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毅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东城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北京市东城区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现况,为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医院为基础,按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法,对2001年至2003年在北京市东城区孕28周至产后7天新生儿进行出生缺陷及其相关因素监测。结果①3年监测28249例围生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5.89‰,2003年呈显著下降趋势;②城市人口平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09‰;③春季出生缺陷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它3个季节;④先天性心脏病、指趾四肢畸形始终处于第一、二位,神经管畸形已降至第五位;⑤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率为22.88%~28.85%,但不同出生缺陷病种的产前诊断率不同。结论出生缺陷是当前围生儿死亡的首因,以先天性心脏病、指趾四肢畸形发生率最高,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及早发现严重畸形儿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的有效途径。
- 朱晓毅刘亚兰张玲娟刘党
- 关键词:围生儿死亡产前诊断
- 北京市东城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现况分析被引量:3
- 2004年
- 朱晓毅张玲娟刘党
- 关键词:围产儿缺陷儿先天畸形代谢性疾病
-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保守手术
- 2003年
- 朱晓毅康佳
- 关键词: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保守手术
- 北京市东城区十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城区辖区医院1997~2006年孕产妇死亡情况,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寻求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0年间辖区医院产科死亡的27例孕产妇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前5年和后5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和死因进行比较。结果:辖区医院产科10年总活产数104858人次,孕产妇死亡27例,死亡率为25.75/10万;前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45.02/10万,后5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3.87/10万;主要死因构成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病、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心脏病、脑出血、宫外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肝病分别为第一、二位死因,死亡孕产妇的直接产科原因占59.26%;死亡孕产妇中围产期未进行系统保健的占55.56%,外地流动人口占62.96%。结论:东城区辖区医院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亦发生变化,妊娠期肝病已超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成为第一位死因;外地流动人口围产期不进行系统保健已对围产保健质量构成威胁,孕产妇系统管理如何有效覆盖流动人口已经成为该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高医疗机构处理妊娠合并症的急救抢救能力,也是今后围产工作的重点。
- 叶家林朱晓毅
-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率围产保健
-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朱晓毅张爱华
- 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 2000~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情况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2000—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特征,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为基础,按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法,对2000~2004年在北京市东城区出生的孕28周至产后7d的围产儿进行先心病及其相关因素监测。结果:①5年监测50214例围产儿,检出先心病232例,平均发生率为4.62‰,从2001年起呈下降趋势;②5年中先心病始终处于出生缺陷疾病构成第1位,占21.43%-36.53%;③≥35岁组孕母围产儿先心病发病率高于其它年龄组;④女婴先心病发病率高于男婴;⑤先心病产前诊断率从4.92%提高到20.00%;⑥心血管系统单一畸形的先心病占90.52%。结论:北京市东城区先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先心病始终处于出生缺陷疾病构成第1位,先心病的产前诊断率从2002年起明显提高,心血管系统单一畸形占90.52%,证实为多基因遗传。
- 麦青朱晓毅刘党
- 关键词:围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干预
- 围产期胎死宫内49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刘大芬朱晓毅
- 关键词:围产期胎死宫内孕周胎儿体重围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