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杰

作品数:12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4篇疗效
  • 3篇手术
  • 2篇疏松性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腓骨
  • 2篇髌骨
  • 2篇内固定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脊柱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骨质疏松性
  • 2篇复位
  • 2篇成形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机构

  • 12篇白银市第一人...

作者

  • 12篇刘志杰
  • 7篇李国军
  • 3篇魏玉峰
  • 2篇马学英
  • 2篇连云
  • 2篇周保军
  • 1篇高富军
  • 1篇吕红艳
  • 1篇王冰

传媒

  • 4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甘肃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经典轴型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非经典轴型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8月至2013年6月,应用胸脐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足背皮瓣、肋间皮瓣、骼腹股沟皮瓣、骨间背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上臂外侧皮神经营养皮瓣、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皮瓣等非经典轴型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174例。结果:随访4~36个月,5例皮瓣术后坏死,其余169例存活良好,成活率为97.1%,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非经典轴型皮瓣不以知名大血管为蒂,对肢体的血供影响小,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王冰魏玉锋魏丽丽刘志杰李国军苏江源连云
关键词:四肢软组织缺损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被引量:21
2013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并发症,常会引起胸、背、下腰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应用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治疗OVCF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问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因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OVCF的治疗,但是PVP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尚存在许多难点及不足。本文拟分析PVP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魏玉锋刘志杰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疗效并发症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lumbardischernlation,RLDH)是指初次手术后症状缓解至少6个月以上,症状复发与初次诊断的节段一致,并与MRI相符。据文献报道,椎间盘初次手术后的复发率约为5%~20%,甚至更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复发率也随之增高。
刘志杰魏玉峰苏江源李国军李晓霞马学英
关键词:TLIF再手术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时机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时机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术前髋关节总被动活动度是否为0°,将患者分为强直组(17例)与非强直组(15例),对比两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评分、WOMAC评分、髋关节被动屈曲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的差异。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64个月。术后12个月时,两组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髋关节被动屈曲活动度和BASFI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强直组分别为42°(30°,52°)和18°(2°,29°),非强直组分别为44°(32°,55°)和20°(7°,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符合手术指针时,相对早期行THA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预后。
刘志杰李国军苏江源连云葛海峰张明赳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机预后
DHS内固定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每年全球因骨质疏松(OP)发生粗隆间骨折人数从1990年122万例增加到2006年260万例〔1〕。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卧床时间较长,极易引起压力性溃疡、肺炎等并发症,死亡率极高,患者即使骨折愈合,多残留髋关节畸形,
魏玉锋刘志杰李国军
关键词: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骨质疏松
自制滴注引流装置在指(趾)部慢性骨髓炎治疗中的应用
2012年
随着现代工业日益发达,指(趾)骨创伤后骨髓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最常见的为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其次为骨折切开复位或其他骨关节手术术后出现感染,骨折血肿感染亦可并发骨髓炎。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6月对23例指(趾)部慢性骨髓炎采用感染病灶清除自制持续闭式滴注引流,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陈力援魏玉峰周保军刘志杰
关键词:慢性骨髓炎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踝外翻的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踝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踝外翻患者40例,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治疗方法,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踝外翻角(HVA)在10°~20°,跖间角(IMA)在5°~10°,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7.5%,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踝外翻治疗,应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进行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
魏玉锋刘志杰
关键词:手术治疗疗效
椎体成形术临床应用疗效不佳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指通过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的穿刺针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和缓解腰背疼痛的目的,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在PV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充分扩张后使压缩骨折椎体复位并形成空腔,在椎体内形成的空间保证了骨水泥的整体性,减少了渗漏率,注入骨水泥后使椎体刚度和强度增强,重建了脊柱稳定性,
刘志杰魏玉峰李国军苏江源吕红艳马学英
关键词:脊柱压缩骨折脊柱血管瘤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
分体式髌骨爪结合克氏针治疗波及冠状位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髌骨骨折主要是由直接或间接的外力引起,其中大部分髌骨骨折由直接暴力造成,如摔倒对髌骨的损伤,与机动车辆相撞,或直接、间接的暴力二者结合,均可导致髌骨骨折。描述骨折的分类有横行、星形或粉碎,纵行或边缘,上极或下极等。星形骨折主要是由于对髌骨的高能量直接冲击所致。2007年2月-2012年8月我科对13例无法采用克氏针结合张力带内固定的髌骨粉碎骨折患者。
陈力援周保军刘志杰高富军祁志轶
关键词:髌骨粉碎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腓骨复位固定必要性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胫腓骨干骨折腓骨复位、固定的必要性。方法:对123例胫腓骨骨折,腓骨治疗后错位情况,随访中踝关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时间、例数作总结,并应用医学统计学原理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胫腓骨干骨折治疗中腓骨复位、固定的必要性。结果:腓骨治疗后错位情况,与踝关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显著关联。结论:胫腓骨干骨折治疗过程中,腓骨骨折复位、固定恢复了腓骨的解剖连续性,促进踝关节的稳定性,能降低踝关节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是非常必要的。
刘志杰苏江源李国军
关键词:胫腓骨干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