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丽超
-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应用效能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检验中交叉配血技术选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效能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5月—2019年7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输血治疗的600例患者做研究对象,按选用交叉配血技术的不同进行分组,选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的3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用低离子凝聚胺技术的2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种技术的应用效果、效能、医师满意情况等。结果检验后,观察组主侧符合率为98.13%,高于对照组的86.79%,次侧符合率为95.94%,高于对照组的85.00%,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861、21.455,P<0.05);观察组技术应用灵敏度为50%,检验准确性为96.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0%、91.07%(χ^2=4.174、7.983,P<0.05),两组特异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77,P>0.05);观察组检验平均耗费时间为(5.06±0.1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53±0.52)min,医师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t=81.206,χ^2=70.588,P<0.05)。结论临床输血检验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可有效提高检验符合率,检验准确率更高,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且有耗时短,提升检验医师满意度。
- 胡丽超
- 关键词:输血检验交叉配血
- 细菌感染患者应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评价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患者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医院内科收治的57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7例无感染患者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受试者的PCT与CRP浓度及阳性率,并观察细菌感染患者治疗前后PCT与CRP浓度变化,采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46.13±8.24)mg/L、PCT(6.61±3.45)μ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RP和PCT阳性率分别为71.93%和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4%和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d、3d及出院前的CRP和PCT浓度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患者应用PCT、CRP联合作为感染程度检测的标志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杨占甲李丽娟高凯程自想胡丽超
- 关键词:细菌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 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疑难交叉配血的原因及输血对策。方法对疑难配血标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等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病患者凝聚胺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中,不规则抗体阳性最多见,占82.4%(14/17),多以同种抗体产生为主,占85.7%(12/14),其中Rh系统抗体占66.7%(8/12);输血5次以上的血液病患者不规则抗体检出率高于输血1-5次的患者。结论 对血液病患者,输血前筛查不规则抗体十分重要,可有效提高输血质量与安全。
- 胡丽超王献春彭小婉
- 关键词:血液病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
- 血栓弹力图在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输血治疗过程中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失血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止血、止痛、给氧、输血等治疗,于输血治疗前后采用凝血四项及血栓弹力图检测患者凝血功能,记录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比较2种方法检出的凝血阳性率。结果经凝血四项检查,患者输血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值均低于输血前,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栓弹力图检查,患者输血后凝固时间(K)值、反应时间(R)值均低于输血前,凝固角(α-Angle)及血栓最大幅度(MA)值均高于输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弹力图检查出的凝血阳性率高于凝血四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四项检查与血栓弹力图在判断严重创伤失血患者血凝状态中均有一定应用价值,而血栓弹力图较传统凝血四项检查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为输血治疗提供有效指导。
- 胡丽超
- 关键词:输血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临床输血过程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回顾输注血液制品的患者7 818例次,对输血种类、不良反应类型、输血史等进行分类和统计。结果:7 818例次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43例,发生率为0.6%,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为14例次(32.6%),过敏反应为29例次(67.4%),未发现其他输血不良反应;有输血史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应遵循合理科学用血原则,大力提倡自身输血和新的输血技术。
- 胡丽超刘帅
- 关键词:临床输血
- 741例O型血孕妇产前IgG类抗A(B)效价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血型为O型的孕妇产前Ig G抗A(B)抗体效价检测情况,以预防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生。方法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检测孕妇血浆Ig G抗A(B)效价,并对有妊娠史和不同年龄段的孕妇做Ig G抗体水平比较。结果 741例孕妇中,Ig G抗A(B)效价≥256者177例,占23.9%,共发生HDN 31例;随妊娠次数和妊娠年龄的增加,Ig G抗体效价≥256者的比例和HDN的发病率均升高。结论检测孕妇血浆中Ig G抗A(B)效价有助于早期诊断HDN,指导临床干预措施,预防ABO-HDN的发生。
- 王敬真李佳丽胡丽超
- 关键词:母婴ABO血型不合
- 输血科实习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的分析和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输血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习教学起步晚,教学经验欠缺,难免有很多矛盾与不足。本文在阐述输血科实习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期提高输血科实习的教学质量。
- 刘帅彭小婉胡丽超张晨光
- 关键词:输血教学质量
- 血栓弹力图在肝移植围术期凝血功能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EG)结合传统凝血指标,评估肝移植围术期凝血状态,指导围术期合理输血。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于本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32例,分别在手术前、术中及术后24h抽取血液标本,检测凝血四项和TEG,根据TEG结果指导血液成分输注,术后评价凝血功能的调控效果。结果经TEG指导血液成分输注后,32例患者在术后24h的凝血四项及TEG检测结果与术前检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血栓等凝血功能异常。结论使用TEG监测肝移植围术期的凝血状态,可以很好指导血液成分合理输注。
- 胡丽超李佳丽杨占甲
- 关键词:肝移植凝血功能成分输血血栓弹力图
- 组织因子及其可溶性剪切体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membrane-bound full-length,flTF)及其可溶性剪切体(alternatively spliced tissue factor, asTF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2015年7月-2018年12月方便选取在郑州人民医院行结肠癌切除术的42例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flTF及asTF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与肿瘤转移力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中flTFmRNA表达水平[5.53(4.80~13.32)]高于癌旁组织[0.36(0.02~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肠癌组织中asTFmRNA表达水平[1.26(0.74~2.02)]高于癌旁组织[0.11(0.06~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flTF的表达水平[8.64(5.98~12.71)]高于无转移的结肠癌组织(2.25(1.57~5.32)、有远处转移的结肠癌组织中asTF表达水平[5.19(4.96~7.84)]高于无转移组(0.67(0.23~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lTF及asTF在结肠癌中组织中异常高表达,并与结肠癌侵袭与转移相关。
- 胡丽超李佳丽杨占甲王敬真程自想高凯
- 关键词: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