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肿瘤引发淋巴水肿18例报告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肢体淋巴水肿疾病中相关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我院 198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3 3 2例肢体淋巴水肿患者 ,根据临床表现 ,用B超、淋巴管造影、静脉造影或CT等手段作为病因诊断检查 ,对可疑恶性肿瘤病例用穿刺、局部切除或局部探查的方法共活检 2 0例。结果 检出由恶性肿瘤引发的淋巴水肿 18例 ,其中原发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4例 ,均为下肢 ;继发性淋巴结转移癌 14例 ,上、下肢各 7例 ,并予相应治疗。结论 重视本病临床表现 ,可使患者获得及早诊断 ,及时治疗。
- 沈文彬耿万德吴国富孙迎宪孙宇光夏松
- 关键词:淋巴水肿恶性肿瘤病例分析
- 急性化脓性脊椎炎1例报告
- 1994年
- 急性化脓性脊椎炎1例报告贺小林,赵华光,吴国富100006北京市公安医院1病例摘要患者,男,28岁。因持续高热39℃以上,腹胀,腰疼18天,双下肢活动障碍5天,经外院治疗,诊为“急腹症”曾经过禁食,点滴抗生素,胃肠减压等治疗,高热腹胀及腰疼症状不缓解...
- 贺小林赵华光吴国富
- 关键词:化脓性脊椎炎脊椎炎病例报告
- 髂外淋巴管与腹壁下静脉吻合治疗乳糜尿14例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淋巴管静脉吻合治疗乳糜尿的新术式 ,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方法 选择经腹股沟疝切口寻找髂外淋巴管与腹壁下静脉并在显微镜下进行吻合。 结果 经术后随访 6个月~ 7年 ,乳糜尿消失 9例 ,明显减轻 4例 ,无效 1例。 结论 该术式在腹膜后寻找的髂外淋巴管直径较粗且距瘘口较近 ,利于吻合和淋巴液直接快速分流 ,术后疗效满意。
- 孙迎宪耿万德吴国富沈文彬夏松孙宇光
- 关键词:乳糜尿
- 肢体淋巴水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120例分析被引量:6
- 1997年
- 肢体淋巴水肿的诊断及手术治疗120例分析北京市公安医院(100006)耿万德吴国富沈文彬张立军我院自1989年10月至1995年4月共手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180例,现将随访2年以上的120例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75例。...
- 耿万德吴国富沈文彬张立军
- 关键词:肢体淋巴水肿外科手术病例分析
- 乳糜腹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乳糜腹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用乳糜液常规检查、乳糜液定量分析、直接淋巴管造影、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核素淋巴显像、MRI诊断乳糜腹患者共 4 0例 ,其中保守治疗组 2 2例。“截流”手术、显微淋巴回流重建手术治疗组 18例。结果 乳糜腹的病理生理改变和淋巴管系结构缺陷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均有效。随访 1个月至 5 5年 ,单纯保守治疗组 :临床良好控制患者 9例 ,好转 6例 ,疗效差 7例。手术治疗组 :临床良好控制患者 11例 ,好转 4例 ,疗效差 3例。全组共死亡 7例患者。结论 直接淋巴管造影和直接淋巴管造影后的CT影像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在选择治疗方式时 ,应全面考虑目前患者疾病的情况与将来可能的淋巴系结构缺陷。胸导管左颈外静脉显微吻合术、腹腔内和腹膜后淋巴管 (干 )生殖静脉显微吻合术等改善淋巴、乳糜回流状态的术式值得探索。淋巴显微外科将在淋巴乳糜回流障碍疾病治疗中起积极的作用。
- 沈文彬孙宇光夏松吴国富耿万德孙迎宪常鲲
- 关键词:乳糜腹淋巴管造影乳糜液显微吻合术胸导管
- 腹膜后淋巴管结扎加静脉分流治疗乳糜外瘘六例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乳糜返流导致乳糜外瘘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6例患者均采用直接淋巴管造影、核素淋巴显像诊断 ,其中 2例直接淋巴管造影后CT辅助诊断。 5例采用腹膜后淋巴管结扎加静脉分流治疗 ,1例仅腹膜后淋巴管结扎。 结果 本组 6例患者 ,术后随访 6个月~ 6年 ,5例乳白色小疱消失 ,乳糜外瘘愈合 ;1例乳糜外瘘未愈 ,阴囊仍有乳糜液流出。 结论 腹膜后淋巴管结扎加分流术治疗下肢及外生殖器乳糜外瘘取得较好效果 ,但有不能完全阻断返流的病例 ,故对此术式需进一步改进。
- 孙迎宪沈文彬耿万德吴国富孙宇光夏松
- 关键词:静脉分流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例临床体会
- 1992年
- 近10年来,国外学者在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技巧方面有较大改进。我院吸取国外经验,近3年来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00例。该术式具有切口疼痛轻,手术创伤反应小,胃肠道反应少,不置胃管及腹腔引流管,恢复快等优点。1.临床资料男性19例,女性81例,年龄25~74岁,平均47岁。病程1~30年,平均3.5年。其中胆囊结石96例,慢性胆囊炎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2例。切口长4cm25例、5cm26例、
- 耿万德张志国王少斌孙迎宪马远吴国富沈文彬李玉海朱亦龙徐立
- 关键词:创伤反应胆囊息肉样病变肠道反应胆囊颈胆囊动脉
- 子宫颈癌放疗后淋巴回流障碍性下肢象皮肿的手术治疗
- 1997年
- 子宫颈癌放疗后淋巴回流障碍性下肢象皮肿的手术治疗刘长江张颖杰吴国富胡金英付林津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重要方法,但有时继发淋巴回流障碍性下肢水肿,重者肿胀严重、感觉疼痛、行走不便,且可反复发生丹毒,甚至诱发全身感染。保守治疗对重症者多不奏效。我院于1992...
- 刘长江张颖杰吴国富吴国富胡金英
- 关键词:子宫肿瘤淋巴回流障碍
- 显微外科治疗乳糜腹四例报告被引量:4
- 1995年
- 显微外科治疗乳糜腹四例报告耿万德,张立军,吴国富我院自1990年4月至1994年6月收治4例乳糜腹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短期随访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淋巴造影方法及手术方法:本组采用直接、间接淋巴管造影和腹股沟淋巴结直接穿刺造影...
- 耿万德张立军吴国富
- 关键词:腹水乳糜液显微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 乳癌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断与治疗(附40例报告)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乳癌术后上肢肿胀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对 40例乳癌术后上肢肿胀患者 ,采用B超、CT、淋巴管造影、静脉造影、穿刺活检、腋窝探查等做进一步诊断 ,对于单纯淋巴水肿的患者行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LVA)。 结果 40例中 7例发现癌转移 ,3例淋巴水肿合并静脉回流障碍 ,30例为单纯淋巴水肿行LVA ,近期均有效 ,远期有效率 83 3 %。 结论 乳癌术后肢体肿胀 ,部分与乳癌转移及静脉回流障碍有关。高频B超下穿刺活检可作为常规诊断癌转移的手段。少数病例 ,只有探查性手术才能确诊。LVA可作为乳癌手术放疗后淋巴水肿的首选方法。
- 沈文彬吴国富耿万德孙迎宪孙宇光夏松
- 关键词:乳癌上肢肿胀静脉回流障碍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