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根华

作品数:8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浙江省江山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语文
  • 2篇语文教学
  • 2篇主旨
  • 2篇文教
  • 2篇无涯
  • 2篇花未眠
  • 2篇《花未眠》
  • 1篇形象思维
  • 1篇修辞
  • 1篇修辞手法
  • 1篇学案
  • 1篇眼光
  • 1篇审题
  • 1篇诗歌
  • 1篇诗歌创作
  • 1篇诗意
  • 1篇思维
  • 1篇题意
  • 1篇骑楼

机构

  • 7篇浙江省江山中...

作者

  • 7篇吴根华

传媒

  • 1篇人民教育
  • 1篇中学语文园地...
  • 1篇语文月刊
  • 1篇教师之友
  • 1篇中学语文园地...
  • 1篇新高考(文科...
  • 1篇新作文(小学...

年份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吾生也有涯,而美也无涯——《花未眠》主旨探析
2003年
《花未眠》是一篇极富美学意蕴的散文,文章以“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头,从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并由此引发联想,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吾生也有涯,而美也无涯”的主旨。阅读本文,我们透过作者对“微不足道”现象的发现与思考,可以领略他对于“美”、“审美”等问题的精辟见解。
吴根华
用一种“文化”的眼光—我上《胡同文化》
2003年
<正> 备课用文化眼光来处理新教材何谓“文化眼光”呢?“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眼光,也就是眼力。”“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冯骥才《文化眼光》)有“京派散文集大成者”之美誉的汪曾祺先生,凭借其独特的“眼力”——那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吴根华
关键词:《胡同文化》语文教学备课教学手段
诗意仿写 仿出诗意
2004年
在近年的高考和各地模拟考卷的仿写题中,被仿材料较多采用的是诗歌,我们称之为“诗意仿写题”。命题者要求考生尝试诗歌的创作,而考生在完成仿写的同时,也初涉了诗歌神秘而奇妙的境界。这类试题具有“一石双鸟”的考查效果。
吴根华
关键词:仿写题诗歌创作审题解题指导
从标准中看变化与启示
2003年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有一个考查的重点,而这个重点往往在“评分标准”的细微变化中得以体现。今年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有怎样的变化呢?不妨将2002年与2003年作文评分标准和一番对比。
吴根华
关键词:高考作文评分文体要求修辞手法题意
现代文阅读
2002年
(一)阅读下面一篇短小说,回答后面的问题。永远的蝴蝶□陈启佑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温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地点点头,把信交给她。"
吴根华
关键词:文学教育蝴蝶教学现代化骑楼形象思维
吾生也有涯,而美也无涯——《花未眠》主旨探析
2003年
《花未眠》是一篇极富美学意蕴的散文,文章以“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开头,从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并由此引发联想,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吾生也有涯,而美也无涯”的主旨。阅读本文,我们透过作者对“微不足道”现象的发现与思考,可以领略他对于“美”、“审美”等问题的精辟见解。
吴根华
关键词:《花未眠》语文教学
欣赏与商榷
2004年
吴根华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案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