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聪聪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玉米
  • 4篇玉米穗
  • 4篇玉米穗腐病
  • 4篇穗腐病
  • 3篇毒素
  • 3篇镰孢
  • 2篇伊维菌素
  • 2篇玉米籽粒
  • 2篇土壤
  • 2篇籽粒
  • 2篇镰孢菌
  • 2篇螺虫乙酯
  • 2篇菌素
  • 2篇伏马毒素
  • 1篇调环酸钙
  • 1篇多菌灵
  • 1篇性状
  • 1篇药物残留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机构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7篇刘颖超
  • 7篇庞民好
  • 7篇郭聪聪
  • 4篇董金皋
  • 2篇付萌
  • 1篇郭聪聪
  • 1篇朱维芳
  • 1篇杨石有
  • 1篇魏铁松
  • 1篇李人杰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农药
  • 1篇农药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螺虫乙酯·伊维菌素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为了建立梨和土壤中伊维菌素和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螺虫乙酯烯醇(Spirotetramat-enol)、螺虫乙酯羟基(Spirotetramat—mono-hydroxy)和螺虫乙酯醇酮(Spirotetramat-keto...
熊永万亚美郭聪聪刘聪娇庞民好刘颖超
关键词:梨树害虫杀虫剂伊维菌素药物残留
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及抗性菌株生物学性状和交互抗性被引量:5
2020年
为评价玉米穗腐病主要致病菌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对多菌灵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甘肃、辽宁及宁夏7省(自治区)的168株玉米穗腐病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并对经药剂驯化获得的拟轮枝镰孢抗多菌灵菌株主要生物学性状和交互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菌灵抑制拟轮枝镰孢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132~0.7740 mg/L之间,平均EC50值为(0.2208±0.1437)mg/L。敏感性频率分布显示,供试病原菌群体中已出现对多菌灵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但其中仍有35.71%的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频率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此部分菌株的平均EC50值(0.0814±0.0289)mg/L作为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相对敏感基线。药剂驯化共获得6株抗性菌株,抗性倍数在5.05~12.22之间。抗性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及菌丝干重均低于亲本菌株,表明其抗性菌株的生物适合度有所降低,同时发现其抗药性均不能稳定遗传。室内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拟轮枝镰孢对多菌灵的抗性与咪鲜胺、戊唑醇、三唑酮及吡唑醚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
杨石有刘倩宇万亚美郭聪聪郭聪聪庞民好刘颖超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多菌灵敏感性抗性菌株生物学性状交互抗性
甘肃省玉米籽粒中镰孢菌分离频率及伏马毒素含量监测被引量:20
2015年
为了解甘肃省玉米籽粒中病原镰孢菌的种类以及籽粒中伏马毒素的含量,通过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鉴定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11—2012年间采自甘肃省5个地区的225份玉米籽粒样品进行了镰孢菌的分离、鉴定和伏马毒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516株镰孢菌经鉴定分别属于拟轮生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层出镰孢菌F.proliferatum、禾谷镰孢复合种F.graminearum species complex、亚粘团镰孢菌F.subglutinans、藤仓镰孢菌F.fujikuroi、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尖镰孢菌F.oxysporum和F.temperatum;其中拟轮生镰孢菌分离频率最高,属甘肃省的优势病原菌。2011和2012年,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31.0%和10.7%,禾谷镰孢复合种和拟轮生镰孢菌为当年的优势种群。同时,2011和2012年样品中伏马毒素的污染率分别为30.5%和50.9%,平均含量分别为175μg/kg和224μg/kg,但未发现伏马毒素含量超过欧盟委员会限量标准(4 000μg/kg)的样品。
郭聪聪朱维芳付萌庞民好刘颖超董金皋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镰孢菌伏马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棉铃虫为害与拟轮生镰孢侵染对玉米穗腐病发生及玉米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本研究以‘浚单20’为供试玉米品种,以棉铃虫为供试昆虫,以拟轮生镰孢为供试病原菌,分别进行单独及复合处理,以明确棉铃虫和拟轮生镰孢单独处理和复合处理对玉米穗腐病发病程度及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均以棉铃虫与拟轮生镰孢侵染复合处理对穗腐病发病程度及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的影响最大,穗腐病平均病级分别为0.68±0.05和1.08±0.19;单独接种棉铃虫,2011年和2012年的穗腐病平均病级分别为0.31±0.05和0.71±0.06;单独接种拟轮生镰孢,穗腐病平均病级分别为0.24±0.03和1.05±0.29。复合处理的籽粒中伏马毒素污染水平,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0.85±0.56)mg/kg和(2.36±0.98)mg/kg;单独接种棉铃虫处理分别为(0.17±0.12)mg/kg和(0.01±0.002)mg/kg;单独接种拟轮生镰孢处理分别为(0.10±0.03)mg/kg和(1.14±0.62)mg/kg。相同处理条件下,降水量大和相对湿度高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穗腐病的发生及籽粒中伏马毒素的积累。
李人杰魏铁松郭聪聪庞民好刘颖超董金皋
关键词:棉铃虫玉米穗腐病伏马毒素
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的毒力及毒素产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为筛选防治玉米穗腐病同时减少病原菌毒素积累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涂布平板法分别测定了4种药剂多菌灵、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和氰烯菌酯对玉米穗腐病的3种主要致病镰孢菌拟轮生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药剂对其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出镰孢菌菌株127-1和禾谷镰孢菌菌株125-3的最佳产毒时间为第10天。供试4种药剂对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范围为0.18-5.71μg/m L,对孢子萌发的EC50值范围为0.02-8.14μg/m L,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3种镰孢菌产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的影响不尽相同,吡唑醚菌酯浓度在1-500μg/m L时能够抑制拟轮生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产生伏马毒素,氰烯菌酯能够在0.05-0.8μg/m L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禾谷镰孢菌产生玉米赤霉烯酮,当多菌灵浓度为0.05-0.5μg/m L时,几乎可以完全抑制禾谷镰孢菌产生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
郭聪聪付萌庞民好刘颖超董金皋
关键词:镰孢菌杀菌剂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调环酸钙在花生及土壤中的残留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花生和土壤中调环酸钙残留量的方法。[方法]样品通过酸性乙腈提取,提取液浓缩后经UPLC-MS/MS检测。[结果]调环酸钙在0.005~1 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1.00,调环酸钙在花生植株、花生仁和花生壳和土壤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3%~107%、93%~102%、88%~104%和90%~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3.3%、2.0%~5.5%、1.5%~4.3%和1.3%~3.0%。[结论]建立了适用于花生及土壤中调环酸钙残留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准确的特点。
熊永张娇郭聪聪刘聪娇庞民好刘颖超
关键词:调环酸钙花生土壤
螺虫乙酯·伊维菌素在梨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建立梨和土壤中伊维菌素和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螺虫乙酯烯醇(Spirotetramat-enol)、螺虫乙酯羟基(Spirotetramat-mono-hydroxy)和螺虫乙酯醇酮(Spirotetramat-keto-hydroxy)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硫酸镁为分散净化剂的QuEChERS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添加浓度为0.005~1mg/kg范围内,伊维菌素在梨和土壤中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8%~101%和93%~9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2.5%~3.7%和2.0%~4.4%之间,方法检出限(LOD)为5.6×10-3 ng,定量限(LOQ)为0.005mg/kg。添加浓度为0.007~1.4 mg/kg时,螺虫乙酯及其代谢物在梨和土壤中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109%和82%~103%,RSD分别在1.3%~5.8%和1.5%~7.5%之间,螺虫乙酯、螺虫乙酯烯醇、螺虫乙酯羟基和螺虫乙酯醇酮的LOD分别为2.2×10^(-4) ng、1.6×10^(-4) ng、8.6×10-3 ng和1.3×10^(-4)ng,LOQ值为0.007mg/kg。该方法适用于24%螺虫乙酯·伊维菌素悬浮剂在梨和土壤中残留检测,操作简便、定量准确。
熊永万亚美郭聪聪刘聪娇庞民好刘颖超
关键词:伊维菌素螺虫乙酯液质联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