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亮

作品数:18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文学
  • 5篇主义
  • 4篇代文
  • 4篇现代文
  • 4篇现代文学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三民主义
  • 3篇文学批判
  • 3篇民主
  • 3篇民族
  • 3篇民族主义
  • 3篇抗战
  • 2篇宣言
  • 2篇左翼
  • 2篇作家
  • 2篇文艺
  • 2篇文艺运动
  • 2篇小说
  • 2篇民族主义文艺...
  • 2篇抗战建国

机构

  • 18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8篇洪亮

传媒

  • 4篇广播电视大学...
  • 4篇抗战文化研究
  • 3篇宜宾学院学报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东岳论丛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励耘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东北沦陷区的“抗日文学”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没有必要将是否具有"反抗性"作为判断沦陷区文学的唯一标准,相对于以往将许多产生于沦陷区的作品都归入"抗日文学"范畴的做法,这是一种认识的进步,但也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即根本否认在沦陷区会有产生"抗日文学"的可能性,这就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以东北沦陷区为例,通过分析李文光、金剑啸、梁山丁等作家的作品,可以发现它们不但的的确确流露出了抗日爱国的意识,而且有时还表现得相当直露。这些作品理应被归入"抗日文学"范畴。若将东北沦陷区的抗日文学与国统区、解放区的抗日文学相比较,会发现它在风格、题材、内容等方面都颇有独到之处。
洪亮
关键词:东北沦陷区抗日文学反抗性
抗战时期的“历史上的今天”——抗战期间《文化先锋》上的“建国历详解”栏目
2014年
在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的机关刊物《文化先锋》上,有一个与如今某些媒体上常见的"历史上的今天"类似的栏目,即"建国历详解"。该栏目主要介绍一些与"抗战建国"有关的纪念日,如孙中山的诞辰与忌日、其他革命先烈的生平及其领导的革命运动、抗战期间的重要史实等等。通过对这些纪念目的考察,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的文化部门在抗战期间是怎样试图通过对"革命史"的追溯,来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的。
洪亮
关键词:纪念日集体记忆
论东北作家群的抗日题材短篇小说创作
2016年
九一八之后流亡关内的东北作家群,被认为开创了抗日文学的先河.不过研究者讨论更多的是他们的中长篇小说创作,实际上他们还创作了不少的抗日题材短篇小说,且其中不乏精品.如李辉英的《最后一课》作为第一篇抗日题材小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萧红善于在抗战的大背景下,讲述一个个小人物的遭遇,诉说战争给普通人所带来的不幸;萧军却从多个侧面控诉了侵略者的暴行带给东北人民的灾难;端木蕻良的笔下既有异族统治下东北人民的压抑与愤懑,亦有他们的反抗的怒火,还有对于侵略者及其帮凶的辛辣讽刺;其他如舒群、罗烽、白朗、骆宾基等作家也都写过各具特色的抗日题材短篇小说.
洪亮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短篇小说抗日题材
“抗战建国”与官方民族主义的两面性——1940年代的三民主义文学批判之三
2019年
抗战后期,由张道藩等国民党官方文人提倡的、以《文化先锋》《文艺先锋》为主要阵地的三民主义文学一直面临着种种合法性危机,而其提倡者掩盖这些危机的方式,就是利用民族主义话语。但是,这种被官方'收编'的民族主义却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刊物对'抗战建国'的表现,就将这种两面性体现得分外明显:一方面,《文化先锋》《文艺先锋》上发表了大量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即使艺术水准参差不齐,其中所传达出的民族主义情绪也仍能够感动读者;另一方面,两个刊物上大量反映'建国'问题的文章和作品,却有意无意歪曲了'建国'一词的内涵,甚至成为替专制政府辩护的借口。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官方民族主义是如何以'攘外'之名行'安内'之实的。
洪亮
关键词:抗战建国
论萧红《生死场》中两种“意义”的交锋
2020年
萧红的《生死场》中存在着两种叙述声音,即民族话语和女性话语。但是无论是单纯强调“民族”还是“性别”,或是二者之间的“对抗”,都可能模糊这部作品的丰富内涵。它们之间虽然有冲突,但是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压倒”或者“颠覆”另一方的优势,而是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巴赫金所谓的“复调”。
洪亮
关键词:《生死场》女性主义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文艺”与“三民主义文艺”之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20世纪30年代初期,"民族主义文艺"和"三民主义文艺"是国民党官方文学的两个支流,但是两者关系相当微妙,有时甚至还直接对抗。当时的左翼文人把它们之间的矛盾归因于国民党内的西山会议派与CC系的斗争,今天的研究者也多受此思路影响。但通过认真梳理二者的交集,可以发现"民族主义文艺"和"三民主义文艺"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对抗,造成其矛盾的主要原因也并非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斗争,而是文人之间的意气之争。
洪亮
“民间伦理”与现代文学的雅俗互动及其分野——以三仙姑、曹七巧形象为中心被引量:2
2015年
赵树理和张爱玲同为重要的现代作家,关于他们是否该被写入通俗文学史,曾产生过一些争议。本文尝试通过"民间伦理"这一维度来考察这两位作家与通俗文学之关系问题。本文认为,赵树理的作品中常常有对民间伦理的利用,但这并不会改变它们主流文学的性质;张爱玲作品中的价值观念是现代的、精英的,而绝不是民间的,这使她的作品很难被看做通俗文学。总之,"民间伦理"既可以作为考察雅俗互动的一个重要维度,也可以作为判别雅俗分野的一条有效标准。
洪亮
关键词:民间伦理三仙姑曹七巧
《文艺先锋》、《文化先锋》上的左翼作家身影被引量:2
2015年
《文艺先锋》、《文化先锋》虽然是40年代国民党的官办刊物,但是左翼作家的身影也经常出现在这两个刊物上,茅盾、陈白尘、冯雪峰、任钧等左翼作家都曾经在其上发表文章。由于刊物的特殊性质,那些左翼作家在发言时往往会比较注意分寸,至少不会直接把矛头指向国民政府,但他们也不会过于隐藏自己的立场,而是时常通过各种方式显出锋芒。
洪亮
关键词:左翼作家
民生主义的“陷阱”——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三民主义文学批判之二被引量:2
2017年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孙中山反复强调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这表明孙中山的思想确实受到了社会主义相当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国民党官方文人而言,这却无异是个"陷阱",因为他们在提倡三民主义文学时必须小心翼翼,否则一旦涉及"民生"问题,就很容易不知不觉地靠近其对手即左翼文学的立场。无论从张道藩等人阐释文艺政策的文章中,还是一些官方文人的文学创作中,这种窘态都很容易体现出来。
洪亮
关键词:民生主义
《荆生》《妖梦》的评价与现代文学研究的“专业立场”
2019年
林纾的两篇影射小说《荆生》《妖梦》,一直以来都是聚讼纷纭的作品。本文将探讨两篇小说的写作动因与“双簧信”事件是否有关、它们究竟是游戏笔墨还是人身攻击、小说是否暗含借助军阀武力压制新文化之意等问题,进而重新审视立场各异的研究者的洞见与盲视,并以之作为自我反思的起点。
洪亮
关键词:人身攻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