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雪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京军区面上课题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型组合式锁定加压钢板不同滑槽钢板方案治疗股骨粉碎性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观察3种不同滑槽方案的新型组合式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股骨粉碎性骨折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股骨进行扫描(层厚为0.625mm),获得股骨cT数据,通过Mimics10.0、Geomagic Studio12.0等逆向工程软件获得股骨有限元模型,模拟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分别采用A、B、C方案钢板模拟手术固定,A方案:滑槽钢板与主钢板以“微弧面”接触,B方案:滑槽钢板以内侧卡槽与主钢板接触,C方案:滑槽钢板以中间卡槽与主钢板接触。加以缓慢行走单侧股骨载荷及扭转载荷,分析3种不同固定方案钢板及股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在缓慢行走载荷及扭转载荷下,3种固定方案钢板应力分布变化趋势均匀,骨折断端周围为应力集中区域,主钢板最大应力集中点均位于钢板近端第5钉孔外侧缘,A方案主钢板最大应力均最小(529.20、617.20MPa);C方案滑槽钢板最大应力均最小(372.10、814.70MPa),A方案次之(938.80、1059.00MPa)。A方案骨折块最大应力及最大位移均最小(缓慢行走载荷下分别为28.68MPa、2.411mm,扭转载荷下分别为34.52MPa、3.209mm)。结论滑槽钢板与主钢板以“微弧面”接触方案既能为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提供坚强的力学稳定性,又能减小钢板应力集中,较其他2种方案更方便固定骨碎块,有利于骨愈合。
- 周江军易蕊赵敏肖春林刘达吕仁发杨俊付美清史柏娜余专一程球新雷雪
-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板
- 低弹性模量新型组合式锁定加压钢板固定股骨粉碎性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低弹性模量Ti2448的新型组合式锁定加压钢板( NALCP)固定股骨粉碎性骨折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1名健康成年男性股骨进行层厚为5 mm(拆薄图像层厚0.625 mm)扫描,获得股骨CT数据,通过Mimics 10.0、Geomagic studio 12.0等逆向工程软件获得股骨有限元模型,模拟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分别采用Ti-6Al-4V(普通弹性模量,为110 GPa)及Ti2448(低弹性模量,为30 GPa)两种弹性模量方案钢板模拟手术固定,加以缓慢行走单腿股骨载荷及扭转载荷,分析两种弹性模量钢板及股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两种载荷情况下,两种固定方案钢板应力分布变化趋势均匀,骨折断端周围为应力集中区域,最大应力集中点位置均位于滑槽钢板与主钢板锁定孔,两种方案主钢板应力变化不大。与Ti-6Al-4V钢板方案相比,Ti2448滑槽钢板最大应力在缓慢行走载荷和扭转载荷下分别减少了20.6%和15.2%,而骨折块轴向最大应力则分别增加了95.8%和95.7%。结论低弹性模量 NALCP既能够为股骨干32-C2.1型骨折提供坚强的力学稳定性,又能增加骨折断端力学刺激,并能有效固定骨碎块。
- 周江军赵敏易蕊刘达杨俊程球新余专一付美清史柏娜雷雪
- 关键词:股骨骨折生物力学
- 新型组合式锁定加压钢板生物力学性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观察新型组合式锁定加压钢板(NALCP)与传统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股骨粉碎性骨折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对一名健康成年男性股骨进行层厚为0.625 mm扫描,获得股骨CT数据,通过Mimics、Geomagic等逆向工程软件获得股骨有限元模型,模拟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分别采用NALCP和LCP两种钢板模拟手术固定,加以缓慢行走单腿股骨载荷及扭转载荷,分析两种不同固定方式钢板及股骨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两种载荷情况下, NALCP与LCP骨折断端区域钢板应力分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应力分布均匀。缓慢行走载荷NALCP主钢板最大应力值为5.292×10^2 Mpa,滑槽钢板部件最大应力值为9.388×10^2 Mpa,骨折块最大位移为1.428 mm,LCP钢板最大应力值为6.485×10^2 Mpa,骨折块最大位移2.633 mm;扭转载荷NALCP主钢板最大应力值为6.172×10^2 Mpa,滑槽钢板部件最大应力值为1.059×10^3 Mpa,骨折块最大位移为1.495 mm,LCP钢板最大应力值为1.059×10^3 Mpa,骨折块最大位移为2.103 mm。结论 NALCP既能够为骨干粉碎性骨折提供坚强的力学稳定性,又能为骨折断端保证足够的力学刺激,促进骨愈合。
- 周江军肖春林赵敏罗飞吕仁发杨俊付美清史柏娜雷雪余专一程球新
- 关键词:股骨骨折生物力学
- 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10—2014-02,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48例,采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传统手术组:48例,行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术后及随访时复查腰椎X线及CT,评估植入螺钉的位置及融合率,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术后肌酸激酶变化,以及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22月,平均(15±2)个月,两组植入螺钉的位置及融合率、手术时间、总切口长度、术后1年VAS、OD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肌酸激酶变化、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第3天VAS评分方面比较,微创组优于传统手术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应用Quadrant通道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融合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组织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付美清雷雪赵敏周江军杨俊史柏娜肖春林
- 关键词:QUADRANT通道经皮椎弓根螺钉腰椎间盘突出症
- 新型分段式双球囊撑开器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新型分段式双球囊撑开器(NDSDS)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区组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解放军第一八四医院收治的40例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08椎)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53椎),采用 NDSDS 于术中撑开;对照组20例(55椎),采用传统球囊撑开器于术中撑开。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 Cobb 角、疼痛视觉模拟评法(VAS)评分及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以评价临床效果,并记录平均单个椎体手术时间。结果40例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4±3.4)个月。观察组术前 Cobb 角56.05°±9.58°、术后1周差值29.25°±4.84°、24周差值26.80°±4.65°,术前疼痛 VAS 评分(7.80±0.62)分、术后1周差值(5.10±1.21)分、24周差值(5.35±1.13)分,术前 ODI 76.9±3.34、术后1周差值54.5±10.58、24周差值52.7±5.82;对照组术前 Cobb 角57.05°±10.49°、术后1周差值31.00°±6.91°、24周差值28.75°±6.77°,术前疼痛 VAS 评分(7.97±0.76)分、术后1周差值(5.20±1.24)分、24周差值(5.50±1.14)分,术前 ODI 79.7±4.17、术后1周差值62.6±5.03、24周差值58.6±5.58,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2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单个椎体穿刺时间为(15.04±5.03)min,对照组为(20.39±10.0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 PKP 手术治疗多节段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应用 NDSDS 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因此,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赵敏周江军罗飞刘达吕仁发杨俊史柏娜付美清肖春林雷雪余专一程球新
- 关键词: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