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炜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滨海县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喉罩通气全麻在腹式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拟在全麻下实施腹式子宫全切除术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即气管插管(TT)组和喉罩(LMA)组,各30例。2组在基础麻醉基础上,分别采用气管插管和喉罩呼吸全麻,实施腹式子宫切除术。记录2组置罩前、置罩后即刻、拔罩后即刻,以及插管前、插管后即刻、拔管后即刻的HR、MAP、SpO2、PETCO2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LMA组置罩后即刻、拔罩后即刻的MAP、HR值均低于TT组置管后即刻、拔后管后即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LMA组安静拔除喉罩例数明显高于TT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LMA组例数低于TT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与喉罩通气全麻均能应用于腹式子宫切除术,但喉罩通气全麻术毕患者安静拔罩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蒯卫华孟炜崇秀梅陈金龙朱益民
- 关键词:喉罩通气腹式子宫全切除术
- 丙泊酚与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对其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麻醉对瑞芬太尼诱发病觉过敏(OIH)的影响。【方法】12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七氟烷+高剂量瑞芬太尼组(A组)、七氟烷+低剂量瑞芬太尼组(B组)、丙泊酚+高剂量瑞芬太尼组(C组)、丙泊酚+低剂量瑞芬太尼(D组),每组各30例。比较各组麻醉相关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测定术后不同时间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测定患者机械痛阈;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术前各组痛阈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6h各组痛阈值均降低(P〈0.05),术后24h各组痛阈值均上升(P〈0.05),B、C、D组术后6h、术后24h痛阈值高于A组,C、D组痛阈值高于B组,D组痛阈值又高于C组,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B、C、D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P〈0.05),C、D组又短于B组,D组较C组更短,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与术后0.5h比较,各组术后其余各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A组各时间点比较,B、C、D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与B组比较,C、D组VAS评分较低(P〈0.05),与C组比较,D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④D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B、D组心动过缓、寒战发生率均低于A组与C组(P〈0.05)。【结论】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可降低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程度,且以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安全性更高。
- 孟炜
- 关键词:麻醉药痛觉过敏
- 宫颈旁神经阻滞联合利多卡因凝胶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宫颈旁神经阻滞联合利多卡因凝胶黏膜表面浸润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根据权重分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L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H组(单行宫颈旁神经阻滞)、M组(宫颈旁神经阻滞联合利多卡因凝胶表面麻醉)各20例。连续监测3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3组患者疼痛评分、不良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3组血液动力学水平均较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和M组患者在t_2、t_3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H组(P<0.05)。H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L组和M组(P<0.05)。结论宫颈旁神经阻滞联合利多卡因凝胶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安全、镇痛完全、易于观察和发现并发症。
- 孟炜
- 关键词:宫颈旁神经阻滞联合麻醉宫腔镜手术
- 小剂量芬太尼辅助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芬太尼辅助异丙酚对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ASAI~Ⅱ级人工流产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异丙酚2~3mg/kg;芬太尼组:异丙酚注射前给予芬太尼50μg。采用4级口述描绘评分法(VRS)观察记录术中身体扭动的倒数及苏醒时间。结果:芬太尼辅助异丙酚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所有病例均在30分钟内安全离院。结论:芬太尼能减轻流产手术所致的疼痛反应,小剂量芬太尼辅助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 孟炜
- 关键词:芬太尼异丙酚麻醉人工流产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