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兵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腹膜
  • 2篇病例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症
  • 1篇胆囊炎
  • 1篇修补术
  • 1篇医药治疗
  • 1篇预后
  • 1篇再次手术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乳房胀痛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少见肿瘤
  • 1篇手术方式

机构

  • 11篇南京市浦口区...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作者

  • 11篇谢兵
  • 1篇赵玲辉
  • 1篇孙晓东
  • 1篇栾冠楠
  • 1篇吕岩红
  • 1篇李玉兰
  • 1篇彭页
  • 1篇陈宇飞

传媒

  • 3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广州医药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4
  • 3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1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2 1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瘫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胃瘫 11例 ,发病率 5 .1% ,所有病人均予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术后残胃及近段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胃瘫的主要原因。采用促胃肠动力药可收到较好疗效。
谢兵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胃瘫
166例老年患者胆囊炎胆囊结石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08年手术治疗的166例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6例患者中治愈164例(98.9%),死亡2例(1.1%),104例(62.7%)合并有其他疾病,24例(14.5%)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谢兵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手术治疗
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33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时,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相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03年3月~2010年11月期间33例第一诊断为结直肠癌同时合并急性肠梗阻并且最终以手术方式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以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一期吻合28例,占84.8%;二期吻合2例,占6.1%;行姑息性造口或捷径吻合术3例,占9.1%。其中,7例(21.2%)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感染性休克2例,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提高对结直肠癌导致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尤其是选择手术方式治疗的,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肿瘤及肠管的局部情况等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同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谢兵孙晓东
关键词: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手术方式
自行回纳嵌顿性疝致结肠破裂5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结肠损伤多为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较少,还有少数为医源性如结肠镜等损伤.结肠破裂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外科临床时有发生,但因患者本身患有嵌顿疝而自行回纳所导致结肠破裂合并弥漫性腹膜炎则较为少见.这与部分患者及医务人员对疝气的认识不足,治疗欠妥有关.本文就此种病例进行总结如下.
谢兵
关键词:自行回纳嵌顿性疝结肠破裂并发症弥漫性腹膜炎
甲状腺肿块再次手术1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块术前评估与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19例甲状腺肿块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导致甲状腺肿块再次手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术前检查不够完善。(2)术中探查不够彻底。(3)手术方式欠妥当。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甲状腺肿块的认识,尤其应重视术前评估、术中彻底探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谢兵
关键词:甲状腺肿块再次手术病例分析
双阑尾畸形1例
2003年
谢兵
关键词:双阑尾畸形病例报告
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和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3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一组患者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进行治疗,另外一组患者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下床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术后恢复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腹膜前间隙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后下床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术后恢复时间略短于Lichtenstein组,平均术中出血量略少于Lichtenstei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前间隙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明显低于Lichtenstei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采用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和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较好,但开放式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更低,临床优势更明显。
谢兵陈宇飞栾冠楠彭页谢国彬
关键词:LICHTENSTEIN修补术腹股沟疝并发症
胃体巨大脂肪瘤1例
2003年
患者:女52岁.上腹部饱胀不适1年.初时劳作后加剧,休息时好转,与进食无关联.无恶心,呕吐,纳差.自服胃药(具体不详)后缓解,随时间推移,上述症状加剧而入院.查体:未发现异常体征.上消化道钡餐示胃体部见12.0×8.0cm大小椭圆形充盈缺损,考虑为胃平滑肌瘤.胃镜报告见胃体小弯侧隆起性病变.初步诊断:胃平滑肌瘤.
谢兵
关键词:少见肿瘤
JAM-1、E-cadherin及β-catenin在大鼠胃癌组织的表达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鼠胃癌组织粘附分子JAM-1,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的转移机制。方法诱发大鼠胃癌模型,用免疫组化及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不同病理分期胃癌组织中JAM-1、Ecadherin及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JAM-1表达水平随着胃癌的进展而下降,在癌细胞、血管和淋巴管表达的面密度随着胃癌的进展而下降。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胃癌的发生、进展而下降,E-cadherin表达于正常胃及胃癌组织的血管,β-catenin阳性表达于淋巴管而未见血管。结论 JAM-1,E-cadherin,β-catenin在胃癌组织表达水平随着胃癌的进展而下降,可能参与癌转移机制。
谢兵董国刚赵玲辉李玉兰吕岩红
关键词:E-CADHERINΒ-CATENIN癌转移
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ctinfilament-associated protein 1-antisense RNA1,AFAP1-AS1)在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76例乳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AFAP1-AS1的表达情况。选取表达差异最大的5对组织,结合核浆分离的方法,检测AFAP1-AS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位置。分析AFAP1-AS1表达与乳腺癌主要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生存曲线的相关性。通过siRNA干扰AFAP1-AS1在乳腺癌细胞SKBR-3、MCF-7中的表达,MTT法检测其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AFA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较癌旁组织明显下调(P<0.05),并且这一表达差异主要发生在细胞质。沉默AFAP1-AS1的表达会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同时,AFA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与患者生存率也明显相关(P<0.05)。结论:lncRNA AFA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能成为新的乳腺癌分子标志物。
谢兵
关键词:乳腺癌长链非编码RNA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