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新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玉田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水压灌肠
  • 2篇套叠
  • 2篇小儿
  • 2篇小儿肠套叠
  • 2篇间苯三酚
  • 2篇灌肠
  • 2篇苯三酚
  • 2篇肠套叠
  • 1篇原菌分析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切口
  • 1篇水压灌肠复位
  • 1篇切口
  • 1篇切口感染
  • 1篇阑尾
  • 1篇阑尾炎
  • 1篇急性阑尾炎
  • 1篇灌肠复位
  • 1篇复发
  • 1篇复发率

机构

  • 3篇玉田县医院

作者

  • 3篇朱秀玲
  • 3篇王海平
  • 3篇王立新
  • 2篇唐靖
  • 2篇轩爱军
  • 2篇刘玉敏
  • 2篇杨国强
  • 2篇李金英
  • 2篇苏静
  • 1篇王均
  • 1篇王玉红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超声监视下间苯三酚在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位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小儿肠套叠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主要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尤以出生后5~9个月婴儿最多,约有60%-65%病例小于1岁,2岁以内者占85%,2岁以上随年龄增大发病减少[1].目前水压灌肠整复术已成为公认的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较空气灌肠复位清晰直观,能看到肠套叠的各个部分,辨认病理性诱发点,并可以避免X射线辐射[2].应用间苯三酚解痉,有利于提高复位成功率,缩短整复时间,减少复发.现将我院应用间苯三酚治疗的病例在水压灌肠过程中的疗效观察分析如下.
刘玉敏轩爱军杨国强朱秀玲李金英唐靖苏静王海平王立新
关键词:肠套叠间苯三酚灌肠
间苯三酚对小儿肠套叠水压灌肠复发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水压灌肠指征的肠套叠患儿共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在水压灌肠前15 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2 mg/kg),再行水压灌肠复位.如复位成功,继续予以间苯三酚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100例,水压灌肠前使用阿托品(0.02 mg/kg)肌内注射,复位成功后未再继续使用解痉药物.比较两组患儿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复位后短期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为9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χ2=4.38,P<0.05);观察组复位成功时间为(7.56±2.54)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45±3.03)min,(t=-4.285,P<0.05).3d内观察组复发率为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 (χ2=2.79,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间苯三酚在肠套叠患儿水压灌肠复位前后使用均是安全有效的,不但可以提高复位成功率,还可以明显降低复位后肠套叠的短期复发率.
轩爱军杨国强王立新刘玉敏李金英王海平朱秀玲唐靖王玉红
关键词:间苯三酚肠套叠灌肠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析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阑尾切除术的3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对造成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和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398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23例,非感染375例,感染率为5.78%,经2检验共筛选出8个与切口感染相关的因素:年龄、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病程、病理类型、手术时间、放置引流管以及缝合腹膜;感染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62%)、铜绿假单胞菌(12%)、肺炎克雷伯菌(8%)、金黄色葡萄球菌(12%)、粪肠球菌(8%)。结论多种因素和多种病原菌均可导致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对这些因素和病原菌进行防控和监测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的关键。
王均朱秀玲王立新王海平苏静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病原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