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晓辉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介入
  • 4篇动脉
  • 4篇介入治疗
  • 4篇护理
  • 3篇心病
  • 3篇血管
  • 3篇冠心病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病变
  • 2篇心理
  • 2篇血管疾病
  • 2篇有效性
  • 2篇支架植入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临床护理
  • 2篇介入手术
  • 2篇安全性
  • 1篇大血管

机构

  • 15篇河南省人民医...
  • 2篇郑州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5篇贾晓辉
  • 4篇赵文利
  • 4篇李牧蔚
  • 2篇张红梅
  • 1篇张优
  • 1篇杨巧芳
  • 1篇陈岩
  • 1篇黄克钧
  • 1篇张建红
  • 1篇王丽霞
  • 1篇杨宏辉
  • 1篇刘静
  • 1篇潘亚娟
  • 1篇程冠昌
  • 1篇高传玉
  • 1篇孙明洁
  • 1篇饶立新
  • 1篇张琳
  • 1篇阙静
  • 1篇王静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血液病患者留置PICC的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置人和使用PICC(外周中心静脉量管)的安全问题。方法:对120例血液病化疗患者实施PICC置管,分析护理人员实施PICC操作及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在PICC置管及护理过程...
贾晓辉赵文利
关键词:血液病化疗PICC置管安全措施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人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对冠心病的冠脉病变特点研究及在冠脉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例拟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在支架置入前,应用IVUS观察靶血管的斑块...
贾晓辉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疾病
文献传递
叙事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恐惧疾病进展[采用中文版慢性病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心理弹性[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简版(CD-RISC-10)]、自我护理能力[采用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量表(ASAS-R-C)],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结果:护理后,两组FoP-Q-SF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CD-RISC-10、ASAS-R-C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SAQ中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能缓解患者对疾病进展的恐惧,提高心理弹性及自我护理能力,对改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贾晓辉丁鑫鑫张开杰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植入心理弹性自我护理能力
可脱弹簧圈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目的探讨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做介入治疗术前护理、术中的配合护理结束后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操作,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25例患者共28处动脉瘤成功栓塞,2...
贾晓辉
关键词:可脱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护理
文献传递
复杂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复杂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6例复杂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和科学的护理,并对相关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6例复杂主动脉夹层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全面护理,12例患者明显好转或者康复出院,4例患者因病情较重,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结论复杂主动脉夹层合并疾病严重,病情复杂,围术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要求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多种伴发疾病的护理,全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本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文利贾晓辉张红梅
关键词:护理
药物涂层球囊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中阜外医院明确诊断为前降支开口病变并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或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及有效随访的72例患者,随访10个月并复查冠脉造影,分析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术前与术后的造影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72例患者均无心肌梗死、卒中、猝死、靶血管再血管化及靶病变再血管化治疗的。支架组术后即刻MLD(Minimum Lumen Diameter,MLD)和QFR(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均要优于药物涂层球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4±0.28)mm vs(2.83±0.38)mm P<0.05;(0.91±0.03)mm vs(0.88±0.04)mm P<0.05]。10个月复查时,支架组QFR较术后即刻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1±0.03 vs 0.87±0.12;P=0.047),MLD较术后即刻有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4±0.28)mm vs(3.14±0.54)mm;P=0.268];药物球囊组QFR相比较于支架组随着时间变化,总体趋势在改善,而MLD在两组间的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在前降支开口病变中的应用有效、安全。
马曹郭权彭亮李牧蔚郑晓晖贾晓辉
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分析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0例采用永久起搏器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患者手术情况、起搏器情况等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处理对策。结果500名患者中6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2%,主要为血肿、感染、血气胸、囊袋破溃、起搏器综合征、感知障碍、电极断裂、电极脱位等;术中操作不当、起搏器等为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均痊愈。结论提高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意识,规范术中操作,同时术后加强宣传教育等,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贾晓辉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常见并发症
CT导向下微创介入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CT导向下微创介入治疗难治性癌性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癌性疼痛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3例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术后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胰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微创介入治疗难治性癌性疼...
赵文利贾晓辉贾少健
关键词:癌性疼痛放射性粒子化学消融术
文献传递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华中阜外医院,通过病史及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经预处理后适合并接受药物涂层球囊介入治疗,经有效随访10个月并复查冠脉造影的84例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前及术后的造影结果、随访结果。结果共纳入研究84例患者,平均年龄(58.3±12.17)岁,男性59例(70.2%),合并高血压54例(64.3%)、糖尿病30例(35.7%)、血脂异常60例(71.4%)。术后1例夹层进展补救性植入支架2枚,1例因心功能差术后死亡,余82名患者随访期间,6例再发心绞痛、4例因靶病变加重行再血管化治疗,2例因靶血管病变行再血管化治疗。复查冠脉造影显示10个月后的最小管腔直径(MLD)与术后即刻相比,较前增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2.35±0.50)mm vs(2.31±0.40)mm,P=0.337],晚期管腔丢失(LLL)(-0.08±0.13)mm,显示出药物涂层球囊有正性重构作用。结论药物涂层球囊在CTO中的应用是有效并相对安全的。
马曹郭权彭亮李牧蔚郑晓晖贾晓辉
关键词:有效性安全性
精细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介入手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病房分组,入住A病房的为对照组(43例),入住B病房的为研究组(42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0~75(58.47±6.49)岁,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为40~73(57.62±6.40)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精细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心理状态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24%(40/42)比74.42%(32/43)],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9.58±1.92)d比(12.31±2.4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9、t=5.70,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9.47±4.39)分比(42.15±4.68)分、(40.35±4.48)分比(43.56±4.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2、3.17,均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1/42)比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对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患者应用精细化护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效果较好。
贾晓辉丁鑫鑫潘亚娟
关键词:介入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精细化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