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月香
- 作品数:24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社会主义流变考
- 2002年
- 社会主义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一种思想方式,通过多少人多少年的努力与追求,社会主义终于具有了今天这种特征与规模。在世纪的回眸与展望中,梳理社会主义的流变史,重温先驱们的足迹,显得十分必要。
- 韩月香
- 关键词:社会主义空想
- 从制度环境求解“三农”问题
- 2009年
- "三农"问题绝对不仅仅是农民、农村、农业的问题。它的实质是农民的自主权问题,公民的基本人权问题。所以,"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个宪政问题,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权利制度的确立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 韩月香
- 关键词:权利宪政
- 利玛窦传教特色溯源——简论伊拉莫斯与耶稣会之关系
- 2012年
- 伊拉斯谟是一代著名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家,他反对天主教的腐化,但并不反对教会本身,他主张通过道德净化而使教会回到"圣洁"状态中。伊纳爵.罗耀拉是耶稣会的创建者,通过灵魂修炼、知识教育等方式,继承了伊拉斯谟的人文主义传统,确立了宗教与科学相结合的天主教内部改革范式。利玛窦是耶稣会士中的佼佼者,被誉为"西学东传第一师",利玛窦的传教特色,源于耶稣会的教育和训练内容与风格,其良好道德的修养、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极高的人文文化素养,决定了他以后的文化交流的成效。从伊拉斯谟到罗耀拉,再到利玛窦,基督教人文主义一脉相承,这是一条深入研究利玛窦的重要线索。
- 韩月香
- 关键词:伊拉斯谟利玛窦
- “亚当·斯密问题”的形上意义
- 2012年
- "亚当·斯密问题"是19世纪德国历史学派提出的。这一问题质疑的是斯密的"经济人"的利己动机与"道德人"的利他动机的矛盾性。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读。站在斯密思想的形上高度,就会发现所谓"利己"与"利他"只是一种表层的区分,其深层的机制是在"公正的观察者"看来的"合宜性",无论利己还是利他,都必须接受这一机制的检验。斯密思想的形上意义不容忽视。
- 韩月香
- “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结构——新国际政治秩序论
- 2006年
-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使国家政治与经济、国际政治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世界政治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面对这一新变化,学者们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国际政治新理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提出了解决新问题的新方案,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在这所有的理论中,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理解世界、解释世界,并由此构建世界政治制度的新理论,是一条更为可行、有效的路径。“和而不同”原则、文化多元原则才有可能把我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 韩月香
- 关键词:世界政治文明冲突和而不同
- 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反思
- 2005年
- 文章认为,道德教育不等于政治教育,也不只是有关知识的灌输。青少年道德教育必须摒弃形式主义,寓之于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之中。成年人对青少年树立起平等新生的意识,是搞好道德教育的关键。
- 韩月香
- 关键词:青少年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形式主义成年人
- 中国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理性反思
- 2006年
- 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之初小心翼翼绕过去的问题,又以更紧迫、更复杂的形态重新凸显在中国人面前。我们的市场经济改革将走向何方?根据市场经济的无情逻辑,我们的改革必须在认真进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政府与人民二者之间的“抚养关系”问题;私有产权的宪法保护问题;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
- 韩月香
- 关键词:市场经济私有产权信用
- 从科学发展观看教育现代化
- 2005年
-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它首先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而不能简单地把教育现代化理解为教学手段与教学设备的现代化,这一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性条件。在这方面,我们教育的传统认识误区是把知识等同于能力、考试第一、分数至上和教师学生关系的倒置。
- 韩月香
-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观念现代化
- 居民参与式基层社会治理——基于广东广宁县的经验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参与式治理是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向度,更加强调参与本身的价值,更加重视社会治理中政府与NGO和公民等社会多元主体的合作与互动,更加推崇透明、责任、公平、有效的政府目标。参与式治理最适合、最见效的舞台是地方或基层。经验表明,践行参与式治理,可以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几年,中国基层出现不少参与式治理的成功经验,广宁模式是其中之一。总结其有效做法与成功经验,分析其运行中的不足与缺失,对参与式治理的理论研究和基层实践均有重要意义。
- 吴华钦韩月香
- 关键词:基层政府社会治理公民参与
- 技术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关联——中国科举制的衰亡与中国政治制度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科举制度作为一个选拔官吏的技术制度有其自身的演化过程和优势。但是技术制度无法解决政治制度的问题。在中国专制政治的框架中,权力的一元化、集中化和单一化抵消了科举制的技术优势,最终使科举制变形、走样,直至垮台。显然,制度大于技术。
- 韩月香
- 关键词:科举制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