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日根高娃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植物
  • 2篇杂交
  • 2篇自然杂交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泽泻
  • 1篇珍稀
  • 1篇珍稀植物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多样性保...
  • 1篇生殖
  • 1篇铁线蕨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器官发生
  • 1篇气候

机构

  • 5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上海辰山植物...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作者

  • 5篇莫日根高娃
  • 3篇刘保东
  • 3篇严岳鸿
  • 1篇贾蕙宁
  • 1篇戴锡玲
  • 1篇檀龙云
  • 1篇王欣
  • 1篇刘勇波
  • 1篇宋以刚
  • 1篇商辉
  • 1篇赵国华
  • 1篇金冬梅

传媒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凤尾蕨科三种濒危植物:种群现状与保护建议
2022年
凤尾蕨科是中国蕨类植物物种多样性排名第四的大科,其中涵盖地生、岩生、水生等多种生态类型的18个濒危物种。考察具有不同生态类型和适应性的濒危物种的种群现状、比较生态适应特征,并模拟其潜在分布区格局,可以为凤尾蕨科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实地考察了荷叶铁线蕨(Adiantum nelumboiddes)、中国蕨(Aleuritopteris grevilleoides)和粗梗水蕨(Ceratopteris pteridoides)3种濒危凤尾蕨科植物在中国大陆的野生种群的地理分布与规模;分析了影响其生存的关键气候因子;并通过MaxEnt模型模拟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荷叶铁线蕨仅分布于长江三峡库区重庆忠县至万州的狭长区域,对温度变化范围较敏感,野外种群规模仅有500余株,人为干扰严重,亟待保护;中国蕨适应冬季温暖、年降水量较少的环境,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北部楚雄州大姚县与昆明市禄劝县等地,模型模拟发现同为金沙江流域的元谋县、永仁县、永胜县等地是中国蕨的高度适生区,可能存在尚未发现的野生居群;粗梗水蕨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湿地以及山东微山湖芦苇荡,种群规模相对较大。基于以上结果,我们对这3种凤尾蕨科植物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袁泉刘勇波金冬梅宋以刚莫日根高娃莫日根高娃戴锡玲戴锡玲
关键词:蕨类植物荷叶铁线蕨气候因子生物多样性保护
影响泽泻蕨孢子培养的环境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为150 μmol m^–2s^–1,pH 为6.5,播种密度为5-8 grains cm^–2,幼苗管护简单,成活率较高,未见病虫害.这为保护和开发我国泽泻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莫日根高娃谭桂娟严岳鸿赵国华刘保东
关键词:珍稀植物环境因素
国产桫椤科植物系统发育及生殖的研究
桫椤科植物作为侏罗纪孑遗的唯一树状蕨类,在木本蕨类植物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该类群形态独特,一直以来备受植物学家和园林工作者们的关注,具有极其重要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然而,生境的破碎化和丧失使其不断面临濒危,但在同等生...
莫日根高娃
关键词:桫椤科植物系统发育自然杂交
薄囊蕨胚胎发育模式——以华北鳞毛蕨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以鳞毛蕨科的华北鳞毛蕨为材料,在模拟自然条件下人工培养配子体世代,用石蜡切片详细观察记录了胚胎发育全过程,以建立更详细的薄囊蕨胚胎发育模式,为探讨薄囊蕨与其它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及生殖生物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华北鳞毛蕨的胚胎发育垂直于配子体平面和背腹轴,符合俯卧型发育模式,合子第一次分裂平行于颈卵器的长轴方向;胚胎在16细胞时期才能够确定器官发生的原始细胞,且第一叶原基的产生先于第一根原基;海马胚时期第一叶原基和第一根原基突破帽状体形成具有明显维管束结构的第一叶和第一根;胚胎发育过程中有游离核的存在。(2)该文绘制了从合子到第一叶和第一根成熟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早期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核及其核仁的特征、器官的发生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等14个点线图,总结出薄囊蕨胚胎发育的详细模式;该模式支持Nayar的"根叶学说",并主张薄囊蕨和种子植物的茎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二者是平行发展的两个类群。
莫日根高娃王欣贾蕙宁檀龙云刘保东
关键词:胚胎发育器官发生模式图
一个种还是多个种? 简化基因组及其形态学证据揭示中国白桫椤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分化被引量:2
2019年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生殖隔离被认为是物种形成的关键;然而物种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分化演变之中,已经稳定成型但尚未到达分化后期的物种可能存在不完全的生殖隔离。对于物种的认识不能单从某一侧面或局部特征来界定,而应通过"整合物种概念"来确定物种地位。Flora of China记载了中国产白桫椤属(Sphaeropteris)2种,即白桫椤(S.brunoniana)和笔筒树(S.lepifera),并认为原产中国海南的海南白桫椤(S.hainanensis)和白桫椤为同一物种而将其并入白桫椤;但海南白桫椤在形态上已出现了分化。为探讨白桫椤及其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和物种多样性分化的情况,本文采集到9个居群共21个样本,通过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单核苷酸变异位点(SNP),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和主成分及遗传结构的分析,并结合叶片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和孢子形态的观察测量。结果表明,海南白桫椤不仅与云南产白桫椤的基因型不同,且在叶片特征和孢子纹饰上有明显差异;但两个居群的生殖隔离较弱,在广西沿海地区形成杂交产物,其叶片特征为亲本的中间类型。因此,我们认为海南白桫椤是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的一个处在分化路上的物种,建议恢复其物种地位;广西产白桫椤为自然杂交群体,应另处理为独立的自然杂交分类群--广西白桫椤(S. brunoniana×hainanensis)。
莫日根高娃莫日根高娃商辉刘保东严岳鸿
关键词:物种分化自然杂交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