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淑青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篇高校
  • 3篇教育
  • 2篇产学研
  • 2篇产学研合作
  • 1篇大学教师
  • 1篇行政人员
  • 1篇学位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应用型人才
  • 1篇应用型人才培...
  • 1篇视域
  • 1篇视阈
  • 1篇同创
  • 1篇专业学位
  • 1篇综合改革试点
  • 1篇协同创新
  • 1篇理论视域
  • 1篇民族
  • 1篇民族高校
  • 1篇教育理论

机构

  • 8篇扬州大学

作者

  • 8篇吕淑青
  • 2篇肖鹏
  • 1篇宋拓

传媒

  • 2篇文教资料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学园
  • 1篇教育界(高等...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产学研合作视阈下高校行政人员角色转变初探
2015年
随着产学研一体化的推进,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陈旧方式已经逐渐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阻力。由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本位型管理、科层式管理、内部型治理及注重外延式发展等原因,在产学研合作视阈下高校管理工作面临新挑战。本研究结合存在的问题,对高校行政人员进行角色转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吕淑青
关键词:产学研高校行政人员角色转变
美国大学教师评价机制及其启示——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富乐敦分校为例被引量:5
2014年
美国高等教育水平之所以在世界领先,其优秀的教师资源是关键因素,而美国教师资源的优质、优秀,又是与其有一套运行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分不开的。美国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不仅有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而且考核机制科学且富有特色。对于中国高校来说,美国大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吕淑青问筱平秦兴方
关键词:大学教师
解放教育理论视域下的成人学习探究被引量:1
2016年
随着人类对人性与教育认知的不断深入,主张人的解放为核心的各种认知为人们所提出。基于此,解放教育理论也应运而生。这一理论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影响至今。本文对保罗·弗莱雷提出的解放教育理论的思想内容深入剖析和梳理,从强化自我指导与人性化教育结合、主张对话式教学教学方法以及多选择贴切实际教学的内容等几方面入手,提出了基于解放教育理论视角下成人教育的实施策略。
吕淑青
关键词:解放教育理论成人学习教育实施
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开展的新思路
2016年
新时期,民主理念、和谐理念及科学发展的提出为工会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人治思维、诉求多元、制度漏洞也是工会创新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开展面临的挑战而做了一些思考。
吕淑青
关键词:高校工会
高校产学研合作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2015年
通过分析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找出高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策略。
吕淑青
关键词:高校产学研合作
专业学位型研究生集成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6年
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变得十分紧迫且必要。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因其学位的特殊性而应区别于学术性研究生,且由于专业学位对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更应注重学生集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通过对集成创新对于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专业学位研究生集成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专业学位研究生集成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等方面问题的探讨,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
吕淑青宋拓肖鹏
关键词:专业学位集成创新能力
浅谈高校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评《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改革》被引量:1
2016年
《民族高校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改革》一书在内容上与其他专业类书籍有所不同,主要由100多篇专业论文构成,并且逐一进行了举例分析。作者以民族高校作为切入点进行一一评析,题材新颖,立意明确。由于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在2013年被正式确定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培育项目,因此该书将西南民族大学作为主要范例进行集中论述。
吕淑青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民族高校管理类高校管理本科
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的构建被引量:14
2017年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教育主体协同程度低、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尚未形成合理的制度保障等诸多困境,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探索以协同培养、联合培养为主要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推进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不断丰富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机制,以制度化为保障,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向前发展,有利于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吕淑青肖鹏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