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氯诺昔康(lornoxicam)和舒芬太尼(sufentanil)用于颌面外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2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择期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全麻患者,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100例,分别接受氯诺昔康和舒芬太尼作为术后镇痛药物。记录开始镇痛后4,8,12,24,48h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Prince—Henry疼痛评分(Prince—Henry score,PHS)、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和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治疗期间各时间点疼痛VAS、PHS及RSS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镇痛结束后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治疗期间L组恶心、呕吐和头晕的发生率低于S组(1% vs 9%,0 vs 4%,0 vs 3%,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诺昔康和舒芬太尼用于颌面外科术后镇痛,均能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氯诺昔康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要求麻醉医生:熟悉唇、腭裂的手术方式及唇、腭裂患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异常;了解唇腭裂常见的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特别是颅颌面畸形对气管插管的影响;了解气管内插管困难的影响因素;掌握困难气管内插管术前评估的方法,包括病史和体检、特殊筛查试验、放射学检查、喉镜检查等。困难气管内插管手术前评估的方法应联合应用,综合评估。作者总结出一套临床实用又方便的困难气管内插管手术前评估的方法:(1)望(looking or watching)观察头面部发育畸形、小颌畸形、牙牙合关系、脊柱及四肢,有无漏斗胸(可能存在呼吸道不通畅)。(2)闻(hearing or listening)听患者说话的声音和婴儿哭的声音,喉蹼会有声嘶,会厌软骨钙化不全时会有喉鸣音,Robin序列征有口含东西的声音。(3)问(asking)了解有无出生时窒息(小颌畸形、脑瘫、智力障碍多存在),预测拔管后的情况;了解睡眠能否平卧、睡眠姿势、是否打鼾,有无呼吸道梗阻及憋醒;了解有无喂养困难。(4)切(checking)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仰头(颈部屈伸度)、颏甲距离、前伸牙牙合关系、喉镜检查,放射学检查(颈椎畸形),CT、MRI(咽腔、喉头有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