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岩 作品数:5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二甲双胍联合个体化护理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年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个体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餐后2 h胰岛素(PINS)、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79例,给予胰岛素注射治疗)和试验组(80例,给予胰岛素注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期间给予个体化护理,周期为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脂肪因子抵抗素、内脂素(VF)、瘦素(LP)水平,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胰岛素功能指标(HOMA-IR、PINS、FINS)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抵抗素、VF、LP、FPG、2 h PG、HbA_(1c)、FFA、HOMA-IR、PINS、FINS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胰岛素功能,同时降低患者脂肪因子水平,控制血糖与血脂水平,促进病情恢复。 徐俊 张晶岩关键词:二甲双胍 个体化护理 胰岛素 糖脂代谢 胰岛素功能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血凝酶等常规止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晶岩关键词:奥曲肽 泮托拉唑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中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在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进行体检的300例中老年人的体检资料,均完成甲状腺激素5项测定、生化检查及体格检查等,根据是否发生甲状腺结节将其分为非结节组(171例)和结节组(129例)。对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中老年人病发甲状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代谢综合征、高BMI、高收缩压、低尿酸、低尿素氮、高空腹胰岛素、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体积较大均为影响中老年人病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OR=1.696、1.865、1.770、1.839、1.723、1.745、1.756、1.872、1.806、1.795、1.846,均P<0.05)。结论高龄、女性、代谢综合征、高BMI、高收缩压、低尿酸、低尿素氮、高空腹胰岛素、高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体积较大均为影响中老年人病发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对相关高危人群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石莉 谷莹 张晶岩 李洋 王爽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中老年人群 干预措施 两组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在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经检测均幽门螺杆菌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雷贝拉唑、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治疗。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9.07%,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70%,消化性溃疡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与溃疡治疗总有效率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贝拉唑、铋剂联合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较奥美拉唑、铋剂联合抗生素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张晶岩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效果及对其临床症状、氧化应激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11例DPN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控制、降糖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55例)患者采用甲钴胺治疗,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病变主觉症状调查量表(TSS)、氧化应激反应、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TSS各项评分及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丙二醛(MDA)水平均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均加快,试验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DPN患者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石莉 张晶岩 谷莹 李洋 王爽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Α-硫辛酸 甲钴胺 氧化应激反应 神经传导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