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入路
  • 2篇颅内
  • 1篇导航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瘤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管造影检查
  • 1篇乙状窦
  • 1篇乙状窦后
  • 1篇乙状窦后入路
  • 1篇造影
  • 1篇造影检查
  • 1篇上段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瘤
  • 1篇手术
  • 1篇栓塞
  • 1篇栓塞动脉瘤

机构

  • 4篇天津市脑系科...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霸州市...

作者

  • 4篇王宏
  • 2篇焦德让
  • 1篇佟小光
  • 1篇杨玉山
  • 1篇梁思泉
  • 1篇只达石
  • 1篇王宝霞
  • 1篇姚鑫
  • 1篇张延明
  • 1篇回树新
  • 1篇刘暌
  • 1篇张国福
  • 1篇卢文超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被引量:11
2006年
1997年至2004年共诊治了7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病人,其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5-48岁,平均35.7岁;从外伤到出血时间为15—30d,平均24d。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检查。2例因外伤后迟发性血肿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时发现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眼动脉段。分别予以夹闭和包裹。3例为外伤后反复鼻衄,其中2例头颅X线平片可见前颅窝底及眼眶骨折,遂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而发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3例动脉瘤患者2例用GDC栓塞动脉瘤,另1例用球囊栓塞动脉瘤近、远端的ICA。另外2例为外伤后21d、30d发现颅内血肿,分别位于纵裂与侧脑室前角之间以及胼胝体内。
王宏焦德让只达石
关键词:创伤性颅内动脉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颈内动脉床突上段脑血管造影检查栓塞动脉瘤侧脑室前角
乙状窦后入路在治疗听神经瘤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乙状窦后入路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治的60例听神经瘤患者行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乙状窦后入路在听神经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肿瘤全切57例(95%),次全切3例(5%);术后无一例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56例(93%),面神经功能保留47例(78.3%);听力保留率为41.5%。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是一种对肿瘤全切率、面、听神经保留率更高,对血管、神经组织的损伤更小,更为安全的手术方法。
卢文超王宏
关键词: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显微手术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过去12年经手术证实的82例颅内CA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灶外出血、癫痫、头痛和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76例经显微外科手术获全切,74例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结论 显微外科治疗颅内CA效果良好,MR是诊断颅内CA的最敏感方法。
张国福王宝霞回树新王宏张延明焦德让
关键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MRICTCA
神经导航系统辅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附36例临床报道)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辅助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36例垂体瘤患者术前用marker标记后行核磁共振2mm无间隙扫描,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做好术前计划。术中在导航棒的引导下精确定位手术入路直达肿瘤部位。结果36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29例,次全切除7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经鼻蝶入路过程中均无明显偏差,顺利到达肿瘤部位,平均系统误差1.7mm。结论神经导航系统辅助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提高了手术定位的准确性、安全性,最大程度减少了手术并发症。
梁思泉佟小光刘暌王宏姚鑫杨玉山
关键词:导航鼻蝶入路垂体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