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凯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64例临床经验
-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腹部手术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约64例资料。结果根据病变部位所在的肝段,结合术前影像学等检查,评估与重要血管的毗邻关系,采用前入路技术路线或右侧入...
- 宗科杨斌喻凯钱贤忠吴晓康吴荣进毛根军
- 关键词:腹腔镜肝切除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右侧入路腹腔镜Ⅶ段肝肿瘤切除30例被引量:4
- 2016年
- 随着腹腔镜肝切除技术的日趋成熟,特别是近年来超声刀、LigaSure和直线闭合器等腔镜器械的使用,腹腔镜肝切除技术有了实质性的飞跃。然而,目前腹腔镜肝切除范围主要集中在左肝及右肝Ⅴ、Ⅵ段的病灶,
- 毛根军杨斌钱贤忠吴晓康吴荣进喻凯张家敏郑樟栋
- 关键词:腹腔镜右肝肿瘤切除LIGASURE切除技术切除范围
- 右侧入路法解剖第三肝门在腹腔镜Ⅶ段肝肿瘤切除的应用
-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全腹腔镜下Ⅶ段肝肿瘤切除入路技术,以期解决全腹腔镜下Ⅶ段肝肿瘤暴露困难的问题。方法患者取左侧斜卧位60°~90°。于脐上缘(A孔)、剑突下(B孔)、右腋前线肋缘下(C孔),右腋后线肋缘下(D孔)分别置入1...
- 杨斌毛根军钱贤忠吴晓康吴荣进喻凯
- 关键词:腹腔镜
- 文献传递
- 双窥视孔完全腹腔镜下Ⅶ段肝肿瘤切除术55例疗效分析
- 目的 :探讨双窥视孔完全腹腔镜下Ⅶ段肝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6月接受双窥视孔完全腹腔镜下Ⅶ段肝肿瘤切除术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中52例腹腔镜下完全手术,3...
- 杨斌喻凯钱贤忠罗建生吴荣进毛根军
- 关键词:腹腔镜肝肿瘤肝切除术
- 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在双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在双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4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117例患者,术前病史、查体及影像检查均为双侧腹股沟疝,其中行TEP术59例,行TAPP术58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住院费用,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两组一般资料及手术指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7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其中TEP组手术时间(75.68±8.67)min少于TAPP组(121.24±5.49)min,术后住院时间(36.54±15.69)min少于TAPP组(56.66±7.88)min,住院费用(14467.22±579.32)元少于TAPP组(16598.43±498.4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P和TAPP均为双侧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TEP手术优势在于分离层面直接从同一侧解剖至对侧,同时避免双腹膜裂口关闭,因此TEP可能是双侧腹股沟疝的更高效术式。
- 章志伟朱同恩喻凯庄波陈军强龚道军
- 关键词:双侧腹股沟疝腹腔镜
- 肺炎克雷伯菌致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8月住院并由于肺炎克雷伯菌所导致血流感染的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所致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结果 82例患者中原发性血流感染11例,继发性血流感染71例;出现感染的科室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68例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145次侵入式操作中以血管内导管留置与穿刺和导尿管留置为主,共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35株,非产ESBLs菌株47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于哌拉西林,头孢曲松的耐药率>4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敏感;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多数抗菌药物(除氨苄西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外)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所致的血流感染多为继发性感染,各类侵入性操作和患者的合并症等均可成为发生感染的诱因,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占据的构成比较高,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较高,对于出现感染的该类型患者,需及时进行血样本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抗菌药物使用。
- 杨斌陈潇喻凯钱贤忠毛根军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miR-21在TGF-β1引起的肝卵圆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21(miR-21)在TGF-β1引起的肝卵圆细胞(hepatic oval cell,HOC)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卵圆细胞,用10 ng/mL TGF-β1刺激HOC 1、3、5、7 d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情况;用10 ng/mL TGF-β1刺激HOC 5 d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的表达情况;分别用miR-21增强和抑制慢病毒转染HOC构建稳定的细胞株,PCR检测miR-21的表达情况;接着用TGF-β1刺激miR-21抑制慢病毒转染的HOC 5 d,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用miR-21增强慢病毒转染HOC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结果 TGF-β1刺激HOC 1、3、5、7 d后,E-cadherin逐渐减低,N-cadherin和Vimentin逐渐升高。TGF-β1刺激HOC 5 d后miR-21的表达增强了4.32倍。分别用增强和抑制慢病毒转染HOC后,miR-21的表达增强了3.82倍和抑制了0.22倍。下调miR-21表达后,TGF-β1致HOC的EMT作用减弱。miR-21过表达后,HOC发生了EMT。结论抑制miR-21的表达可以减少TGF-β1引起的HOC的EMT作用,从而减轻肝纤维化。
- 高胜强喻凯陈潇罗建生
- 关键词:MICRORNA-21肝卵圆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上皮-间质转化
-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64例手术经验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部位所在肝段,结合术前影像学等检查,评估与重要血管的毗邻关系,采用前入路技术路线或右侧入路技术路线,用超声刀或能量平台游离肝周韧带,显露肝门。结果:6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1例因肝血管瘤包膜破裂出血难以控制而中转开腹;1例因大血管出血,镜下显露困难,难以止血而中转开腹。49例行局部切除术,15例行肝脏规则性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191.0±17.6)min;手术出血量平均(610.4±51.4)ml;自体血回输31例,输入自体血平均(520.1±43.7)ml,外源性输血23例,输血量平均(580.5±46.4)ml。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可,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 宗科杨斌喻凯钱贤忠吴晓康吴荣进毛根军
-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检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