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急性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药物疗法
  • 1篇用药
  • 1篇早期康复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缺损
  • 1篇肿瘤
  • 1篇卒中
  • 1篇卒中单元
  • 1篇卒中单元管理...
  • 1篇卒中单元治疗

机构

  • 5篇南通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陈建华
  • 3篇沈晓明
  • 1篇肖玉华
  • 1篇王兴山
  • 1篇马丹

传媒

  • 2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 1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先行肺癌18例临床分析
1995年
分析18例脑先行肺癌,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先于肺部症状和体征。头痛11例(61.1%),有定位症状者14例(77.8%),癫痫样发作5例(27.8%),提示对长期吸烟的中老年患者倘若出现上述难以解释的临床表现需警惕脑先行肺癌的发生。
陈建华
关键词:肺肿瘤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以及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13 0例脑梗死组和 90例非脑梗死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多灶性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高于单灶性脑梗死 ;复发性脑梗死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高于首发性脑梗死 ;有一过性缺血 (TIA)发作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无 TIA发作患者 ,以上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引起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病因。
陈建华沈晓明闻海康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
萘呋胺酯治疗急性脑梗塞38例疗效观察
1999年
陈建华
关键词:脑梗塞药物疗法疗效
卒中单元治疗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脑卒中与单纯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治疗,通过量表评分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及继发性残疾、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下对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P<0·01),治疗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平衡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是目前治疗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建华沈晓明马丹王兴山肖玉华
关键词: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早期康复脑卒中
川芎嗪与纳络酮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川芎嗪与纳络酮合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8例 ,输液中加川芎嗪 80mg,纳络酮 3.6mg ,1次 /d ,连用 10~ 14d。对照组36例为基础治疗 ,于用药后 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 (P <0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8%,对照组为 6 6 .7(P <0 .0 5 )。结论 川芎嗪和纳络酮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 ,可以提高疗效。
陈建华沈晓明
关键词:川芎嗪纳络酮联合用药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