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青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北辰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关节
  • 3篇X线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植入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髋关节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关节炎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
  • 2篇CT征象
  • 2篇病变
  • 2篇成像
  • 1篇胆脂瘤
  • 1篇胆脂瘤型

机构

  • 20篇天津市北辰医...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天津市泰达医...
  • 1篇上海联影医疗...

作者

  • 20篇刘青
  • 4篇杨桂华
  • 4篇张志芳
  • 3篇娄琳
  • 2篇贺强
  • 2篇许建辉
  • 1篇张东亮
  • 1篇张宇
  • 1篇郭德安
  • 1篇乔辉
  • 1篇于晓坤
  • 1篇娄琳
  • 1篇朗建华
  • 1篇杜学明
  • 1篇许建辉
  • 1篇孙和军
  • 1篇于军

传媒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螺旋CT动脉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动脉造影(CTA)在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糖尿病伴下肢不适的患者行CTA检查,范围腹主动脉远段至足底,层厚5 mm,螺距1.375,重建层厚1.25 mm,重叠50%,对比剂量100~150 ml,注射速率3.5 ml/s,对全部图像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和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并进行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病变血管表现为管腔不规则、单发或多发狭窄或闭塞、局部侧支血管形成、部分管壁钙化等。结论 CTA可准确地显示糖尿病血管病变情况,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娄琳郭德安张志芳刘青童卫玲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
320排螺旋CT隔期联合诊断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首次结合骨痂形成期联合诊断(简称隔期联合诊断法)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外伤后2 d内行首次肋骨CT检查,并于2~5周内复查肋骨CT的349例患者资料。相同的CT扫描技术及条件,不同的外伤后扫描时间,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次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首次与骨痂形成期复查2次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57,P<0.01),2次检查结果不一致率为43.6%(152/349)。结论根据肋骨骨折生理变化特点的隔期联合诊断法能明显减少首次CT检查可能发生的漏诊,提高肋骨骨折检出率。
辛玉静刘青童卫玲张志芳
关键词:肋骨骨折
初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特征与再发危险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脑梗死是目前对中老年人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疾病之一,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居高不下。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极易复发,1年复发率达14%~17%,且是无脑梗死人群的临床发病率的5倍以上。一般情况下初发脑梗死后患者出现再发后其病情更严重。分析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特征并分析其与患者再发的关系,可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本文对初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磁共振成像特征与再发危险性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青李伟粟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狭窄
骨皮质密度线与骨盆倾斜角相关性的影像学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脊柱后凸畸形患者X线光片中骨皮质密度线与骨盆倾斜角(P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12月于天津市北辰医院就诊的67例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脊柱X线侧位片上测量PT和髂骨倾斜角(IT),IT定义为髂骨皮质密度线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分析PT与IT的相关性,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67例患者的脊柱X线侧位片均可确定PT与IT。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与IT呈显著相关(r=0.852,P<0.05)。以性别进行亚组分析,女性与男性对应的线性回归公式分别为PT=IT-12.9°与PT=IT-16.7°。结论在X线光片上难以识别股骨头的情况下,可通过髂骨皮质密度线方便而直接地测量IT,进而通过IT可靠地评估PT。
刘青辛玉静于晓坤李伟粟
关键词:脊柱后凸髂骨矢状位X线影像
人工智能与二维数字模板辅助规划全髋置换预测假体型号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针对AI HIP规划系统预测假体型号的准确性目前缺乏广泛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与二维模板规划相比是否更加精准、是否在恢复髋臼及股骨偏心距和旋转中心具有优势,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目的:探讨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预测全髋关节置换假体型号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恢复偏心距和旋转中心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2组各35例,分别采用AI HIP(研究组)和Smart Joint二维数字模板(对照组)进行术前规划。比较2种方法预测假体型号的准确性,分析影响AI HIP预测准确性的潜在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国际骨循环学会(ARCO)分期和股骨髓腔分型(Dorr分型)等。测量术前及术后髋臼偏心距、股骨偏心距、旋转中心水平及垂直位移差值以及双下肢长度差值等指标。结果与结论:①研究组髋臼侧、股骨侧的假体型号预测完全符合率为57.1%(20/35),42.9%(15/35),对照组为31.4%(11/35),34.3%(12/35);研究组髋臼侧、股骨侧假体符合率为94.3%(33/35),82.9%(29/35),而对照组为74.3%(26/35),62.9%(22/35);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质量指数以及股骨髓腔分型对股骨柄的准确性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AI HIP在Dorr A型股骨髓腔形态中规划更具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对照组术后股骨偏心距和总偏心距均大于研究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在水平方向上研究组旋转中心平均位移为1.8(-0.7,4.1)mm,对照组为2.3(-0.5,5.0)mm;在垂直方向上,研究组平均位移为0.8(-1.5,2.7)mm,对照组为-1.5(-3.6,2.5)mm,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双下肢长度差值比较显示研究组3.05(2.01,3.89)mm与对照组3.63(2.60,5.30)mm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Z=-1.736,P=0.083)。④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术前规划系统比数字化二维模板预测髋臼和股骨�
张杭贺强刘青何云利王弢冯哲张乾何森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智能
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间质性肺疾病(I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肺泡周围组织,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以渐进劳力性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及影像为双肺弥漫性阴影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群。目前,I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理想的治疗方法较为有限,主要依据临床-影像-病理诊断。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整理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ILD认识,为临床提供诊断思路。
刘青辛玉静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继发性肺真菌病的CT诊断进展分析
2023年
肺真菌病作为感染性疾病一种,其呈现出较高发病率,近年来受到医学界充分重视。于影像学角度进行分析,肺真菌病呈现出整体复杂特点,并且表现出较少特征性病变现象,临床误诊率较高。在此种情形下,导致疾病确诊以及治疗受到延误。在科学技术以及医疗技术获得快速发展情形下,影像学诊断于临床获得广泛运用。尤其CT应用概率呈现出显著增高。对于继发性肺真菌病而言,因为人体抵抗力呈现出一定程度降低,体内其他位置真菌感染以及寄生菌顺着血液或者淋巴于患者肺部播散后患病。就其基本病理改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脓肿形成、渗出坏死、肺纤维组织增生以及炎性肉芽肿等。就常见致病菌类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新型隐球菌、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丝生毛霉菌、放线菌以及奴卡氏菌等。以往在实施疾病诊断期间,常规X射线检查获得一定程度应用,但获得诊断效果有限。CT诊断方法同常规X射线检查比较,可将患者病变发现率显著提高,其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可以进行有效促进,从而为继发性肺真菌病的早期确诊以及顺利治疗奠定基础。
刘青
关键词:CT诊断
依据标准化数字X线模板预测股骨假体型号的可行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标准化数字X线模板预测全膝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型号的精确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使用Vanguard髁间开放式高屈曲后稳定型假体对50例骨关节炎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以直径25mm的金属球作为放大倍率标尺、在透视监视下摄手术前后膝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在术前MRI图像中测量股骨后内侧髁软骨厚度。借助Orthosize在线模板测量系统,于术前X线图像上分别以两种方法测量股骨远端前后径:不包括或包括后内侧髁软骨厚度,并预测可能的股骨假体型号;在术后标准侧位x线片中逐步校正各种截骨误差,分别测量每一步校正后的股骨远端前后径并据此重新选择相应的股骨假体型号。比较两组预测术中使用型号及每一步校正后假体型号的准确率。结果在截骨操作误差逐步校正的过程中,不包括软骨厚度组股骨假体型号预测的完全一致率为18%-44%、包括软骨厚度组为26%-34%;预测值(0±1)号的一致率两组分别为54%-84%、58%-84%。后内侧髁软骨厚度、股骨假体外旋、前髁截骨量不足、股骨假体屈曲、后髁截骨量过多分别使股骨远端前后径改变(1.97±0.85)mm、(1.56±2.06)mm、(1.15±1.31)mm、(-2.86±1.52)mm及(-0.87±0.77)mm。不包括软骨厚度组预测值与各种可能使用型号之间的差异为(0±4)号,包括软骨厚度组为(O±3)号。结论后内侧软骨厚度及各种术中截骨误差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预测股骨假体型号的精确性。标准化X线数字模板技术不能准确预测TKA术中的股骨假体型号。
刘青张宇乔辉张东亮贺强孙和军肖继萱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假体和植入物骨关节炎
双能X线测定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前臂骨密度的应用价值
2023年
探讨使用双能X线检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前臂骨密度的价值。方法 纳入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使用双能X线测定非优势侧前臂远端、L2~4、左侧髋骨骨密度。对比骨密度正常者和异常者的检查结果,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1)本组患者前臂骨密度,T积分值均低于腰椎、左髋部的同指标,P<0.05;(2)中轴、腰椎、前臂以及左髋部骨密度异常者的年龄、前臂骨密度等与正常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双能X线检测前臂骨密度能筛查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张宗望刘青梁浩朱庆圆李伟粟
关键词:双能X线女性类风湿关节炎前臂骨密度
HR-MRI联合血清PAR-2和PAGln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HR-MRI)联合血清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和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检测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27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1年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34例和未复发组93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PAR-2和PAGln水平,HR-MRI测定斑块面积、斑块负荷、管腔狭窄率、重构指数和标准化管壁指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患者复发的因素,ROC曲线分析HR-MRI联合血清PAR-2和PAGln水平对ACI患者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血清PAR-2和PAGln水平、斑块负荷、管腔狭窄率升高(P<0.05)。血清PAR-2和PAGln水平较高以及斑块负荷较高是ACI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PAR-2、PAGln水平和斑块负荷单独预测ACI患者复发的AUC分别为0.852、0.860和0.785,联合预测的AUC为0.941,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ACI复发患者血清PAR-2和PAGln水平升高,HR-MRI联合血清PAR-2和PAGln水平可以更好地预测ACI患者复发。
刘青李伟粟李晶许建辉
关键词:蛋白酶激活受体2急性脑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