗的效果。一般康复组患者(7例)在康复医学门诊接受为期4周,3次/周,30 min/次的一般性康复训练,同时还进行5次/周,1 h/次的家庭康复训练;机器手康复组(8例)接受与一般康复组相同时长的一般性康复训练,同时进行5次/周,1 h/次的机器手辅助训练。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改良Ashworth评分(MAS)、Wolf运动功能评价(WMFT)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FMA-UE)。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机器手康复组的MAS评分明显降低,WMFT中的"时间"明显缩短,"功能评分"明显提升;FMA-UE中,"上肢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手"评分明显提高;FMA总分明显提高,康复前后分别为(40±14)、(47±14)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一般康复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进行4周康复后的效果比较,FMA-UE中"手"项目评分及WMFT中"治疗效应"机器手康复组优于一般康复组(均P<0.05)。结论康复机器手可有效降低患者上肢的痉挛,对手部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效果,但对腕部的运动康复作用不明显。
刘霖朱琳单桂香阎澍妤曹磊刘秀贞宋为群
关键词:卒中康复上肢功能恢复机器手
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8
2018年
目的:观察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每天进行2次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每天进行1次常规康复训练及1次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周治疗5d,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上肢部分,FMA-UE)、改良日常生活能力(MBI)、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评价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UE、肩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和MBI评估均有明显提高(P<0.05),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组的FMA-UE和肩关节前屈、水平内收、水平外展主动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上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胡洁朱琳刘霖张艳明杜巨豹刘秀贞王伟宋为群
关键词:偏瘫上肢康复机器人脑卒中
一种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教学仿真机器人原型机的研制和初步评估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尝试设计制造一种模拟卒中患者典型痉挛的教学仿真机器人原型机,并对其仿真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根据简化公式:F=Bθ·(t)+Kθ(t)+A设计并制造了教学仿真机器人的原型机。公式中,肌肉张力(F):代表机器人原型机在研究者被动运动原型机移动臂时所产生的阻力;补偿力(A):为克服原型机系统内部阻力而产生的力;Kθ(t):原型机系统根据牵拉关节角度变化θ的产生的阻力变化。关节角度θ越大,原型机产生阻力越大;Bθ·(t):原型机系统根据牵拉角速度θ·模拟阻力变化,角速度θ·越高,原型机产生阻力越大。教学仿真机器人原型机在每位评估者进行评定时运行随机化程序,随机呈现20次屈肘肌群Ashworth评级1、2、3、4级中的任意一项,以文本的形式在后台进行记录。评估者需要对机器人随机仿真模拟呈现的20次痉挛进行评定和记录,而后和机器人后台记录信息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原型机共随机呈现不同Ashworth评级共440次,1—4级分别呈现119、109、98、114次。使用R软件进行一致性分析,Ashworth 1—4级机器人仿真模拟和人工评定的一致率分别为:0.905、0.832、0.736、0.931,总体一致率为0.884。结论:教学机器人原型机对于卒中后典型痉挛仿真度较高,具备成为康复治疗学临床教学工具的潜能。
刘霖朱琳孙晨曦曹磊刘秀贞胡洁任宇鹏宋为群
关键词:模拟教学康复教育痉挛
强化简易家庭任务导向性训练在卒中偏侧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强化简易家庭任务导向性训练在卒中偏侧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行门诊康复训练的卒中偏侧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慢性期患者30例,根据采取的康复治疗方式,将30例患者分为一般康复训练组(15例)和简易任务导向训练组(1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3次/周的康复医学科门诊日常康复指导和2 h/d的强化性家庭康复训练,共训练4周。(1)一般康复训练组采用常规家庭康复训练,包括斜板站立、站起-坐下、弯腿-伸腿、站立位前后迈步训练以及保护下进行步行训练。训练频次为2 h/d,5 d/周。(2)简易任务导向训练组在家庭康复中,将"迈步"动作精简分解为踝关节外翻、屈髋屈膝踝关节背屈、伸髋伸膝踝关节背屈三个动作进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E)、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TUG)测试的差异。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FMA-LE评分比较,组别及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3.64,P <0.01)。一般康复训练组治疗前和治疗后FMA-LE评分分别为(20±4)、(21±4)分,简易任务导向训练组治疗前和治疗后FMA-LE评分分别为(22±4)、(25±6)分。两组治疗前FMA-L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治疗后,简易任务导向训练组优于一般康复训练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患者治疗后FMA-LE评分均优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2)两组治疗前后BBS评分比较,组别及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375.69,P <0.01)。一般康复训练组治疗前和治疗后BBS评分分别为(45.3±1.0)、(46.4±1.3)分,简易任务导向训练组治疗前和治疗后BBS评分分别为(46.8±1.4)、(49.7±1.2)分。两组间BB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两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
刘霖朱琳侯敬贤单桂香曹磊刘秀贞宋为群
关键词:卒中偏瘫物理治疗技术任务导向性训练
卒中后抑郁的评估和预测进展
2019年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常见并发症,现回顾近年来在抑郁量表方面的进展,重点综述PHQ-9、HAM-D6在抑郁筛查和评估上的价值,分析量表在筛查抑郁上存在的问题,并且综述了抑郁预测因子和模型,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在筛查抑郁上的应用。
刘秀贞马宝兰王娟娟宋为群
关键词:量表事件相关电位
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8年
在康复治疗的帮助下,出现偏瘫的卒中患者可能逐渐恢复部分运动功能,从而实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和社会。但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尤其是手功能恢复缓慢,而上肢功能的恢复又是决定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和生活独立性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关于手运动功能康复的研究,如无创性脑刺激技术、电子计算机及机器人辅助技术。
刘霖朱琳单桂香曹磊刘秀贞朱悦桐张宇航钱李果宋为群
关键词:卒中偏瘫手功能康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