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敬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洪荒的隐去与自由的构建——简论赵宋光的美育思想与理论贡献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拟通过介绍赵宋光美育思想的主要观点,结合赵宋光在“美育”领域提出的“立美”、“审美”等概念的阐释。力图对赵宋光“美育”思想做简单的析理。即通过这些概念的析理,对赵宋光“美育”思想的重要性做了简单的评价。
- 朱超毕敬
- 关键词:美学思想立美审美
- 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中的教师观及其当代价值
- 2015年
- 叶圣陶十分重视阅读教学理论的建设,提出了一套系统的阅读教学思想体系。叶圣陶认为,阅读教学可以分为精读教学和略读教学两部分,在这两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在精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在选编教本、督课预习和讲评考核三大方面发挥其作用;在略读教学中,教师则要精心为学生选择书目并指导阅读。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程活动的中心,这是叶圣陶阅读教学论的核心观点。这一观点对我国当代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毕敬
- 关键词:叶圣陶阅读教学教师观
- 欧文·拉铁摩尔案研究
- 欧文·拉铁摩尔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享誉盛名的汉学家、地缘学家和亚洲问题专家。1950-1955年间美国立法和行政机关通过听证会等手段对他的“忠诚问题”和“影响问题”展开一系列调查,这些调查被统称为“拉铁摩尔案”。该案不...
- 毕敬
- 关键词:麦卡锡主义
- 文献传递
- 多维视野下的亚洲内陆枢纽——拉铁摩尔对中国新疆地缘政治的考察与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通过对新疆的实地踏勘考察,美国边疆学家欧文·拉铁摩尔针对新疆地缘政治问题发表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一套思考新疆地缘政治的研究模式。他以"新疆之新疆"、"中国之新疆"、"世界之新疆"三个递进发展的"空间层次"为逻辑"中轴",从地缘视角勾勒出中国新疆的重要地位,并以"时间线索"将对新疆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历史分析"互相结合,体现出高度的研究技巧。拉铁摩尔的新疆地缘政治研究不但为思考新疆国族构建问题提供了新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方法,也为深入探讨民族主义理论提供了实证性的研究成果。拉铁摩尔的理论或因"理论先行"而多有弊误,但他由思考中国新疆地缘政治问题所提炼出的"边疆视角"仍然为地缘政治学的学术发展树立了一座丰碑。
- 赵志辉毕敬
- “一带一路”:历史的传承与超越被引量:7
- 2016年
- 2013年,我国提出了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从海陆两个方向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共赢。这一战略的提出无疑具有历史的考量。在近现代西方大国崛起过程中,陆权论和海权论作为地缘政治的工具曾引起西方大国的长期争论,至今仍是霸权国家对外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一带一路"的和平发展战略显然不同于西方国家关于陆海权的强权政治思维。古代中国虽然以内陆文明为主,但作为一个海陆双构的国家,中国同样具有悠久的海洋文明传统和海洋意识。"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模式和道路的传承与发展,也超越了西方国家关于陆海权的地缘政治传统思维,创新了国际关系理念。
- 赵志辉毕敬
- 关键词:地缘政治海权
- “礼仪之争”背后的中西利益之争
- 2016年
- "礼仪之争"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的发生终止了明清之际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繁荣局面。究其原因,天主教的两种传教政策——"适应政策"和"征服政策"产生着重要影响。在中国对天主教教义有限接受的背景下,适应政策必然失败;而征服政策的难以实行,亦是天主教廷开始考虑终止传教活动的重要原因。因而,"礼仪之争"的发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 毕敬
- 关键词:礼仪之争耶稣会天主教会
- 中国侧翼边疆上的第三种社会形态——拉铁摩尔“绿洲社会理论”述评被引量:1
- 2015年
- 绿洲社会是拉铁摩尔新疆考察的主要对象,也反映其边疆研究范式的典型案例。通过分析绿洲景观的不同类型及亲疏关系,拉铁摩尔创建了以沙漠绿洲为经典形态的绿洲体系,并探讨了绿洲社会的总体特征。他认为,绿洲社会是一种可与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并列的第三种社会形态,而作为中国侧翼边疆上的绿洲社会,在与其它两种社会的交往中,表现出亲近农耕社会,排斥游牧社会的倾向。鸦片战争以后,工业化文明对中国的冲击破坏了绿洲社会故有的社会基础,绿洲社会最终隐藏在中国农业—工业化文明形态之中,但是其与中国内地的社会基本矛盾并未根除。这一理论自"民族国家"的研究主流语境之外,率先发现新疆边缘族群的话语价值,有其超越时代局限的先进性,对分析中国目前所面对的新疆民族问题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其公式化的弊端也很明显。
- 赵志辉毕敬
- 苏格拉底之死新论
- 2016年
- 苏格拉底的受审与他的死亡是两回事,其原因并不相同。根据苏格拉底所受到审判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他之所以遭到起诉并被认定有罪,与当时雅典城邦风雨飘摇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使雅典遭到巨大打击,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苏格拉底因其在政治上的歧见而遭到当权的雅典民主派的政治清算。
- 毕敬
- 关键词:苏格拉底之死伯罗奔尼撒战争政治现实民主派
- 苏格拉底之死新论
- 2016年
- 苏格拉底的受审与他的死亡是两回事,其原因并不相同。根据苏格拉底所受到审判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他之所以遭到起诉并被认定有罪,与当时雅典城邦风雨飘摇的政治现实密切相关。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使雅典遭到巨大打击,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苏格拉底因其在政治上的歧见而遭到当权的雅典民主派的政治清算。他的死因则在于其政治理想与政治现实间的矛盾。苏格拉底不是贵族寡头派,而是一名王政主义者。苏格拉底要以自己的死来唤起雅典城邦对其政治理念的重视,并以此为城邦贡献自己最后的心力。
- 毕敬
- 关键词:苏格拉底政治思想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