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妮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EM期睡眠剥夺对大鼠不同脑区组蛋白H3K9和H3K4甲基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REM期睡眠剥夺对成年大鼠不同脑区包括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下丘脑和中缝核群的组蛋白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睡眠剥夺1 d组(SD1 d)、睡眠剥夺3 d组(SD3 d)、睡眠剥夺6 d组(SD6 d)。采用改良式多平台水环境法建立REM期睡眠剥夺模型,分别于睡眠剥夺后1、3、6 d断头取脑,用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下丘脑和中缝核群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最终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1)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三个SD组H3K9三甲基化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P<0.05),H3K4三甲基化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P<0.05);(2)下丘脑三个SD组H3K9三甲基化水平均低于control组(P<0.01),但SD1 d组H3K4三甲基化水平高于control组(P<0.05),SD3 d、SD6 d组H3K4三甲基化水平低于control组(P<0.05);(3)中缝核群三个SD组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P<0.05)。对海马与下丘脑免疫荧光验证H3K9三甲基化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趋势一致,且说明细胞无减少。结论:睡眠剥夺可能与海马、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下丘脑和中缝核群的组蛋白H3K9和H3K4三甲基化水平密切相关。
- 马安东马妮史明田丰仓吴中亮
- 关键词:中缝核群
- 身高、体重、腹围与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常用体态测量指标(身高、体重、腹围)与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SLI)危险因素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体检人群行头颅MRI检查,并对其中46例存在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者和46例同龄健康对照人群就年龄、身高、体重、腹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分析,与对照组比较,SLI组腹围和腹围/身高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BMI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围和腹围/身高比值的高值与SLI的发生关系密切,能够作为临床监测参考指标之一。
- 杨世畅史明马妮马安东吴中亮
- 关键词:腹围体重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
- 睡眠剥夺通过影响大鼠下丘脑组蛋白乙酰化调控神经元Orexin A的表达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对大鼠下丘脑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并观察乙酰化修饰是否影响神经元下丘脑促觉醒肽Orexin A的表达。方法:成年雄性大鼠24只,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大鼠SD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SD组(n=18);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下丘脑Orexin A神经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后1 d,3 d及6 d,下丘脑组蛋白H3亚基9位赖氨酸(H3K9)、H3K14位点的乙酰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三个时间点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SD后3 d,下丘脑的Orexin A+神经元数目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而给予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25 mg/kg,i.p.)可部分恢复SD减少的Orexin A^+神经元数(P<0.05)。结论:睡眠剥夺可能通过影响大鼠下丘脑组蛋白的乙酰化修饰水平减少神经元Orexin A的表达。
- 马妮史明马安东吴中亮田丰仓
- 关键词:睡眠剥夺乙酰化修饰OREXIN下丘脑
- 化疗性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利用长春新碱(Vincristine)或紫杉醇(Paclitaxel)建立化疗性痛大鼠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微量释放泵连续给与SD大鼠一定量的长春新碱(Vincristine)或紫杉醇(Paclitaxel),而对照组给与相当量的溶剂。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的连续时间点观察大鼠的痛觉行为学变化;当痛觉阈值降到最低点时,对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进行针对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OX42的免疫荧光染色,并鞘内给药抑制胶质细胞观察镇痛作用,同时取出两组大鼠的新鲜脊髓背角组织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长春新碱组注射后第6 d出现了明显的机械和热痛觉过敏,到注射后第8 d痛觉阈值降到最低点,以后基本维持在此水平;而紫杉醇组第4 d出现了明显的机械和热痛觉过敏,第12 d痛觉阈值降到最低点,以后基本维持在此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脊髓背角GFAP和OX42的染色密度出现了显著增强,鞘内给予针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抑制剂L-α-氨基己二酸(LAA)和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抑制剂米诺环素(minocycline)能起到有效镇痛作用。另外处理组脊髓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类分子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的表达显著上调。结论我们成功建立了化疗性痛模型,脊髓背角胶质细胞的激活有可能参与了化疗性痛的形成。
- 姬丽娅马妮王新来田晔狄政莉史明姬西团吴中亮
- 关键词:长春新碱紫杉醇脊髓背角
- 尼麦角林治疗认知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系统评价尼麦角林治疗认知障碍疗效。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尼麦角林或者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认知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以MMSE(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13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尼麦角林对比安慰剂治疗认知障碍,MMSE评分增高[95%CI(1.03,1.99),Z=9.22,P<0.000 01],ADL评分降低[95%CI(-9.63,-0.34),Z=2.10,P<0.05];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对比多奈哌齐治疗认知障碍,MMSE评分增高[95%CI(1.74,7.24),Z=3.20,P<0.05],ADL评分降低[95%CI(-3.84,-1.78),Z=5.35,P<0.000 01]。结论单用尼麦角林或者尼麦角林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认知障碍,都有确切的疗效。
- 郝敏锋任秀郭生龙郭向阳马妮郑鑫吴中亮
- 关键词:尼麦角林多奈哌齐
- 1,3-β-D葡聚糖与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急诊非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目的1,3-β-D葡聚糖与半乳甘露聚糖在恶性血液病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其对于非粒细胞缺乏患者的诊断价值却少有研究。本研究旨在了解1,3-β-D葡聚糖(G试验)与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对急诊非粒细胞缺乏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01-2017-01期间入住急诊重症监护室的真菌感染高危患者共378例,在抗真菌治疗前检测上述患者的血清G和GM抗原。结果:所有患者被分为确诊组(41例),临床诊断组(16例),拟诊组(59例),排除组(262例)。IFI患者最常见的基础病是糖尿病(21.38%),4.83%的患者无基础病。G试验、GM试验及G/GM试验至少一项阳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63%、77.86%、34.09%、88.31%;49.12%、87.78%、49.12%、89.86%和70.18%、75.57%、38.46%、92.09%。结论: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相比,单独检测血清G试验或GM试验对非粒细胞缺乏的IFI患者的诊断价值不大。但是,G试验及GM试验仅一项阳性对非粒细胞缺乏的IFI患者的诊断价值更大。
- 杨婧刘善收李俊杰梁晓丽王仙琦马妮虎晓岷
-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病半乳甘露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