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亮

作品数:9 被引量:66H指数: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毒性
  • 5篇藜芦
  • 3篇十八反
  • 3篇细胞
  • 3篇急性毒性
  • 2篇蛋白
  • 2篇液质联用
  • 2篇人参
  • 2篇肿瘤
  • 2篇肝癌
  • 1篇丹参
  • 1篇毒性实验
  • 1篇信使
  • 1篇信使RNA
  • 1篇药毒
  • 1篇药毒性
  • 1篇遗传度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孕烷X受体

机构

  • 6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南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作者

  • 9篇杨亮
  • 5篇高月
  • 5篇马增春
  • 5篇王宇光
  • 4篇肖成荣
  • 4篇梁乾德
  • 4篇汤响林
  • 4篇谭洪玲
  • 2篇李飞
  • 2篇张伯礼
  • 2篇朱冠秀
  • 1篇周钢桥
  • 1篇黄小燕
  • 1篇刘海洲
  • 1篇梁新强
  • 1篇张红星
  • 1篇刘浩生
  • 1篇岳惠芬
  • 1篇崔英
  • 1篇陆倍倍

传媒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军事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采用均匀设计研究南沙参、北沙参配伍藜芦相反的毒性作用规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旨在为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不同比例配伍是否产生相反作用提供动物急性毒性数据,并考察煎煮因素是否与毒性相关。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将南沙参、北沙参分别与藜芦进行2因素7水平配比优化,以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死亡率作为毒性指标,考察不同配比情况对藜芦毒性的影响;并利用南沙参、北沙参配伍藜芦合煎液和合并液分别对毒性进行考察,以期探寻配伍毒性是否与共同煎煮因素有关。结果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合用后,毒性作用主要由藜芦来介导且毒性随藜芦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在1∶1配伍时合煎液毒性大于合并液,提示南沙参、北沙参与藜芦共煎过程可能对藜芦中毒性成分的溶出产生了影响,进而表现为合煎液毒性大于合并液毒性。结论南、北沙参与藜芦配伍在动物水平上表现出相反的配伍规律,提示临床应用此类药物应谨慎。
朱冠秀王宇光李飞杨亮陆倍倍马增春梁乾德肖成荣谭洪玲汤响林张伯礼高月
关键词:十八反均匀设计急性毒性南沙参北沙参藜芦
藜芦与人参配比毒性与生物碱类成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索中药"十八反"中藜芦-人参药对的毒性与生物碱类成分的关系。方法通过动物毒性实验比较藜芦与人参不同配比的毒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藜芦与人参1∶2.63配比的合煎液、单煎后合并液(简称合并液)、合并液再煎液中生物碱类成分;Mass Lynx 4.1软件分析生物碱类成分的变化。结果动物毒性实验显示藜芦与人参1∶2.63配比时动物死亡较多,且此时合煎液与合并液毒性差别最为明显。将合并后再煎液可能引起物质变化的两个因素(即毒性生物碱的溶出增加和药物相互反应)单一化,即去除溶出影响因素时突显的药物本身化学反应的影响,可见藜芦胺和芥芬胺在合煎后溶出量增大,生物碱成分增加;计米亭碱、3-当归酰棋盘花胺在合煎液及合并液再煎液中的量均升高,提示可能是化学反应导致相关成分溶出增多。结论藜芦与人参合用后毒性增大,可能与生物碱的溶出量增加及药物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杨亮王宇光梁乾德马增春肖成荣谭洪玲高月
关键词:藜芦人参十八反生物碱毒性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的生物学功能
2015年
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APA)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基因调控机制。APA事件的发生能使一个基因产生多种mRNA转录本,从而增加转录本的复杂度。选择不同的多聚腺苷酸化位点可以使不同的转录本具有不同的编码序列,或具有不同长度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不同长度的3'UTR可引起RNA结合蛋白或微小RNA(miRNA)的结合位点发生变化,进而影响mRNA的稳定性、定位和翻译效率。近年来,APA的研究涉及APA的形成过程、调控APA的机制以及APA对生物学过程和疾病的影响。该文对APA的上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杨亮张红星崔英周钢桥
关键词:基因调控RNA结合蛋白微小RNA肿瘤
基于UPLC/Q-TOF-MS不同比例人参配伍藜芦增毒的物质基础及动物毒性关联性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通过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探索中药十八反中藜芦与人参药对不同配比时毒性变化趋势,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对不同配比对应的毒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MassLynx4.1分析软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PLS-DA)分析生物碱类成分变化。固定藜芦用量时,藜芦与人参在不同配比情况下小鼠死亡率随人参剂量增大呈下降趋势,藜芦酰棋盘花胺、3-当归酰棋盘花胺、红介芬胺、计米亭碱、藜芦胺和3-藜芦酰基计明碱等生物碱含量在不同配比中的变化趋势与动物毒性变化一致。以上几种生物碱在藜芦与人参合用时可能是毒性效应的关键成分,能够反映配伍毒性的变化趋势。
杨亮王宇光梁乾德刘浩生马增春肖成荣谭洪玲汤响林张伯礼高月
关键词:藜芦人参急性毒性
UPLC-Q-TOF/MS分析不同比例丹参配伍藜芦毒性生物碱变化规律被引量:26
2012年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藜芦的化学指纹图谱,并分析毒性生物碱在不同比例配伍混煎前后溶出量的变化.同时利用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来考察配伍后的毒性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各配伍组(A~H)样本之间的差异能得到明显区分,并结合Loadings图谱和数据库确定了配伍化学指纹图谱中的17种藜芦生物碱毒性成分,当固定藜芦用量为LD50且藜芦比例大于丹参时,藜芦定、伪介芬胺等生物碱溶出高于或与藜芦单煎液相当,但随着丹参比例增加,上述生物碱溶出呈逐渐下降趋势,当丹参比例大于藜芦时,生物碱溶出低于藜芦单煎液.不同比例丹参藜芦配伍急性毒性实验毒性变化规律与上述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趋势吻合,表明上述毒性生物碱可能是藜芦与丹参特定比例配伍后毒性增强主要化学标志物.
李飞王宇光杨亮朱冠秀梁乾德马增春肖成荣谭洪玲汤响林高月
关键词:十八反丹参藜芦急性毒性实验液质联用
广西扶绥县原发性肝癌家系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广西扶绥县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简称肝癌)家系的遗传流行病学模式,为有效防治肝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对扶绥县肝癌家系进行调查研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癌家系成员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 Ag)感染情况,根据肝癌家系的调查资料与检测结果对肝癌家系及肝癌发生做进一步比较分析。结果在98个肝癌家系中,23个有肝癌家族史,占23.47%。肝癌家系肝癌发病率为58.93/10万,与广西一般人群肝癌发病率(43.76/10万)及队列人群肝癌发病率(49.68/10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癌家系成员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家族聚集现象与一般人群及队列人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简单分离分析结果提示,肝癌的发病不是单基因遗传模式;以Penrose法遗传模式计算,同胞肝癌的发病率(s/q)接近1/q1/2;肝癌家系的肝癌遗传度分别与广西一般人群及队列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BV感染在肝癌家族中有聚集现象,肝癌是一种多因子遗传模式疾病,家族遗传因素在肝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黎沙岳惠芬崔英梁新强刘海洲罗兰英杨亮
关键词:肝肿瘤家系HBV感染遗传度
藜芦人参配伍体内外成分变化与毒性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中药“十八反”是中药配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所得,在指导中药合理配伍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参藜芦配伍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相反药对,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这种配伍增毒现象...
杨亮
关键词:藜芦液质联用中药毒性
文献传递
何首乌中THSG和蒽醌类成分对人孕烷X受体介导的CYP3A4的调控作用被引量:8
2017年
该文探讨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2,3,5,4'-四羟基芪-2-O-β-D-吡喃葡萄糖苷(2,3,5,4'-tetrahydroxystilbene-2-O-β-Dglucopyranoside,THSG)、蒽醌类(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对人孕烷X受体(human pregnant X receptor,PXR)介导的CYP3 A4的转录调控作用。利用前期建立的PXR介导的CYP3 A4药物诱导快速筛选技术,采用MTS细胞检测方法考察何首乌中主要化学成分对细胞活性的影响,计算IC50;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将PXR表达载体和含CYP3 A4转录调控区的报告基因载体共转染Hep G2细胞,10μmol·L^(-1)利福平(RIF)为阳性对照,10μmol·L–1酮康唑(TKZ)为阴性对照,用THSG(2.5,5,10μmol·L^(-1))和蒽醌类成分(2.5,5,10μmol·L^(-1))分别处理24 h,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空载质粒pc DNA3.1与p GL4.17-CYP3A4共转染时,THSG、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对CYP3A4的调控多为抑制效应,大黄素对CYP3A4产生诱导作用;pc DNA3.14-PXR与p GL4.17-CYP3A4共转染时,THSG、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均产生诱导效应。综上,THSG和蒽醌类成分均可对CYP3A4产生抑制或激活效应,PXR参与后,上述成分对CYP3A4均产生诱导效应,提示何首乌中主要成分对CYP3A4的诱导作用是通过PXR实现的。以上结果提示在与何首乌联合用药时应注意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张照研杨亮黄小燕黄小燕马增春马增春汤响林王宇光
关键词:何首乌蒽醌类成分细胞色素P450
AURKA与SMAD3的3’UTR区域在肝癌中可选择性多聚腺苷酸化研究
可选择性剪接和多聚腺苷酸化(alternative 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APA)是mRNA成熟过程中,在转录本上选择一类特定具有可选择性的剪接位点,进行剪接和多聚腺苷酸化,被认为是一...
杨亮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信使RNASMAD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