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爱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矿业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声发射
  • 2篇水力割缝
  • 2篇水射流
  • 1篇导流板
  • 1篇导流装置
  • 1篇地压
  • 1篇电热
  • 1篇顶板
  • 1篇顶板岩石
  • 1篇应力集中
  • 1篇圆筒形
  • 1篇失稳
  • 1篇石门揭煤
  • 1篇受压
  • 1篇喷孔
  • 1篇喷头
  • 1篇喷嘴
  • 1篇破坏过程
  • 1篇瓦斯
  • 1篇微震

机构

  • 7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义马煤业集团...
  • 1篇南京中电熊猫...

作者

  • 7篇李国爱
  • 5篇李学龙
  • 3篇张伟强
  • 2篇李忠辉
  • 2篇王恩元
  • 2篇张益伟
  • 1篇邱黎明
  • 1篇孔祥国
  • 1篇孔彪
  • 1篇王海亮
  • 1篇董帅军
  • 1篇赵龙祥
  • 1篇刘淑敏

传媒

  • 3篇工矿自动化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旋转式水力割缝喷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层瓦斯抽采用旋转式水力割缝喷嘴,包括进水杆,进水杆的底端封堵,杆壁上设置出水口;所述进水杆外部可转动的连接有旋转喷嘴,旋转喷嘴内部对应出水口设有环形水腔,水腔周向设有多个喷口;所述喷口配设有能够将喷口...
李国爱李学龙张益伟张伟强董帅军赵龙祥王海亮
文献传递
新型水力割缝喷头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水力割缝喷头,包括注水管和喷头,所述喷头安装在注水管的出水端;所述喷头为圆筒形,包括筒体、前端面和后端面,其中前端面与筒体固连,后端面与筒体可转动连接;所述喷头的前端面以及筒体上分别设有射流孔,其中...
李学龙李国爱刘淑敏娄全邱黎明钮月张益伟
文献传递
裂隙砂岩失稳演化过程红外热效应及其破坏前兆规律研究
红外辐射作为一种监测煤岩动力灾害的地球物理方法,其红外温度和红外热像具有反映煤岩受压破坏时间变化和空间演化特征的优势。为了进一步研究裂隙砂岩受载破坏的红外热效应及其前兆规律,本文搭建了裂隙砂岩红外热效应实验系统,测试了裂...
李国爱
关键词:剪切破坏
基于海明距离法的煤岩冲击倾向性评价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目前煤岩冲击倾向性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基于海明距离法基本原理,建立了煤岩冲击倾向性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选用动态破坏时间、冲击能量指数、弹性能量指数和煤岩单轴抗压强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应用线性内插公式构造评价对象的隶属函数,采用海明距离法获得评价对象与评价标准的相似程度,并用最小海明距离进行类别评判,从而得出评价结果。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海明距离法的评价结果与煤样的实际现场冲击倾向性一致;对处于同一冲击倾向性级别的煤样的海明距离大小进行对比,结果认为海明距离法比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熵权-理想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张伟强王恩元李学龙孔祥国李国爱
关键词:海明距离
顶板岩石受压破坏过程中声电热效应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利用煤岩破坏声电热效应多参量实验系统,测试研究了岩样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表面电位和红外辐射的变化规律及特征.结果表明:岩样破坏的红外辐射异常信号出现在温度曲线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点,并且和声电异常信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不完全同步.岩样受载过程中红外辐射温度曲线呈现典型的降转升型;试样破坏时,岩样平均红外辐射温度增量为0.1~0.3℃,最高红外辐射温度增量为1.07~2.09℃;由声发射、表面电位和红外辐射测试结果反映出的试样损伤前兆点对应的载荷比范围分别为23.0%~52.6%,26.8%~56.2%和36.9%~49.2%,反映出的临界前兆点对应的载荷比范围分别为73.5%~88.7%,77.0%~94.8%和73.6%~95.8%.
李忠辉娄全王恩元孔彪钮月李国爱
关键词:顶板岩石声发射红外辐射
瓦斯喷孔过程声发射响应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预防石门揭煤过程中可能诱发的突出危险,基于声发射监测系统,对某矿石门揭煤过程中瓦斯喷孔时的声发射活动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声发射强度通常在喷孔发生前2~3h迅速升高,峰值强度可达到无突出危险时的2~3倍,在喷孔发生前又突降至较低水平;喷孔越严重,声发射强度值越高;声发射强度变化的幅度能够反映喷孔严重性,喷孔动力现象越明显,瓦斯体积分数变化越剧烈,煤岩体声发射强度增长率越大且峰值强度越高。该分析研究结果对石门揭煤中突出危险性的监测预报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李国爱李忠辉娄全李学龙张伟强
关键词:石门揭煤喷孔声发射应力集中
巨厚砾岩孤岛工作面微震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有效防治巨厚砾岩孤岛工作面的冲击地压,运用微震监测技术,开展了针对千秋煤矿21141孤岛工作面的微震时空演化特征规律及周期来压与超前支承压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微震事件高发区域有3个:Ⅰ区为21141孤岛工作面前方50-300m范围内,Ⅱ区为21141孤岛工作面距采区胶带下山600-900m范围内,Ⅲ区为21采区下山煤柱区域,微震事件多发生在工作面前方的垮落带;顶板周期来压前,微震事件的频次、日累计能量有所增加,顶板来压期间,微震事件的频次、日累计能量都明显高于非来压期间的事件频次及能量;大部分冲击地压发生在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范围。
卫超李学龙李国爱苑广华
关键词:孤岛工作面冲击地压微震微震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