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康复
  • 3篇康复护理
  • 3篇护理
  • 1篇导尿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植物人
  • 1篇三级康复
  • 1篇伤患者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品管圈
  • 1篇品管圈活动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患者
  • 1篇活质量
  • 1篇脊髓
  • 1篇脊髓损伤
  • 1篇脊髓损伤患者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吕莉
  • 3篇张兆平
  • 2篇姚新星
  • 1篇龚桂平
  • 1篇吴毅文
  • 1篇程金贵
  • 1篇都艺萍
  • 1篇沙承承
  • 1篇王晓霞
  • 1篇高晓平
  • 1篇沈璐
  • 1篇任慧

传媒

  • 2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例植物人的康复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性疾病,具有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多数患者抢救成功后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痛苦和不便。颅脑外伤手术后,虽然生命可以保全,但患者常伴严重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通过术后早期的护理和康复治疗,最大限度促进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减少其残疾的发生。本科收治了1例植物人状态的重度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根据病情制定了相应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方案,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现报告如下。
张兆平姚新星高晓平吴毅文吕莉
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障碍个体化的康复护理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最佳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57例患者采用膀胱容量压力测定、间歇性导尿术、膀胱功能训练和康复健康教育等方法,观察患者康复疗效、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改变,并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9例患者残余尿量减少,9例可完全自主排尿。结论采用个体化康复护理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吕莉沈璐张兆平
关键词:膀胱功能障碍
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2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在医院接受一级康复护理后,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护理,康复组恢复期在医院接受二级康复护理,维持期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在家接受三级康复护理。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康复前,两组患者QOL总得分及各项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6个月后,组内比较发现得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比较发现康复组得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三级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程金贵吕莉都艺萍叶良桂龚桂平王晓霞
关键词:脑卒中生活质量三级康复康复护理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间歇导尿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性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对间歇导尿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入院时间将我科100例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实施间歇导尿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水计划宣教,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模式管理患者执行饮水计划,即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主题选定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对策并实施检讨。结果观察组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率(72.8%)显著高于对照组(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落实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间歇导尿患者执行饮水计划的依从性,有利于膀胱功能康复。
沙承承姚新星张兆平吕莉任慧
关键词:品管圈间歇导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