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浩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基因
  • 5篇基因多态性
  • 4篇缺血
  • 4篇MTHFR基...
  • 4篇MTHFR基...
  • 3篇同型半胱氨酸
  • 3篇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3篇氨酸
  • 3篇半胱氨酸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粥样硬化
  • 2篇血浆
  • 2篇血性
  • 2篇叶酸
  • 2篇再灌注

机构

  • 12篇潍坊医学院
  • 2篇潍坊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周浩
  • 11篇刘志辉
  • 8篇赵兴军
  • 3篇刘君玲
  • 3篇徐萍萍
  • 2篇刘芳
  • 1篇韩国胜
  • 1篇孙文卿
  • 1篇耿建红

传媒

  • 4篇潍坊医学院学...
  • 3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17
  • 1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THFR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探讨5 ,10-基四氢酸还原酶 (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MTHFR)基因677位点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150 例脑梗死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不稳定及稳定斑块组。应用SLQ-108A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基因组 DNA 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 稳定斑块组TT基因型频率是远低于不稳定斑块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结论 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的可能性有关,其中TT基因型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不稳定型的重要指标。
周浩刘志辉魏守超赵兴军
关键词:MTHFR基因多态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三七总皂甙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行为学及海马区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观察三七总皂甙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甙(PN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发挥脑保护作用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NS治疗组。应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症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区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与PNS治疗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提高(P<0.01);PNS治疗组VEGF阳性表达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明显增高(均P<0.01)。结论 PNS的治疗干预可以使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孙文卿刘志辉徐萍萍魏守超周浩
关键词:三七总皂甙缺血再灌注
MTHFR 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叶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16年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 N5, N10- 亚甲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清叶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SLQ-108A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系统检测基因组 DNA 分析MTHFR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清叶酸水平。结果 MTHFR 基因 TT频率为56%,TC 频率为26%,CC 型频率为 17%;T 等位基因频率为70%,C等位基因频率为 30 %。MTHFR基因TT 型血浆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型,TC 型与 CC型血浆叶酸水平较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MTHFR 基因 C677T 突变与血清叶酸水平显著相关,MTHFR基因纯合突变可能是引起低叶酸水平的一个重要遗传因素。
魏守超刘志辉周浩赵兴军
关键词:叶酸缺血性卒中MTHFR基因多态性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与脑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通过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研究症状性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闭塞患者不同途径的软脑膜动脉吻合代偿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经头颅MRI检查确诊MCA供血区脑梗死的症状性单侧MCA M1段闭塞患者140例,在发病1周内行MRA检查,根据软脑膜支代偿情况,分为4组,即无代偿组(21例),单纯大脑前动脉(ACA)代偿组(43例),单纯大脑后动脉(PCA)代偿组(28例),ACA、PCA共同代偿组(48例)。在发病第1天及21天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NIHSS评分。结果既有PCA又有ACA代偿组患者发病时及第21天NIHSS评分(6.52±3.56;5.41±2.64)均显著低于单纯PCA代偿组(11.58±6.62;10.20±5.32)与ACA代偿组(9.45±4.69;7.86±5.42)(均P〈0.01);ACA代偿组显著低于PCA代偿组(P〈0.01);有代偿组显著低于无代偿组(12.34±3.25;10.10±2.23)(P〈0.01)。结论 MCA皮质软脑膜侧枝吻合血管开放是MCA供血区脑梗死侧枝循环的主要途径,侧枝循环状况好的患者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前循环代偿较后循环代偿、有侧枝循环较无侧枝循环代偿患者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较好。
徐萍萍刘志辉韩国胜周浩魏守超
关键词:侧支循环大脑中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白藜芦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转化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通过观察白藜芦醇对大鼠MCAO模型缺血-再灌注损害脑组织转化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药物剂量、用药时间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白藜芦醇神经保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64只Wistar大鼠分为三组白藜芦醇治疗组(A组,48只)、假手术组(B组,8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8只).用改良线栓法制做大鼠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A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后0h、2h、4h、6h,分别腹腔注射白藜芦醇10mg/kg、15mg/kg、 20mg/kg,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大鼠行为、并记录神经功能评分.B组麻醉和手术过程与模型组相同,但不插入线栓.造模成功后24h灌注取脑,切片,石腊包埋、制片,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TGF-β1和VEGF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A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p〈0.05),且与白藜芦醇剂量呈正相关(r=0.95,P=0.007).B组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评分为0,明显低于A组和C组中0h各组评分(均P=0.000).A组大鼠脑海马区TGF-β1及VEGF阳性细胞表达数显著多于B组和C组(均p〈0.05),且与白藜芦醇干预时间早晚呈正相关(r=0.95,P=0.003),即治疗时间越早TGF-β1及VEGF阳性表达细胞数越多,而白藜芦醇剂量和干预时间对大鼠脑海马区TGF-β1及VEGF阳性表达细胞数并无明显交互影响.B组大鼠脑海马区TGF-β1及VEGF阳性细胞表达数较C组少,两者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功能缺损,其可能是通过上调缺血区脑组织TGF-β1及VEGF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徐萍萍刘志辉周浩魏守超赵兴军
关键词: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
MTHFR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研究者162例,其中脑梗死患者102例,对照组60例为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均经颅脑磁共振(MRI)检查。采用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MTHFR C677T位基因型。结果脑梗死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16.0655,P=0.0003;χ2=14.4755,P=0.0001)。结论 MTHFR C677T位点C→T基因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周浩刘志辉魏守超赵兴军刘芳
关键词:MTHFR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
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热点,从体内代谢或从外界摄取的尿酸经多种代谢途径影响着脑梗死的发生。不同浓度的血清尿酸水平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不同,关注高尿酸血症对脑梗死发病的预防及其风险预测、疗效监测、再发风险评估等将意义重大。本文就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做一综述。
魏守超刘志辉周浩赵兴军刘君玲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脑梗死
首发伴有冻结语言的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6年
原发性进行性冻结步态(primary progressive freezing gait,PPFG)是早期表现为短暂性起步困难并呈进行性进展的临床较少见的综合征[1]。由于冻结步态常见于帕金森病和帕金森综合征[2],因此,PPFG 极易误诊。本文通过回顾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首发伴有冻结语言的PPFG 患者的病历资料,复习文献,阐述该病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减少误诊。
魏守超刘志辉刘君玲周浩
关键词:冻结步态
山东潍坊地区多发性硬化女性患者焦虑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山东潍坊地区多发性硬化(MS)女性患者焦虑状况进行调查,为本地区患者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119例患者进行精神及焦虑状况评价及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焦虑发生率为73.58%,多发性硬化患者发生焦虑状况与年龄无明显相关,但与受教育年限相关。结论山东潍坊地区多发性硬化女性患者有较高的焦虑发生率,其中高学历者更易发生焦虑,应充分考虑患者社会、家庭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尤为重要。
魏守超刘志辉周浩刘君玲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焦虑
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酶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新发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者,以无脑梗死的门诊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浆Hcy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双侧颈动脉颅外段检查明确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性质,采用全自动基因芯片检测目标人群MTHFR C677T基因型。结果共纳入新发前循环脑梗死组患者150例,对照组100例。①脑梗死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0%vs 19.0%,χ~2=22.067,P<0.001;64.0%vs 45.5%,χ~2=6.907,P=0.009);②脑梗死组MTHFR C677T C→T基因突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353,P<0.001);③脑梗死组中不稳定斑块组MTHFR C677T突变(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66.2%vs 34.1%,χ~2=14.587,P<0.001;77.5%vs 60.2%,χ~2=6.978,P=0.008)。结论 MTHFR C677T位点C→T基因突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及其狭窄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
周浩魏守超赵兴军刘芳刘志辉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基因多态性同型半胱氨酸血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