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静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脊液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脑脊液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经验选用抗生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9年8月送检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AMS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652份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62株,阳性率为9.5%,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38.7%),革兰阴性菌38株(61.3%)。科室分布为神经外科40株(64.5%)、重症监护病房(ICU)9株(14.5%)、儿科8株(12.9%)及其他5株(8.1%)。分离的革兰阴性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替加环素的敏感性较高;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噻利、亚胺培南及复方新诺明敏感;铜绿假单胞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替加环素耐药性较高。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对替加环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最为敏感。结论:脑脊液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多见,且耐药性也广泛,临床上应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谷寒张颖孙静美樊树洁
- 关键词:脑脊液病原菌耐药性
- 强直性脊柱炎可溶性CD28/CD80/CD86/CD152的表达被引量:1
- 2012年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紊乱,HLA—B27表达增高的慢性炎症疾病,协同共刺激免疫分子失调是其主要诱因。本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补体依赖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MLCT)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CD28/CD80/CD86/CD152的表达。
- 徐耀瑜李艳霞刘舒扬孟保福张延林宋红林屈晓东董志鹏孙静美位冒冒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CD152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慢性炎症疾病
-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对CHB肝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315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186例为CHB组,129例为CHB肝硬化(肝硬化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的PLR和AGR水平。利用ROC曲线评价PLR和AGR对乙肝肝硬化的预测价值,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肝硬化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肝硬化组的PLR和AGR水平明显低于CHB组和对照组,而CHB组的PLR和AGR水平又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和AGR诊断CHB肝硬化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7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是CHB肝肝硬化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ALB水平<35 g/L、PLR水平<78.63和AGR水平<1.29是CHB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LR和AGR对乙肝肝硬化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董志鹏杨自坚孙静美魏洁
- 关键词:血小板淋巴细胞白蛋白球蛋白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89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89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出病原菌9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54.74%(52/9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20.00%、14.74%、11.58%;革兰氏阴性菌占36.84%(35/95),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真菌占8.42%(8/95);对主要革兰氏阳性菌耐药的抗菌药物前三位分别为红霉素、青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均达50%以上;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和利福平则表现出较低的耐药性,耐药率<20%;对主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的抗菌药物排列前两位分别为复方新诺明、氨曲南,耐药率均>50%;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呈现更低的耐药性。对主要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较高,抗菌药物为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与氟康唑,耐药率均>50%。死亡患者中股静脉置管比例、APACHEⅡ评分、合并糖尿病比例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生存患者,感染后拔管时间长于生存患者(P<0.05)。结论革兰阳性菌为本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且APACHEⅡ评分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及合并糖尿病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 巩红梅马玉芹孙静美
-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抗菌药物
- 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免疫状态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免疫状态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20例乙肝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观察三组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TB)水平,并分析三组外周血Th17、Th1细胞占比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IL-17、TGF-β1、IL-6)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间的关系。结果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TB水平均依次上升,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Th17细胞百分比、IL-17、TGF-β1、IL-21水平均依次上升,Th1细胞百分比依次下降,组间差异显著(P<0.05);外周血Th17占比水平与肝功能指标TB呈正相关,IL-17、IL-21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TB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V感染患者Th17与Treg细胞维持的免疫平衡体系失调,外周血Th17、IL-17及IL-2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IL-17及IL-21主要由Th17分泌,推测Th17可能通过IL-17及IL-21在乙肝的发生及发展中发挥作用。
- 孙静美董志鹏杨自坚魏洁
-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免疫状态
- 某地区RhD阴性献血人群血清学表型及不规则抗体分析
- 2023年
- 目的:浅析某地区Rh D阴性献血人群血清学表型及不规则抗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某地区160例Rh D阴性献血人群血液标本,运用单克隆免疫球蛋白(Ig)M试剂对Rh D阴性献血人群C、c、E以及e抗原的表型进行鉴定,凝聚胺法、盐水介质试管法以及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筛查并鉴定其不规则抗体。结果:160例Rh D阴性献血人群里A型48例(30.01%)、B型50例(31.24%)、O型38例(23.77%)以及AB型24例(14.98%)。本研究检出不完全D/弱D献血人群19例,其中ccEe3例(15.79%),ccEE1例(5.26%),CcEe3例(15.79%),CCee3例(15.79%),Ccee9例(47.37%)。不规则抗体检出14例(8.75%),其中抗E5例,自身抗体3例,冷凝集素与抗M皆2例,抗c以及抗补体C3d皆l例。献血人群女性不规则抗体的检出率大于男性(P<0.05)。结论:检测某地区Rh D阴性献血人群血清学表型及不规则抗体,有助于建立RhD阴性献血人群表型相关资料库,更能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 谷寒张颖郝金中刘静孙静美
- 关键词:RHD阴性不规则抗体
- 血清BNP、cTn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心功能(NYHA)分级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87例CHF患者作为CHF组,同时选取同期8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分析对比两组及CHF组不同NYHA分级血清BNP、cTnⅠ水平,并分析血清BNP、cTnⅠ水平与CHF患者NYHA分级关联性及与CHF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CHF组血清BNP、cTnⅠ水平较健康组高(P<0.05);随NYHA分级上升,血清BNP、cTnⅠ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NYHA分级与血清BNP、cTnⅠ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BNP、cTnⅠ水平是CHF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BNP、cTnⅠ在CHF患者中呈升高表达,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并是CHF疗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疗效提供相关依据。
- 孙静美
- 关键词:血清脑钠肽
- HPV感染对外耳道乳头状瘤发病的影响及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究HPV感染对外耳道乳头状瘤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行PEAC手术切除的45例患者病理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低危型和HPV高危型阳性率。结果:6例PEAC不伴挖空细胞中HPV低危型阳性率16.67%,HPV高危型阳性率0.00%; 36例PEAC伴挖空细胞中HPV低危型阳性率80.56%,HPV高危型阳性率16.67%; 3例PEAC伴挖空细胞异型增生中HPV低危型阳性率66.67%,HPV高危型阳性率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 2494,P=0.0030; x^2=6.2331,P=0.0440); 45例PEAC中男性患者(75.56%)显著多于女性患者(24.41%); 34例男性中HPV低危型阳性率79.41%,HPV高危型阳性率20.59%; 11例女性中HPV低危型阳性率36. 36%,HPV高危型阳性率20.59%。HPV低危型男性阳性率与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1863,P=0.0073); HPV高危型男性阳性率与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15,P=0.3860)。结论:HPV感染与外耳道乳头状瘤发病密切相关,积极开展抗HPV感染治疗可以有效降低PEAC发病率,防止PEAC复发和癌变,改善患者预后。
- 郭帅孙静美
- 关键词:HPV外耳道乳头状瘤
- 妊娠高血压患者凝血四项、TAT、D-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凝血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高血压患者99例,将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纳入99例同年龄段正常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妊娠结局差异,将妊娠结局良好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A组(n=42),将不良妊娠结局的患者纳入B组(n=57),比较观察组、对照组及A、B组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D-二聚体(D-D)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凝血四项、TAT、D-D与孕妇妊娠高血压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凝血四项、TAT、D-D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PT、T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IB、TAT、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T、TT、APTT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FIB、TAT、D-D水平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PT、TT、APTT与妊娠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妊娠结局均呈负相关性(P<0.05);FIB、TAT、D-D与妊娠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妊娠结局均呈正相关性(P<0.05);PT、TT、APTT、FIB、TAT、D-D预测妊娠高血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664、0.688、0.691、0.666、0.704、0.681,截断值为≤11.48 s、≤16.48 s、≤27.49 s、>4.50 g·L^(-1)、>16.50μg·L^(-1)、>0.58 mg·L^(-1)。结论妊娠高血压的发生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均与凝血四项、TAT、D-D水平变化密切相关,监测其水平变化可有助于妊娠高血压早期诊断及改善预后。
- 屈晓东位冒冒孙静美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凝血四项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D-二聚体
- 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与浓缩红细胞输注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与浓缩红细胞(concentrated red blood cells,CRBC)输注对大量输血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大量输血患者临床资料,其中FFP与CRBC输注比例为1∶1(比例单位为100 mL:1U)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FFP与CRBC输注比例为1∶3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输血前后血常规指标[血小板(PLT)计数、血红蛋白(Hb)]、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2组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输血前后PLT、Hb、APTT、PT、FIB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APTT、PT较输血前延长,PLT、Hb、FIB较输血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观察组PLT、Hb为(240.25±31.01)×10^(9)L^(-1)、(122.43±17.65)g·L^(-1),高于对照组(144.34±21.18)×10^(9)L^(-1)、(104.32±18.53)g·L^(-1);观察组APTT、PT为(29.79±6.45)s、(12.01±2.84)s,短于对照组(82.17±21.43)s、(35.48±6.04)s;观察组FIB为(2.39±0.48)g·L^(-1),高于对照组(0.94±0.27)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6.12%,低于对照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量输血患者,按照FFP与CRBC比例1∶1进行输注,有利于预防凝血功能异常,有利于患者预后。
- 谷寒张颖郝金中刘静孙静美
- 关键词:成分输血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红细胞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