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英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卫生防疫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地方性砷中毒病村五星二社的水质检验分析
- 1998年
- 自1989年内蒙古首次发现地方性砷中毒患者以来,全区的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已有不少[1]。但关于饮用水中砷与相关成分的系统调查及高砷水化学环境特征的报道并不多。为了解巴盟河套地方性砷中毒病区的饮用水化学特征,对过去饮用水检测资料进行了整...
- 马成龙张世英马建国
- 关键词:砷中毒水质检测
- 45家医用诊断X线机卫生防护状况调查被引量:1
- 1998年
- 为贯彻国务院发布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国家《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以下简称《条例》和《标准》),提高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的能力,我们对辖区内旗县(市)所在地区45家医用诊断X线机使用单位的卫生防护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可能...
- 张世英胡光烈赵志刚马建国王永游永常刘亚男赵瑞芳纪桂英
- 关键词:医用诊断X线机卫生防护放射卫生
- 内蒙地区砷暴露人群p16基因甲基化的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了解内蒙地区砷暴露人群p16基因甲基化发生情况,从分子水平揭示砷化物的致癌机制。方法分别在饮水型砷中毒流行区选取40例典型确诊地方性砷中毒患者、40名流行区非患者以及40名非流行区的正常人,作为本研究的病例组和2个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技术,测定各组人群血标本p16基因甲基化水平,并做χ2检验。结果病例组、流行区对照组与非流行区对照组的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5.0%、47.5%和20.0%,且随砷中毒流行区的饮水砷暴露强度增加而增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饮水型砷暴露与人群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增高有关。
- 卢光明蔡庆张文张世英李振龙白介本姚孝元
- 关键词:砷暴露甲基化
- 871人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报告
- 2005年
- 张世英韩爱英任海霞王美玲刘鹏刘淑云
- 关键词: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早期脑缺血主要疾病脑血管病
- 饮水型砷暴露人群p16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研究砷暴露人群p16基因甲基化发生情况。方法分别在饮水型砷中毒病区选取40例典型确诊地砷病患者、40名病区非患者及40名非病区的正常人(2个对照组),并进行年龄、性别匹配,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测定人群血标本p16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地砷病患者及对照人群p16基因的甲基化率分别为65.0%、47.5%和20.0%;随着饮水砷浓度的增高,p16基因甲基化率也是逐渐增高。结论饮水砷暴露可引起人群p16基因甲基化发生率升高。
- 卢光明姚孝元张世英李振龙蔡庆张文
- 关键词:地砷病P16基因LOGISTIC回归
- 地方性砷中毒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的发病危险因素,评估p16甲基化在地砷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项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40例病例选自病区确诊的地砷病患者,对照分别选自病区和非病区各40例健康人;采用标准化问卷进行调查,获取病例和对照组的有关暴露因素: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技术,测定血样p16基因甲基化水平;并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处理资料。结果病例与病区对照组分析结果表明,饮水含砷量(OR=4.2,P〈0.01)和饮水年限(OR=1.192.P〈0.05)对地砷病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16甲基化测定结果表明,病例组与非病区对照组比较,对地砷病发病的影响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OR=10.0,P〈0.01)。结论饮水含砷量、饮水年限和p16基因甲基化可能都是地砷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是,p16基因甲基化可能是地砷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对阐明地砷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 卢光明乌正赉姚孝元张世英李振龙蔡庆张文
- 关键词:砷中毒病例对照研究LOGISTIC回归
- 巴彦淖尔市量化分级管理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 2006年
- 高秀春张世英王洪亮鲁建设胡光烈高英张晓莉何秀花阿尤喜王英
- 关键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市卫生防疫站管理指南学校食堂餐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