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雨涵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氧化物
  • 2篇双金属
  • 2篇氢氧化
  • 2篇氢氧化物
  • 2篇金属
  • 2篇金属氢
  • 2篇金属氢氧化物
  • 2篇层状双金属氢...
  • 1篇有机插层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中铬
  • 1篇水体
  • 1篇羟基自由基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共沉淀
  • 1篇
  • 1篇LDHS
  • 1篇插层

机构

  • 2篇上海大学

作者

  • 2篇阮秀秀
  • 2篇陈雨涵
  • 2篇陈桦
  • 1篇徐楠楠
  • 1篇程玲

传媒

  • 1篇净水技术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有机阴离子插层的绿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阴离子插层的绿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一种有机阴离子插层的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即有机绿锈的制备,通过共沉淀法合成有机阴离子插层的绿锈,并利用绿锈结构中Fe<Sup>2+</Sup>和H<Sub...
阮秀秀徐楠楠程玲陈雨涵陈桦
文献传递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吸附工艺对水中铬去除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铬是现代工业生产排放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质,通常存在于水体和土壤等介质中,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会造成危害。该文对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类材料去除水中铬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比较了不同LDHs类材料及改性后LDHs类材料去除铬的机制、影响因素及焙烧、复合等手段改性对LDH的结构及吸附性能的改变。改性后的LDHs材料的物理特性(如比表面积等)得到提升,同时吸附性能也得到改善。LDHs类材料吸附铬的主要机制为离子交换、溶解再沉淀、重构等。
陈雨涵陈桦阮秀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