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6篇麻醉
  • 4篇外科
  • 3篇神经外科
  • 3篇围术期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正压通气
  • 2篇通气
  • 2篇气管
  • 2篇小儿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 2篇颅内动脉瘤
  • 2篇后颅
  • 2篇恩纳
  • 1篇滴注
  • 1篇动脉瘤手术
  • 1篇心血管不良反...
  • 1篇血功能

机构

  • 16篇天津市脑系科...

作者

  • 16篇李恒林
  • 10篇张彦
  • 6篇梁禹
  • 3篇步金梅
  • 3篇王大柱
  • 2篇刘海根
  • 2篇张秀山
  • 2篇徐鹏
  • 1篇王海云
  • 1篇陈安
  • 1篇吴春燕

传媒

  • 12篇中国麻醉与镇...
  • 3篇天津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MRI检查的麻醉用药选择(附593例分析)
2003年
1994年至1999年期间我院在全身麻醉下共施行593例小儿核磁共振成像(magnec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由于小儿不能合作,在MRI检查室内也不能放置任何金属物品包括监护仪,否则容易导致MRI信号失灵;麻醉医师也只能在检查室外施行远距离操作麻醉和观察病情。
陈安李恒林梁禹
关键词:小儿核磁共振成像病情观察麻醉用药
维库溴铵静脉注射疼痛反应的预防措施(100例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预防维库溴铵静脉注射部位疼痛措施的效果。方法:100例ASAⅠ~Ⅱ级成年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纯静脉注射维库溴铵4mg,另外3组分别采用维库溴铵4mg混合芬太尼0.05mg、或2%利多卡因2ml、或5%碳酸氢纳2ml后静脉注射。记录各组的疼痛反应发生率,评定各组疼痛指数中位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芬太尼组外,其它两组的疼痛反应均显著降低,2%利多卡因组的疼痛指数中位数和疼痛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和48.0%,较对照组4和96.0%者显著性降低(P<0.01);5%碳酸氢钠组则分别为0和8.0%,也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2%利多卡因和5%碳酸氢钠与维库溴铵的混合液均可明显降低静脉注射部位疼痛,以后者的镇痛效果更为满意。
张彦徐鹏李恒林
关键词:维库溴铵疼痛反应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芬太尼发生率
加温输液围术期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05年
围术期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及手术伤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为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常采取加温输液以保持体温,对于预防输液后体温降低,以及引起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张彦徐鹏李恒林
关键词:加温输液围术期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感染体温降低输液后
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麻醉对策被引量:2
2004年
颇内动脉瘤的发病率约为1%,其中因动脉瘤破裂而死亡者约占半数。手术治疗的效果与麻醉处理是否得当有直接关系。麻醉处理的正确合理,也与动脉瘤围术期多种并发症(如瘤破裂、脑缺血和神经功能丧失等)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因此,颅内动脉瘤的麻醉处理历来是临床麻醉学关注的疑难问题之一。
刘海根李恒林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临床麻醉麻醉诱导药物选择
神经科痛症的诊治
2003年
神经科痛症主要涉及脑部和脊髓病变。疼痛中枢主要由脊髓、脑干/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大脑皮质等组成,这些部位发生的疼痛可通过感觉神经传导至周身。因此,中枢痛和其它部位疼痛在定位与鉴别方面有相当的难度。本文重点叙述中枢痛,包括大脑皮层感觉异常、丘脑痛、脊髓后角病变和脊髓痛觉传导束的病变或损害;其次为周围神经痛,重点涉及头痛和颌面部的疼痛。
李恒林王大柱李仲廉
关键词:脑部病变脊髓病变基底神经节大脑皮质周围神经痛
恩纳气管内麻醉在神经外科后颅凹手术的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观察恩纳气管内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及术后长期保留气管导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神经外科后颅凹手术患者 (ASAI~II级 ) ,随机分为恩纳组和非恩纳组各30例。2组均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 ,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SpO2)、4个成串刺激比值 (T4/T1)、边缘频率 (SEF)、双频谱指数 (BIS)等指标及体征的变化 ,记录手术前、后气管黏膜的形态学改变、气管导管并发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恩纳组气管导管耐受优于非恩纳组 ,包括血压、心率波动和肢动、皱眉、吞咽及呛咳反应频率显著降低(P<0.05或P<0.01)。2组气管导管总留置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但恩纳组导管清醒留置时间及NICU治疗时间均明显长于非恩纳组 ,而镇静剂用量则显著低于后者 (P<0.01)。结论 :恩纳气管内麻醉用于神经外科围术期保留气管导管的患者安全、有效。
步金梅张彦李恒林
关键词:恩纳气管内麻醉神经外科后颅凹手术麻醉药
艾司洛尔阻抑气管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有效性观察
2002年
目的:观察术毕静脉滴注艾司洛尔抑制气管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ASAⅡ级,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于拔管期静脉滴注艾司洛尔0.5mg/kg)和对照组(Ⅱ组,于拔管期不用任何药物)。术毕待患者达到气管拔管标准后给予拔管。结果:两组间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均无差异。气管拔管期Ⅱ组的SBP、DBP、HR和RPP比Ⅰ组分别均增加8.3%、38.99%、26.6%和31.52%(P<0.01)。结论:静脉滴注艾司洛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拔管期心血管不良反应。
梁禹张彦李恒林王大柱
关键词:气管拔管艾司洛尔静脉滴注法
围术期输血对胶质瘤术后生存期的影响
2001年
目的:分析围术期异体输血对胶质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胶质瘤手术病人128例,术后随访1~5年。分析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切除范围、失血量和异体输血等临床因素对于胶质瘤术后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多因素变异模型分析表明,异体输血和肿瘤切除范围是影响胶质瘤病人术后生存期的显著性因素。异体输血组(T组)的术后中位生存期86周,明显低于未输血组(N组)183周(X^2=10.4,P<0.01),并且T组和N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围术期异体输血降低胶质瘤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
李恒林梁禹张彦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输血围手术术后生存期
术中脑电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2004年
脑电图(EEG)可监测麻醉手术过程中的脑功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展,EEG监测与分析的应用可使EEG用于术中监测成为可能。现将有关ECG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刘海根李恒林
关键词:脑电监测中脑术中监测麻醉手术ECG
两种通气方式用于神经外科全麻手术的效果比较
2001年
目的:在神经外科全麻手术中病人保留自主呼吸期间,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和变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两种通气方式,比较两种通气法对诱导期镇静药和镇痛药用药量与术后脱离呼吸机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ASAI~Ⅲ级神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术中采用IPPV通气方式;B组21例,术中采用BIPAPA通气方式。记录两组病人诱导插管期咪唑安定和哌替啶的用药量,以及术后脱离呼吸机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A组病人咪唑安定和哌替啶的用药量高于B组,P<0.05;A组病人术后脱离呼吸机的时间长于B组,P<0.05。结论:在全麻保留自主呼吸的情况下,BIPAP能维持较好的通气/血流分布和通气效率,较适宜用于神经外科全麻手术病人。
王文腾李恒林梁禹张秀山
关键词:神经外科全麻手术间歇正压通气镇静药呼吸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