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
- 作品数:12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毫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进展
- 2022年
- 面肌痉挛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抽搐,临床上较为常见,西医治疗大多采用营养神经等方法,但效果不佳。祖国传统中医针刺对面肌痉挛的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本文通过万方数据库查阅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着重对毫针针刺法及其他联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报道进行归纳总结。毫针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多维治疗方案是今后治疗该病的临床趋势,客观、公正、严谨的临床观察仍任重道远。
- 贾铁壮周英
- 关键词:面肌痉挛毫针针刺
- 抑痉针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30例临床疗效观察
- 2021年
- 目的 探讨抑痉针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卡马西平联合甲钴胺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抑痉针法治疗,每周针刺5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Cohen面肌痉挛强度分级和面肌痉挛频率量表分级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0级和I级患者分布频率为13例和9例,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5例和6例,观察组0级和I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1级和2级患者分布频率为14例和6例,对照组分别为5例和5例,观察组1级和2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F(Hz)、MPF(Hz)和AEMG(Mv)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4例,对照组复发7例,两组患者复发风险采用风险比例模型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88,P=0.29).结论 抑痉针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控制患者面部抽搐等临床症状.
- 贾铁壮周英
- 关键词: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疗效针灸
- 三才封髓丹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被引量:8
- 2003年
- 宋秀霞周英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三才封髓丹中医药疗法临床疗效
- 攒竹穴针刺方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周英
- 关键词:针刺攒竹穴
- 下肢六穴在中风病中的分期运用被引量:4
- 2003年
- 周英
- 关键词:委中三阴交申脉照海
- 尿频治验一则
- 2002年
- 袁振敏周英
- 关键词:尿频青霉素黄体酮健脾补肾利尿消肿
- 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局限性硬皮病52例被引量:16
- 2008年
- 周英
- 关键词:电针刺血疗法拔罐硬皮病
- 芒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痛经30例被引量:9
- 2003年
- 周英
- 关键词:水针痛经穴位注射
- 针灸辨证治疗失眠症50例
- 2001年
- 失眠症又称"不寐"或"不得眠"、"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种病症.笔者自1994年以来,以特定穴为主,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3个月.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分型施治
2.1.1 心脾两虚型以睡眠时间短,入睡不困难,但易醒为主证,兼见神疲心悸、纳差等症状,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则:补益心脾.取穴:神门.
- 李庆玉周英
- 关键词:针灸疗法辨证论治失眠症
- 特种针法治疗颈椎病概况
- 2002年
- 周英李庆玉
- 关键词:颈椎病特种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