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西青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有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QLQ-CR38评分,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30.20±9.02)min,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2.01±0.03)d,住院时间为(6.20±0.60)d,短于对照组[(153.75±16.80)min、(4.30±0.70)d、(10.30±1.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21.85±8.35)mL,少于对照组(270.30±16.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肠道功能评分为(4.95±1.05)分,心理情绪评分为(2.70±0.75)分,社会功能评分为(1.05±0.20)分,低于对照组[(10.25±2.40)分、(4.30±1.39)分、(2.60±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相比较,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更佳。
- 王利军
-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传统开腹手术结肠癌
- PCT联合D-二聚体、hs-CRP、WBC在非特异性外科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对非特异性外科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天津市西青医院外科收治的非特异性外科感染患者280例按疾病炎性指标检测、感染有无以及是否合并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分为3组:感染未合并SIRS 100例为常规组,感染合并SIRS 100例为观察组,非感染8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24 h、72 h、5~7 d PCT、hs-CRP、WBC、N及D-二聚体的变化以及记录入院24 h菌血症发生率,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入院24 h、72 h常规组患者PCT、hs-CRP、WBC、N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T、hs-CRP、WBC、N、D-二聚体较常规组、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合并SIRS时D-D值升高具有临床意义,可能预示着感染较重。入院5~7 d后各组hs-CRP、WBC、N以及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T两两比较(常规组vs观察组,常规组vs对照组,观察组vs对照组)P值为(<0.05、>0.05、<0.05)。感染患者部分病例出现菌血症,合并SIRS时PCT CUT off=5.11 ng/ml,菌血症发生率高达23%。结论:PCT联合hs-CRP、WBC、N等能够增强非特异性外科感染炎性指标诊断敏感性,可以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PCT≥5.11 ng/ml对于判断严重感染具有重要临床意义;D-二聚体持续升高可能为重症感染提供诊断价值。
- 黄涛姚红艳尔启东刘汉博刘书航张洪印张勇强贾学伟王利军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 200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2010年
- 王利军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甲状腺疾患首发症状种特异性
- 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与内镜技术应用进展
- 2020年
-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疾病,属于复杂性胆结石,临床治疗难度大,内科治疗无法达到清除结石目的。随着医疗技术及微创技术的发展,内镜下胆总管术式不断更新,并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及患者的认可。本研究针对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手术的应用情况及非手术治疗进行综述,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不足,以为胆总管结石治疗提供参考。
- 王利军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内镜手术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