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颖 作品数:29 被引量:57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三峡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外源硒对菲胁迫下苍耳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探究硒元素缓解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对陆生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的胁迫作用,选择菲作多环芳烃代表物,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中不同菲污染浓度(0,20,80,320mg·kg^-1)对苍耳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以及外源性施加硒(0.5mg·kg^-1)对上述胁迫效应的缓解作用.结果显示,硒能显著缓解高浓度(320mg·kg^-1)菲胁迫下苍耳生物量的减少(p〈0.05),同时缓解各浓度菲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降低;硒还能缓解植物在菲胁迫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的降低,减缓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光化学淬灭系数的下降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的上升.研究表明,土壤中外源性添加硒能保护菲胁迫下苍耳的光合机构,改善其光合功能. 宋宜枝 刘慧刚 席颖 袁喜 任东 黄应平关键词:硒 多环芳烃 苍耳 光合特性 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其风险评价 自从三峡大坝建成后,受防洪调度的影响,库区水位周期性消涨,库区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近年来,受到库区航运以及库岸人类活动的频繁影响,库区多地发现不同程度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 席颖关键词:多环芳烃 文献传递 三峡库区不同植被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0 2016年 土壤微生物通过矿化和固持营养而显著影响土壤肥力。以湖北宜昌点军区三种植被类型(柏树、橘树、菜地)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其生态化学计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植被覆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特征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覆盖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氮(MBN)都是柏树地显著大于柑橘地和菜地,而菜地和柑橘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磷(MBP)的大小顺序为菜地>柏树地>橘树地。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氮互相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土壤全磷与土壤微生物量磷之间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这意味着土壤微生物量可以作为土壤肥力变化的指标。三种植被类型的土壤MBC/MBN之间都无显著性差异,而土壤MBC/MBP和MBN/MBP的变化顺序是橘树地>柏树地>菜地。MBC/MBP和MBN/MBP与MBP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而微生物碳氮与MBC/MBN,MBN/MBP和MBC/MBP之间都无显著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土壤MBC/MBP和MBN/MBP的变化主要与微生物量磷具有显著的关系。 贾国梅 何立 程虎 王世彤 向翰宇 张雪飞 席颖关键词:植被覆盖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一种有机硅添加增强植物修复土壤重度石油烃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分子有机硅添加增强植物修复土壤重度石油烃污染的方法,在石油烃污染土壤表层土壤中添加硅酸钠,使表层土壤有效硅含量达到富硅水平,再将植物种籽播撒或将幼苗种植于经过硅添加处理的土壤中,当植物长到成熟期,对植物收... 黄应平 左润章 刘慧刚 席颖 袁喜文献传递 一种利用天然高分子保护膜原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方法 高分子保护膜原位植物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方法,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保护膜包裹植物种籽在重度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进行原位修复的方法,利用本身具有降解PAHs作用且自身在土壤中可降解天然高分子材料保护膜包裹混合营养基... 黄应平 席颖 刘慧刚 李萌 宋宜枝 甘龙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NPP估算——基于机器学习优化CASA模型 被引量:2 2024年 三峡库区蓄水后,其生态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消落带植被固碳量作为衡量库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对库区碳循环与生态净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消落带不同高程植被接受光照的时间有所差异,且受河流水位变化影响,传统的CASA模型在计算消落带植被固碳量时,存在对植物的光能利用率计算不够精确等问题。以三峡库区香溪河陡坡消落带为研究区域,提出了一种耦合RBFNN模型(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与CASA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的新方法(RBF-CASA)。基于RBFNN建立环境影响因子模型,借助高程数据及植被指数等特征计算适合消落带区域的环境影响因子。结合CASA模型中温度和水分胁迫因子,提高植被在像元尺度上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估算精度,并对反演结果进行验证。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BF-CASA模型估算值与观测值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为0.730(P<0.01,n=32)。对比原始CASA模型,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降低10.99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降低了23.861,相对均方根误差(Relative root mean square error,RRMSE)降低5.10%,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降低1.12%。使用提出的RBF-CASA模型在库区水位落干期(7—8月份)进行固碳量估算,结果表明:NPP月均值在66.234—134.144g C/m^(2)之间,NPP随着高程的增加呈现起伏变化,其总量在150—155m之间达到峰值,均值在170m以上区域最高。在2021年9月植被NPP均值为35.883g C/m^(2),2022年9月植被NPP均值为25.964g C/m^(2),由于降雨量减少、长江水位下降,在2021—2022年间植被恢复情况较差。研究结果可为库区碳循环、生态净化及生态修复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靳专 胥焘 黄应平 肖敏 肖敏 周爽爽 席颖 席颖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在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上的应用,具体为向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中添加经过酸改性的生物炭来促进植物修复效率的方法,利用本身具有吸附作用且自身在土壤中可逐渐矿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减少了土壤中多环芳... 黄应平 席颖 刘慧刚 朱灿刺苋在Pb和Cd胁迫下光合作用的变化及其植物修复潜力的研究 库岸重金属污染土壤作为流域环境中重金属面源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受到极大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室内盆栽实验研究赤苋对土壤中铅(Pb)和镉(Cd)的植物修复效率及其与植物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铅和镉显著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袁喜 席颖 顾彦 甘龙 黄应平种籽包裹材料及在原位修复重度石油烃污染的土壤上的应用 基于高分子材料保护膜的重度石油烃污染土壤原位植物修复方法,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保护膜包裹植物种籽在重度石油烃污染土壤上进行原位修复的方法,利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合成的保护膜包裹混合营养基质的种籽,使种籽在萌发过程中缓慢适应高... 黄应平 席颖 刘慧刚 李萌 宋宜枝 甘龙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6 2015年 土壤酶驱动土壤生态系统养分的循环和控制生态系统的功能。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三个海拔梯度的土壤,以从未淹没的样地作为对照,研究消落带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消落带区域土壤有机碳(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所测定的四种酶[磷酸酶(PNP)、芳基硫酸酯酶(PNS)、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β-糖苷酶(PAG)]的绝对活性(单位土壤干重的酶活性)和四种酶的几何平均数(GME)显著低于从未淹没的对照样地。在消落带区域,只有磷酸酶的绝对活性随着淹没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其他土壤三种酶的绝对活性在三个样地之间并无显著性的差异。土壤四种酶的几何平均数与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相似,在海拔梯度较低的样地最低,其他两个较高海拔梯度的样地之间无显著性的差异。然而单位有机碳或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四种酶的具体活性的变化趋势与酶的绝对活性的变化并不一致。PNP的具体活性在所有测定的样地之间都无显著性的差异,而其他三个酶的具体活性是海拔最低的样地显著高于其他样地,其他样地之间并无显著性的差异。因而,这些结果意味着四种酶的几何平均数能够敏感指示三峡库区消落带水位消涨及其不同淹没持续时间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所有土壤酶活性对消落带水位消涨的响应的敏感指标。 贾国梅 席颖 许文年 陈芳清关键词:土壤质量 土壤酶 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消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