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海英

作品数:10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眩晕
  • 4篇急性
  • 2篇单发
  • 2篇单发性
  • 2篇神经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周围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糖尿病周围神...
  • 2篇周围神经病
  • 2篇周围神经病变
  • 2篇位置性
  • 2篇位置性眩晕
  • 2篇良性发作性位...
  • 2篇氯吡格雷
  • 2篇氯吡格雷治疗
  • 2篇脑梗
  • 2篇急性期

机构

  • 10篇泰州市第四人...
  • 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0篇曲海英
  • 2篇周仁华
  • 2篇孙迎庆
  • 2篇沈骏
  • 2篇徐建红
  • 1篇曾水林
  • 1篇姜宇
  • 1篇刘袁静
  • 1篇袁颖
  • 1篇王继升
  • 1篇朱进
  • 1篇朱进
  • 1篇李晶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河北中医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第六次中国中...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曲海英
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性期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及急性期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性单发性眩晕患者60例的危险因素及急性期使用长春西汀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注射用丹参每日一次,连...
曲海英
三七总甙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统计患者共236例,男性131例,女性105例,年龄56岁。所有统计病例均按WHO(1997年)糖尿病诊标准,确诊为糖尿病,并具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四肢麻木、冷凉感或蚁行感、有...
孙迎庆朱进曲海英唐正颖
文献传递
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78例,随机分为手法复位组39例和联合治疗组39例;手法复位组采用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治疗组采用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每次6mg,每天3次,连服用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78例患者经过1次治疗,治愈56例,其中手法组28例,联合治疗组2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手法复位组治愈30例,有效3例,无效6例;联合治疗组治愈37例,有效1例,无效1例;联合治疗组治愈率94.9%,明显高于手法组的76.9%(X^2=4.3365,P〈0.05)。结论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PC—BPPV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曲海英
关键词:眩晕倍他司汀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基因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腹侧中脑表达显著下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TH、Pitx3/TH和Nurr1/TH阳性细胞并计数;(2)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tx3和Nurr1基因在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变化。结果:(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D大鼠模型组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2)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D大鼠模型组腹侧中脑左侧Pitx3和Nurr1表达显著下调,其中Pitx3表达下调更明显。结论:Pitx3和Nurr1基因的持续表达与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存维持密切相关,为探索PD的病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新途径。
姜宇周仁华曾水林徐建红曲海英沈骏李晶刘袁静
关键词:帕金森病
麻疼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2年
孙迎庆朱进曲海英唐正颖
关键词:疗效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41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82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联合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1周,后改单服拜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单服拜阿司匹林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并进行疗效、安全及卒中进展率复发率的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进展率复发率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IHSS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3±2.86)、(60±13.76),对照组NIHSS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6±2.38)、(75±1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抑制(P<0.01),但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曲海英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急性期临床治疗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及急性期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PCI性单发性眩晕患者60例的危险因素及急性期使用长春西汀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注射用丹参,1次/d,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PCI性单发性眩晕的危险因素由高到低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既往卒中史、心脏病、吸烟、高盐饮食。急性期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积极控制血管危险因素,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急性期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PCI性单发性眩晕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常规用药。
曲海英
关键词:缺血眩晕
改良Epley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曲海英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2年45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子抽样调查
2013年
脑血管病是目前人口死亡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生命和健康。据统计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为250万,每年死于卒中的患者超过150万人,卒中后幸存者为600万~700万,其中75%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本研究采取抽样的方法了解45岁以上人群卒中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以期为卒中防治方法的制定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周仁华刘桂荣陶云华徐建红曲海英沈骏侍永伟鞠强国袁颖王继升
关键词:卒中患病率健康宣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