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钩虫
  • 3篇蛔虫
  • 3篇甲苯咪唑
  • 3篇复方甲苯咪唑
  • 3篇肠道
  • 3篇虫病
  • 2篇种群
  • 2篇种群动力学
  • 2篇美洲钩虫
  • 2篇化疗
  • 2篇化疗控制
  • 2篇寄生
  • 2篇寄生虫
  • 2篇寄生虫病
  • 2篇粪便
  • 2篇阿苯达唑
  • 2篇鞭虫
  • 2篇肠道线虫
  • 1篇性状
  • 1篇血吸虫

机构

  • 7篇江苏省寄生虫...

作者

  • 7篇叶小平
  • 6篇孙凤华
  • 6篇钱益新
  • 5篇徐祥珍
  • 4篇薛丽芬
  • 2篇吴中兴
  • 2篇周福根
  • 2篇曹汉钧
  • 1篇杭盘宇

传媒

  • 7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化疗控制美洲钩虫感染的效果和种群变化的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实验村社区居民钩虫感染率为52.2%,其中美洲钩虫感染占96%,159个居民的美洲钩虫平均虫负荷为2.8条。用数学模型算得的种群动力学参数负二项分布值(K)、密度依赖限制值(Z)、和基本繁殖率(R)值分别为0.52、0.907和1.854,美洲钩虫感染者经药物治疗后第4、7和12个月的再感染率分别为5.0%、9.2%和15.1%,再感染者的修正EPG值分别为140,144和164。理论感染率分别为22.7%、34.2%和42.8%,理论平均虫负荷数分别是0.254、0.528和0.926条,据此认为,单纯运用化疗措施来控制和消灭美洲钩虫流行的效果不理想。
叶小平孙凤华钱益新梅火根杨彩伟李伟根徐祥珍薛丽芬周福根
关键词:美洲钩虫种群动力学化疗控制
日本血吸虫卵在粪便中分布特点的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采用Kato-Katz法,首次对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粪便的内、外层及混匀样本各作50张涂片定量检查。结果各感染度患者粪便虫卵平均数均以外层显著高于内层,混匀后虫卵数居两者之间;每视野虫卵平均数亦均以外层高于内层,混匀后居中。各感染度粪便的内、外层均以前段粪便虫卵平均数多,中段次之,尾段明显减少。虫卵在低感染度粪便内、外层的分布一般为poisson分布。这一特点为Kato-Katz法的取样和准确定量感染度提供了参考依据。
符应林叶小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
美洲钩虫和蛔虫感染人群的虫负荷数与排卵量的关系
1993年
一般认为美洲钩虫每天排卵量(EPD)为6000~10000个,蛔虫为200000~300000个。但各人研究的结果很不一致。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本文对寄生在人体中的美洲钩虫和蛔虫的虫负荷数和排卵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地点和对象 实验地点设在江苏省吴江县市横扇乡姚家港村,该村是肠道线虫严重感染地区。将该村1989年肠道寄生虫病普查中的美洲钩虫和蛔虫阳性者作为实验对象。
叶小平孙凤华钱益新梅火根
关键词:美洲钩虫肠道寄生虫病蛔虫感染粪便性状复方甲苯咪唑总剂量
阿苯达唑合并复方甲苯咪唑不同剂量和疗法驱治肠道线虫的疗效观察
1995年
阿苯达唑和复方甲苯咪唑配伍驱治肠道线虫的疗效已得到公认,为了比较其不同剂量配伍及疗法对肠道线虫的驱虫效果,尤其是对美洲钩虫和鞭虫的驱虫疗效,我们在1990年初步探索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比较观察。 材料和方法 1 驱虫对象 对吴江市横扇镇亭子港、北前和轮牛3个村的居民采用Kato—Katz法(1片)加饱和盐水浮聚法(2片)进行粪检筛出的肠道线虫感染者,经体检无怀孕、发热,无急、慢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的,作为本次驱虫对象。
钱益新孙凤华杭盘宇叶小平周福根徐祥珍曹汉钧吴中兴
关键词:肠道线虫复方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疗效观察寄生虫病驱治
阿苯达唑合并复方甲苯咪唑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报告,以阿苯达唑600mg合并复方甲苯咪唑6片(每片含甲苯咪唑100mg,左旋咪唑25mg),1.5d 3次分服.1月后复查,钩虫、蛔虫、鞭虫的虫卵阴转率分别为96.2%,100.0%和75.0%.虫卵减少率为99.9%、100.0%和93.5%.服药后5d内排虫情况,对蛔虫驱虫效果最快,前3d的排虫数占总排虫量的95.0%;钧虫次之,第2—4d的排虫数占总排虫的91.0%;对鞭虫的驱虫效果较慢,排虫量从第3d开始上升,至第5d达高峰,显示鞭虫排虫时间较长.观察180例服药者,出现10例副反应,副反应率为5.6%.结果提示,两药伍用驱除肠道线虫较单药常用量疗效更优、疗程缩短,且副反应未见增加.
孙凤华吴中兴钱益新叶小平徐祥珍薛丽芬曹汉钧梅火根杨彩伟
关键词:阿苯达唑复方甲苯咪唑钩虫蛔虫鞭虫
钩虫、蛔虫及鞭虫在人群中雌雄比例的观察被引量:1
1990年
寄生人体的钩虫、蛔虫和鞭虫的成虫需经过雌雄交配产卵才能繁衍后代。它们在人群中的性比例直接影响其后代种群的大小和基本繁殖率。国外报道,直接生活型线虫和其它雌雄异体的蠕虫一样,其性比例大约为1:1,或是雌性略高于雄性。目前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系统报道。
叶小平薛丽芬孙凤华钱益新徐祥珍杨彩伟梅火根
关键词:鞭虫雌雄比例交配产卵种群分布驱虫药物
蛔虫的种群动力学和药物控制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实验村社区居民蛔虫感染率为53.5%。125个阳性居民的蛔虫平均虫荷数为1.9条。用数学模型算得的种群动力学参数负二项分布值(K)、密度依赖限制值(Z)和基本繁殖率值(R)分别为0.54,0.92及1.17。蛔虫感染者经药物治疗后第4、7及12个月的再感染率分别为14.3%、30.8%和40.7%。再感染者的EPG值分别为13000、17500和22600。理论感染率分别为22.2%、35.5%和42.6%。理论平均虫负荷数分别为0.430、0.676和0.967。据此认为,单纯运用化疗措施控制和消灭蛔虫病流行的效果不理想。
孙凤华叶小平钱益新徐祥珍薛丽芬梅火根杨彩伟
关键词:蛔虫种群动力学化疗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