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军 作品数:34 被引量:100 H指数:8 供职机构: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宁夏医科大学校级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MSCT扫描瘤体与甲状腺被膜接触程度对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甲状腺乳头状癌瘤体与甲状腺被膜接触程度对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9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87例),颈部淋巴结未转移(阴性,72例)。根据瘤体与甲状腺被膜接触程度分为无甲状腺被膜接触组、瘤体与甲状腺被膜接触<1/2组、瘤体与甲状腺被膜接触≥1/2组,采用χ2检验分析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在各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在瘤体与甲状腺被膜接触阳性组和阴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34,P<0.05)。瘤体与甲状腺被膜接触阳性组中,<1/2组和≥1/2组,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56,P<0.05)。进一步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淋巴结转移数目和淋巴结转移率<1/2组和≥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瘤体与甲状腺被膜接触程度可以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否为阳性进行很好地预测,可以为临床提供重要依据。 马俊丽 李原 王志军关键词:颈部淋巴结 多层螺旋CT IDEAL-IQ序列在冈上肌腱损伤后肩袖肌群脂肪浸润定量评估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采用非对称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tera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ation,IDEAL-IQ)方法定量评估冈上肌腱损伤的严重程度与肩袖肌群脂肪浸润程度及受试者特征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4年6月本院经肩关节镜证实的33例冈上肌腱部分撕裂患者及89例完全撕裂患者,均进行了常规MRI扫描及IDEAL-IQ序列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分别对所有受试者的MRI图像进行独立评估,根据常规MRI图像的冈上肌腱损伤表现,将完全撕裂组的冈上肌腱按照Patte分型分为Patte 1型(Ⅱ级)、Patte 2型(Ⅲ级)、Patte 3型(Ⅳ级),将部分撕裂组定义为Ⅰ级。同时在斜矢状位上进行Goutallier分级及Thomazeau萎缩分级,并通过GE ADW 4.7工作站后处理软件在IDEAL-IQ序列生成的脂肪分数图像上测量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及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一致性。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单因素ANOVA检验分析FF值在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用Bonferroni检验。采用Pear_(s)on相关性分析肩袖肌肉FF值与年龄、症状持续时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Spearman相关性分析冈上肌腱损伤分级与肩袖肌群FF值、Goutallier分级及Thomazeau萎缩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_(s))。结果(1)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的FF值在冈上肌腱损伤Ⅳ级中显著高于Ⅲ级,高于Ⅱ级和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5);小圆肌的FF值在不同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组内比较Ⅰ级和Ⅱ级的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0.102);Ⅲ级和Ⅳ级的F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冈上肌、冈下肌、小 徐奋玲 田兆荣 田博 龚瑞 马芳芳 胡靖波 王志军关键词:冈上肌腱 联合全新迭代算法(ASiR-V)的Revolution CT低keV单能量优化腹部血管成像的价值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分析RevolutionCT低keV(40-70 keV)单能量在应用全新迭代算法(ASiR-V)基础上对腹部血管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低keV改善腹部动静脉血管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行腹部检查的患者48例,应用CT机常规使用的40%迭代算法进行能谱增强扫描,重建获得40-140 keV(间隔10 keV)11组单能量图像及常规120 kVp-like图像,分析比较各低keV图像及常规120 kVp-like图像门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肠系膜上动脉(SMA)、腹主动脉(AA)的CT值、SD值和对比信噪比(CNR),并进行主观评分,采用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 keV单能量(4.64±0.68)对于腹部血管显示诊断效能高于常规120 kVp-like图像(3.93±0.60)(P<0.05),40 keV图像血管-肝实质对比度增加,SD值明显增大,整体图像粗糙,观察明显受限;大于60 keV单能量,增强效果逐渐变差;各血管在40-70 keV单能量图像的CT值、CNR和SD值随着单能量的递增而减小,40-70 keV单能量的CT值高于常规120 kVp-like图像(P<0.05),增强效果优于常规120 kVp-like;40-70 keV单能量的CNR值均高于常规120 kVp-like图像(P<0.05)。系统默认最佳单能量40 keV的CNR与60 keV明显差异(P<0.05);能谱低keV单能量的SD值均高于常规120 keV-like,但50-70 keV单能量图像可达到影像诊断要求。结论:RevolutionCT能在应用ASiR-V的条件下对腹部血管不同低keV单能量进行评价,并且单能量对腹部血管显示明显优于常规120 kVp-like图像,且最佳单能量为60 keV。 孙杰 倪亚博 沈云 田兆荣 杨建平 石晓萌 马小斌 王志军关键词:腹部 血管造影术 大剂量X射线辐照对离体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2018年 目的:研究X射线辐照对大鼠原代脊髓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效应。方法:制备SD大鼠脊髓原代神经元细胞,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核抗原(Neu 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其纯度。给予0、3、6和9 Gy等距离X射线辐照,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比色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评价细胞膜完整性。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反应蛋白-聚(ADP核糖)聚合酶1(PARP1)完整型和裂解型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胞浆胞核蛋白中凋亡诱导因子(AIF)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脊髓原代90%Neu N染色阳性,提示神经元纯度达90%以上。原代神经元细胞接受0、3、6和9 Gy等距离X射线辐照后48 h,9 Gy辐照使得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 <0. 05)及LDH漏出率升高(P <0. 05)。6 Gy辐照后神经元细胞中完整型PARP1表达显著升高(P <0. 05),而9 Gy辐照后PARP1水解明显加剧(P <0. 01),提示凋亡增加。6 Gy及以上剂量辐照后神经元细胞核蛋白中AIF显著增多(P <0. 05)。结论:大剂量X射线辐照破坏了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膜完整性,引起DNA损伤,诱导了caspase依赖及非caspase依赖的细胞凋亡。 王志军 李婷 司胜斌 丁娟 夏新舍 赵薇关键词:凋亡 CT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CT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可疑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胸腹部损伤患者的资料,经手术证实膈肌破裂128例,膈肌无破裂128例。对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检查,观察CT征象包括膈肌连续性中断或膈肌部分未显示、领口征、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腹部内脏依靠、膈肌移位、膈肌增厚,计算各征象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膈肌连续性中断或部分未显示诊断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0%(96/128)和93.75%(120/128),领口征为84.37%(108/128)和98.43%(126/128),腹腔内容物进入胸腔为78.13%(100/128)和98.43%(126/128),腹部内脏依靠为76.56%(98/128)和99.21%(127/128),膈肌移位为54.68%(70/128)和93.75%(120/128),膈肌增厚为46.87%(60/128)和84.38%(108/128)。MSCT征象综合诊断的敏感度为92.18%(118/128),特异度为100%(128/128)。结论 MSCT征象对创伤性膈肌破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张正平 牛建栋 侯晓婧 王志涛 田兴仓 孟淑萍 王志军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胸部 腹部 能谱CT虚拟平扫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甲状腺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VNC)联合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在甲状腺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应用中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收集需进行甲状腺增强检查的25例患者,采取非能谱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检查结束后在静脉期重建不同权重ASiR-V(0、20%、40%、60%、80%、100%),并重建不同权重ASiR-V的VNC,分别记作A1~A6。平扫按照滤波反投影重建,记作B1;记录各期检查辐射剂量,测量并计算6组图像感兴趣区的CT值、图像噪声(SD)及信噪比(SNR),并对图像主观和客观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1、B1两组图像中背景噪声SD值(SD脂肪)、SN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96、−0.778,P均>0.05),B1图像中甲状腺CT值、SD值均高于A1图像(t=−9.206、−6.970,P均<0.05)。A1~A6图像中甲状腺SD值、SN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258、3.987,P<0.05),随着迭代强度增大,图像SD值逐渐减小(R2=0.598,P<0.05);A1~A6图像中甲状腺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0,P>0.05);A1~A6图像的0~60%主观评分呈上升趋势,40%~60%主观评分最佳(Kappa=0.83,P<0.05),80%~100%图像评分呈下降趋势,与60%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0、−5.47,P<0.05),权重60%的VNC主观评分高于真实平扫(Z=−4.171,P<0.05)。应用能谱虚拟平扫代替常规平扫后25例检查者的有效剂量可降低47.9%,其中静脉期能谱扫描与非能谱的有效剂量分别为(1.66±0.23)mSv、(1.75±0.24)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1,P<0.05)。结论甲状腺静脉期VNC可应用于临床诊断,降低辐射剂量47.9%;且联合后置60%权重能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图像质量。 田兆荣 孙杰 杨建平 倪亚博 石晓萌 沈云 陈泳 王志军关键词:甲状腺 基于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下肢肌肉脂肪浸润的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利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和不对称回波迭代分解水和脂肪成像(IDEAL-IQ)序列定量评估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患者大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分析脂肪分数(FF)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2例IIM患者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双侧大腿T1WI、T2WI及IDEAL-IQ序列横轴位扫描,于IDEAL-IQ序列生成的FF图上测量双侧大腿前外侧肌群、内侧肌群及后侧肌群各组肌肉的FF值。比较IIM组与对照组间、不同肌群间肌肉FF值的差异,分析大腿肌肉FF值与IIM患者体重指数、病程、肌力的相关性。结果IIM组大腿前外侧肌群、内侧肌群及后侧肌群FF值分别为16.60±3.67、6.77±4.92、17.32±4.01,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肌肉FF值(2.58±2.57、1.40±0.64、1.57±0.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9、-6.91、-4.85,P均<0.05)。IIM组大腿肌肉平均FF值与病程呈正相关(r=0.587,P<0.001),前外侧肌群、后侧肌群及内侧肌群FF值均与肌力呈负相关(r=-0.885、-0.761、-0.594,P<0.001)。结论基于IDEAL-IQ技术的FF值能量化和客观分析IIM患者大腿肌肉脂肪浸润程度,且与肌力呈负相关,FF值是监测IIM患者大腿肌肉功能障碍的影像学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田兆荣 田博 王玉琪 贾晶 陈兵 王志军 龚瑞关键词:肌炎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肌肉 颈部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2021年 脂肪肉瘤(liposarcoma,LPS)是成人常见的恶性软组织肿瘤之一,约占肉瘤的20%[1-2]。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DLS)是LPS的一种亚型,是指一种从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atypical lipomatous tumor/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ALT/WDL)移行为非脂肪源性梭形细胞或多形性肉瘤的混合型肿瘤,相关影像表现报道较少,术前诊断困难。本文将对本院接诊的1例颈部DDLS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报,并着重分析其影像学特征。 马俊丽 段立娜 张薇 戈锐 王志军关键词:恶性软组织肿瘤 脂肪肉瘤 影像表现 梭形细胞 术前诊断 不同感兴趣区勾画方法测量集成MRI和DW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勾画方法测量集成MRI(synthetic MRI,sy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定量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型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纳入122例乳腺MRI检查诊断为肿块型病变的患者,术前均接受常规MRI(T2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和syMRI检查。两名医师分别采用整体勾画法放置第一个ROI,记作“tumor”;最大层面勾画法放置第二个ROI,记作“max”;在肿瘤强化最明显的区域放置第三个ROI,记作“local”。依据动态增强图像肿瘤强化位置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上测量ADC值(ADC_(tumor)、ADC_(max)和ADC_(local))、在T1 mapping图像上测量T1弛豫时间值(T1_(tumor)、T1_(max)和T1_(local))、在T2 mapping图像上测量T2弛豫时间值(T2_(tumor)、T2_(max)和T2_(local))、在质子密度(proton density,PD)mapping图像上测量质子密度值(PD_(tumor)、PD_(max)和PD_(local))。其中医师1间隔一个月后重复上述测量。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比较乳腺良性及恶性肿块型病变间各项参数的差异,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e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syMRI、DWI及二者联合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采用不同ROI勾画方法,同一医师两次测量以及不同医师之间测量所测得的ADC值、T1值、T2值及PD值可重复性好(ICC范围0.929~0.992)。三种ROI勾画方法所得ADC值、T2值、PD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ADC_(local)、T2_(tumor)、PD_(local)是预测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分别为0.001、0.917、1.267,P值分别为0.013、0.039、0.043。ROC曲线分析显示ADC_(local)+T2_(tumor)+PD_(local)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UC� 宋美娜 董磊 何花 孙杰 宋江 高娜 王志军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感兴趣区 合成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及DISCO增强鉴别BI-RADS4类肿块良恶性 被引量:9 2022年 目的观察合成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基于笛卡尔采集的K空间共享三维容积快速动态成像(DISCO)增强扫描鉴别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肿块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病灶,术前乳腺合成MRI(采用MAGiC技术)、DWI及DISCO增强图像共诊断89个BI-RADS 4类肿块,包括63个恶性病变(恶性组)及26个良性病变(良性组);比较组间MAGiC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DISCO增强扫描病变形态学特征及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差异。针对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AGiC、DWI、DISCO增强参数及三者联合鉴别良恶性BI-RADS 4类肿块的效能。结果组间病变形态、内部强化特征及TIC、ADC、T2及R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MAGiC、DWI及增强DISCO建立模型。相关参数中,ADC鉴别BI-RADS 4类肿块的良恶性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45;而MAGIC+ADC+DISCO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908。结论合成MRI、DWI及增强DISCO对鉴别BI-RADS 4类肿块良恶性均有一定价值;三者联合诊断效能更佳。 宋美娜 何花 王志军 孙杰 宋江关键词:乳腺肿瘤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