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岩

作品数:27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地下水
  • 5篇地面沉降
  • 5篇土体
  • 4篇盐渍土
  • 4篇含盐
  • 3篇盐分
  • 3篇水化学
  • 3篇水化学特征
  • 3篇化学特征
  • 3篇沉积环境
  • 2篇地裂缝
  • 2篇新区
  • 2篇易溶盐
  • 2篇粘结
  • 2篇粘结强度
  • 2篇直径
  • 2篇软土
  • 2篇弱透水层
  • 2篇时空分布特征
  • 2篇数据采集

机构

  • 26篇江苏省地质调...
  • 11篇国土资源部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水北方勘测...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作者

  • 27篇张岩
  • 24篇龚绪龙
  • 9篇苟富刚
  • 8篇张岩
  • 7篇于军
  • 6篇卢毅
  • 6篇蔡田露
  • 6篇毛磊
  • 6篇刘源
  • 5篇李进
  • 4篇王光亚
  • 4篇梅芹芹
  • 4篇李伟
  • 3篇杨磊
  • 2篇叶淑君
  • 2篇张平
  • 2篇李向全
  • 2篇付昌昌
  • 2篇朱锦旗
  • 2篇苏小四

传媒

  • 4篇水资源与水工...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地质学刊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6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天地深一体化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与更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地深一体化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与更新方法,根据SAR卫星的存档数据获得卫星维度的目标区域地面沉降信息,构建地面监测网获得地面维度的目标区域地面沉降信息,构建地下监测网获得地下维度的目标区域地面沉降信息,根...
龚绪龙闵望陆华喻永祥蔡田露卢毅刘明遥刘源张岩顾春生
一种滨海盐碱地基质改良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盐碱地基质改良方法,步骤包括(1)将风干后的植物秸秆粉碎,平铺于盐碱地土壤表面;(2)对土壤进行深耕翻土,使土壤与植物秸秆颗粒混合;(3)清挖土壤;(4)在底土层内设置沟槽,在沟槽中心设置排盐管,排盐...
苟富刚龚绪龙张岩王永琦吕航王高祥
文献传递
基于概率积分法的潜山型地裂缝空间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苏南地区锡北镇地裂缝灾害活跃,且为典型的基岩潜山型抽水沉降地裂缝。以无锡锡北镇杨墅里地裂缝为研究对象(31.703174°~31.705488°N,120.452707°~120.453410°E),基于非连续介质理论,运用概率积分方法建立基岩潜山条件下的抽水沉降裂缝空间预测数学模型。运用该理论模型计算得出基岩潜山上覆岩土体的差异性沉降规律、地表倾斜程度及地表曲率变化规律,并指出地表倾斜程度与地表曲率为地裂缝易发位置的重要评价指标。将地裂缝空间预测数学模型计算出的沉降规律、地裂缝发生位置等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当W"(x)=0时,地表倾斜函数取得极值,此时x=±0.8 m,表明距模型左边界2.6 m与4.2 m处地表倾斜程度最大,差异性沉降最为明显。2)当W"′(x)=0时,地表曲率函数取得极值,x=0,表明在距模型左边界3.4 m处地表曲率最大,为拉应力集中位置。3)模型试验地裂缝集中发生2.4~2.6 m、3.3~3.5 m和3.9~4.2 m这3处;基于概率积分方法的潜山型地裂缝空间预测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预测模型能够合理解释物理模型试验中潜山山腰及潜山山顶三处地裂缝的发生位置,验证了其正确性,为地裂缝空间预测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龚绪龙张岩张岩张其琪张鑫全卢毅卢毅
关键词:地裂缝
连云港徐圩新区盐渍土盐分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查分析土壤盐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异特征,对于揭示土壤盐渍化成囚、制定盐渍土改良方案、提升土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沿海典型盐渍土分布区——连云港市徐圩新区作为研究区,应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研究区土壤盐...
王高祥苏小四张岩龚绪龙于军苟富刚吕航王永琦
关键词:盐渍土盐分环境影响因素
长江河口百米以浅土体含盐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演化被引量:3
2022年
土体含盐特征是研究环境演化、工程地基基础设计和农业开发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采集长江河口地区土样907件并对土体盐分进行测试,得到土体易溶盐8大离子含量和pH值。根据测试结果对研究区100 m以浅土层含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含盐量介于0.028%~1.226%之间。全新世土体随着深度的增加,土体含盐量呈增加趋势。含盐量最大值出现在如东组下段4-1层(埋深约26 m)淤泥质粉质黏土,盐分主要为NaCl。含盐量最小值出现在滆湖组下段的7~2砂层(埋深约81 m),其中HCO_(3)离子含量最高,其次为Cl;与Na;。深部土层(滆湖组)含盐量有所降低,黏性土含盐量一般大于砂土。各土层ESR(交换性钠)值均大于当地地表淡水SAR(钠吸附比)值,ESR最大值为当地地表淡水SAR值的47.7倍,最低值也为当地地表淡水SAR值的2.7倍,说明土体中可交换Na含量高。100 m以浅地层含盐特征受晚更新世晚期海侵和全新世海侵控制,土体盐分主要为NaCl,其主要来源为海水浸渍或浸染。更新世土层为陆相沉积,但受晚更新世晚期海侵与全新世海侵浸染,土体含盐量较高。如东组下段和中段地层为三角洲相沉积,受长江和海侵共同作用,盐渍土广泛分布;如东组上段土层为陆相沉积,土体已普遍脱盐,HCO_(3)离子含量最高。土体中Cl;含量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性较大,特别是4-1淤泥质粉质黏土层,具有弱腐蚀性等级以上的土体占比高达99%,要做好基础防腐蚀工作。如东组上段的2-1和2-2土层(浅表土层)碱性较大,对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最大,需添加改良剂进行土体改良。
苟富刚龚绪龙龚绪龙张岩杨露梅
关键词:沉积环境易溶盐盐渍化滨海盐渍土
南通滨海新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风险预测被引量:8
2019年
地下水过量开采一直是江苏沿海地区地面沉降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建设对提升城市供水保障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为合理利用与保护沿海地区地下水资源,有效地将地下水开采产生的地质灾害影响程度降到最小,以南通滨海新区为例,将地下水资源仅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并提出两种地下水应急供水方案,利用GMS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流-地面沉降耦合数值模型,开展两种应急供水方案实施后地质风险的预测。结果表明:在满足南通滨海新区应急供水需求的条件下,两种方案实施后,仅会在应急开采井所在的区域产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的现象,同时在应急供水结束后,地下水位快速回升,地面沉降出现回弹的现象,总体产生的地质环境风险很小,两种地下水应急供水方案均具有可行性。
张岩张岩毛磊刘彦毛磊龚绪龙叶淑君
关键词: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地面沉降数值模拟
苏北沿海地区潜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
2022年
为给苏北沿海地区潜水水质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该地区潜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依据研究区2015年潜水取样深度小于20 m的281个采样点的水化学数据,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采用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法、氯碱指数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对研究区潜水水化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潜水径流方向,潜水TDS(溶解性总固体)及水化学类型呈良好的水平分带规律,即补给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Mg·Na)或HCO_(3)·Cl-Na·Ca(Mg)型,径流区主要为HCO_(3)·Cl-Na·Ca型或Na·Mg型,排泄区为Cl·HCO_(3)-Na(·Mg)或Cl-Na型,且在径流过程中ρ(TDS)也逐渐增大;潜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随潜水流向,蒸发浓缩作用逐渐增强,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逐渐代替溶滤作用,在排泄区变为以阳离子交换、蒸发浓缩和混合作用为主,其中混合作用对滨海地区的影响最大;潜水水化学特征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束龙仓温中琦张岩李进马倩陆小明
关键词:苏北沿海地区
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土体盐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为研究南通地区浅层地下水与土体盐分特征的相关性,采集了31件水样、220件土样,并收集了60组水质资料,分析了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土体盐分特征。研究表明:浅层地下水自西向东,TDS逐渐增大,主要为咸水和盐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TDS与各离子(K^(+)、Na^(+)、Ca^(2+)、Mg^(2+)、Cl^(-)、SO_(4)^(2-))的相关性高;土体盐分特征和地下水基本相似,自西向东逐渐增大,随着深度的加深也逐渐增大,盐渍土类型为氯盐渍土,以弱盐渍土为主,表明土体中的盐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地下水的TDS和土体的总盐量、K^(+)、Na^(+)、Mg^(2+)、Cl^(-)、SO_(4)^(2-)的相关性都很高,为此建立多个关于TDS与土体盐分特征的线性预测模型,平均相关系数达0.839,平均预测准确率达到了88.93%,效果良好,从而可在不钻探成井的条件下,依靠采取的土样判断地下水的TDS,节省了钻探成井的费用。
李进龚绪龙龚绪龙张岩苟富刚张岩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长江三角洲北翼第一硬土层理化特征及其地质成因
2024年
在长江河口两翼广泛分布第一硬土层(FHSL),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调查资料(钻孔935个,累计进尺42128 m)和试验资料,首次精确确认了长江河口北翼第一硬土层分布界线,研究了第一硬土层的形成年代、粒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工程地质特性等。研究表明:第一硬土层形成年龄为20~11 ka B.P.(多个光释光和14C测年资料);硬土层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表明气候自下向上逐渐变凉和变干;第一硬土层的颗粒级配、粒度分布频率曲线、C-M沉积图等特征显示,第一硬土层主要由粉砂、极细砂和粘土粒级组成,样品的粒度频率曲线主要呈单峰分布,反映出物质沉积前所受搬运营力性质单一,土体颗粒沉积以均匀悬浮占绝对优势,沉积环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低能环境。第一硬土层的发育受气候控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15 ka B.P.)为沉积与成土交替作用时期,且以沉积作用为主,硬土层剖面厚度主要受该阶段控制,至末次盛冰期结束;第2阶段(15~11 ka B.P.)为暴露成土期,这时洪水不能形成越岸沉积,加积作用基本停止,硬土层厚度不再明显增加,已形成的第一硬土区域受到频繁变迁的分合河网的侵蚀切割,形成多条不规则古河道和台地,硬土层逐渐脱水成陆,经历了风化成壤的过程;第3阶段(11 ka B.P.至今)为淹埋期,随着全新世的到来,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硬土层被其上覆的海相沉积层掩埋,成岩作用开始直到现今。土体易溶盐含量较高,为典型氯盐渍土类型,自下而上具有从低变高的趋势,为海相层覆盖硬土层以后成岩过程造成的。
朱锦旗龚绪龙苟富刚张平张岩杨磊刘源
关键词:古土壤硬土层粒度沉积环境
一种测量微小直径材料加筋土体粘结强度的拉拔试验装置及测量标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微小直径材料加筋土体粘结强度的拉拔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土单元、夹持单元和拉力控制单元,所述容土单元与拉力控制单元呈水平向固定在同一试验台上,所述夹持单元通过固定细小端口的拉绳来连接容土单元和拉力...
于军蔡田露张岩卢毅龚绪龙梅芹芹李伟王光亚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