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亮亮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气象
  • 4篇气候
  • 3篇农业气象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象要素
  • 1篇盐渍土
  • 1篇栽培
  • 1篇植保
  • 1篇沙地
  • 1篇霜冻
  • 1篇泰森多边形法
  • 1篇土壤
  • 1篇酿酒
  • 1篇酿酒葡萄
  • 1篇农业气象条件
  • 1篇农业气象灾害
  • 1篇农业气象指标
  • 1篇暖冬
  • 1篇葡萄
  • 1篇气候响应

机构

  • 12篇巴彦淖尔市气...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12篇于亮亮
  • 6篇张保龙
  • 4篇刘艳丽
  • 2篇刘伟
  • 2篇王敏
  • 1篇王敏
  • 1篇张静
  • 1篇刘俊林
  • 1篇杨铁钢
  • 1篇陶娜
  • 1篇张喜林
  • 1篇柳艳艳
  • 1篇张玉荣
  • 1篇孙向伟

传媒

  • 3篇内蒙古气象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宁夏工程技术
  • 1篇黑龙江粮食
  • 1篇科技资讯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数字农业与智...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 3篇201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EMD方法对冬季极端气温的初步分析
2014年
采用每日最高(低)气温的历史同期序列的分位数作为该日的极端高(低)温阈值,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D)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1971—2010年冬季极端高(低)温频数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杭锦后旗冬季极端高温、低温频数序列都与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显著,极端高温频数主要存在准3年周期振荡,极端低温频数主要存在准6年的周期振荡。
张保龙于亮亮黄媛元张玉荣何步江
1974—2013年巴彦淖尔市暖冬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依据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参照单站、区域暖冬等级标准,确定了单站和区域暖冬等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74—2013年巴彦淖尔市范围内9个站暖冬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0a巴彦淖尔市各地冬季平均气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相关系数达0.88,并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变化率分别为0.46℃/10 a和10%/10a。单站暖冬共发生20a,主要发生在1986年以后,占总次数的91.9%;各站发生频率为30%-40%,以海力素最高,乌拉特中旗最低;单站强暖冬共发生9a,各站发生频率为8%-15%,以杭锦后旗发生频率最高,海力素和乌拉特后旗最低;巴彦淖尔市区域暖冬共发生l3a,占暖冬发生年的65%;区域强暖冬年共发生4a,占区域暖冬年的30.7%。
张保龙滕海迪于亮亮刘艳丽柳艳艳
关键词:暖冬
气象要素对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的影响
2022年
新型技术的引进为植保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植保无人机在作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气象要素的影响,导致机械受到干扰无法正常运作。对于气象要素以及植保无人机飞行的具体分析,与气象要素对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影响进行深度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解决有关问题,促进行业发展。
于亮亮
关键词:气象要素
明安沙地与周边气象要素的对比分析
2022年
通过对比分析了明安沙地腹地和周边气象站的气象观测数据,找出不同下垫面的相邻气象站各气象要素的差异,指出明安沙地腹地的年降水量在对比分析的4个站中最小为118.4mm,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气温均高于乌梁素海而低于两眼井。所得结果有助于深入了解沙地的天气变化规律,对未来沙地气象要素的精细预报,沙地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于亮亮裴浩
关键词:气象要素
城市建设对极端气候及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受城市变化的影响,河套地区原有的农业气象指标已经不能很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本项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河套地区新品种的引进、高新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气象指标。文章选取临河城市气象站和直线距离22 km的陕坝郊区气象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城市气候与极端气候变化。临河站日最高气温≥35.0℃日数最多的年代为20世纪90年代,其次为21世纪10年代。临河站年极端最高气温均值最高的年代为20世纪90年代,为37.0℃;其次为21世纪10年代,为36.8℃;临河站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值最高为20世纪90年代,为-20.9℃;以不受城市气候影响的30年均值为标准,临河站年日照时数20世纪80、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分别减少了3.5%、5.6%和5.2%。陕坝站、临河站年大风日数最高值均为20世纪70年代,分别为30.4 d和8.5 d。临河站大风日数第二高值年代为21世纪20年代,为4.3 d;陕坝站则呈逐渐下降趋势。临河站初霜冻峰值出现在2006—2009年,此时处于迁站前期,谷值出现在1994—1997年。由此可见,城市气候对霜冻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临河站≥0℃、≥10℃积温最高的年代为21世纪10年代,两站最低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1971—1990年,是城市气候影响较小时期,20世纪90年代是影响较大时期,21世纪20年代为恢复期。
于亮亮孔德胤
关键词:城市气候
不同改良剂对河套灌区盐渍土理化性质及向日葵生长的影响研究
2024年
本研究旨在为内蒙古河套灌区的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选择适宜的改良产品。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腐植酸和新型土壤改良产品,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估了施用这些改良产品后土壤盐分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以及对向日葵株高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土壤改良产品均能改善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其中,益百稼土壤调理剂对轻度和中度盐渍土具有明显的改良效果,而克碱土壤修复剂对轻度、中度、重度盐渍土均表现出良好的改良优势。在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中,腐植酸对作物增产效果仅次于克碱土壤修复剂和益百稼土壤调理剂。因此,克碱土壤修复剂和益百稼土壤调理剂是该试验区较为适宜的改良产品。
孙向伟赵宇新于亮亮李宁丁仕青
关键词:河套灌区盐渍土理化性质向日葵
乌梁素海流域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解乌梁素海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和趋势,采用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法、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法,对1960—2019年乌梁素海流域16个气象站的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在20世纪60年代呈波动下降,之后稳定上升,存在准60 a长期振荡和准32 a中期振荡,主要空间分布为流域一致型;年平均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年际变化略微上升,降水日数缓慢下降,存在准60 a长期振荡、准32 a中期振荡和10~15 a的短期振荡,主要空间分布为流域一致型,随时间变化表现出正负交叉。
张保龙于亮亮赵宇新刘艳丽丁仕青张静
关键词:气候变化泰森多边形法
华莱士瓜含糖率农业气象指标与气候品质评价被引量:1
2022年
华莱士瓜含糖率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是定量评价其品质优劣的基础,更是华莱士瓜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基础。在解释华莱士瓜农业气象指标内涵的基础上,参照华莱士瓜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构建的通则,综合农业气象指标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确定关键生育期温度、水分、湿度、蒸发等农业气象指标。20个通过0.01显著水平检验的因子,6个通过0.05显著水平检验的因子。所选因子生物学意义与农业气象学意义明显,符合生产实际。将所有指标划分为最适宜、次适宜、不适宜。便于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开展。评估模型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拟合率达94.4%,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华莱士瓜品质评估。
于亮亮孔德胤高培德包佳婧孔鸣川
关键词:华莱士瓜含糖率气象指标
植被NPP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黄河内蒙古段为例被引量:1
2024年
研究黄河内蒙古段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黄河流域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基于MOD17A3和气象站点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偏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等方法,探讨2002—2021年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植被NPP呈波动增加趋势,2011年以前以负偏离为主,2012年以后以正偏离为主。(2)植被NPP平均值为169.15 gC·(m~2·a)^(-1),自西向东递增,101~250 gC·(m~2·a)^(-1)区域占总面积的77.0%,裸地﹤灌木﹤其他﹤草地﹤农田﹤林地。69.1%的区域植被NPP变异系数Cv≤0.2,整体稳定性较好。(3)植被NPP与气温平均偏相关系数为0.31,仅有6.7%的区域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与降水量平均偏相关系数为0.62,有81.1%的区域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降水量是影响研究区植被NPP显著增加的主要气候因子。(4)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导致植被NPP的变化。
张保龙程文博赵宇新王敏王敏
关键词:NPP黄河内蒙古段气候响应
农业气象条件对辣椒栽培的影响探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辣椒栽培现状为依据,深入研究农业气象条件的类型,分析了不同的农业气象条件对于辣椒植株正常生长与发育的诸多影响,以期进一步优化农业气象监察工作体系,整合农业气象资源以及农业产业发展数据,不断优化辣椒种植技术,促进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辣椒栽培与种植工作快速发展。
于亮亮
关键词:农业气象条件辣椒栽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