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生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64排CT双低扫描用于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64排CT双低扫描用于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头颈CTA检查患者78例,按照检查方法,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接受64排CT双低技术检查,对照组接受64排CT常规检查。对两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容积CT剂量指数、有效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颈动脉分叉处、主动脉弓、基底动脉平均CT值及主动脉、基底动脉信噪比上升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动脉信噪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双低技术在头颈部CTA检查中应用,可获得高质量图像,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安全性高,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王坤生白景珍
- 关键词:血管造影图像质量
- 一种密闭病历回收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病历回收车,回收车包括立方体骨架,骨架顶部一侧固定有扶手;骨架底部安装有H型支架;车底部安装有车轮;骨架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侧板;底板、两块第一侧板、两块第二侧板共同构成回收车箱体;箱体两侧安装...
- 白景珍赵宝泉刘会芹齐秀会张欣王娜王坤生
- 文献传递
- 影像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X射线影像优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对影像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X射线影像优化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骨折患者为对象,入选后对所有患者行X射线影像拍摄,拍摄完毕后利用相关影像后处理技术对X射线片进行处理,并将后处理图像与原始图像进行对比,以此探讨影像后处理技术在优化X射线影像的应用效果。结果:相较于原始图像,后处理图像具有空间分辨率更高、对比度更高,图像更加锐利、图像细节更突出、图像内容更完整的特点;此外,在医师评分方面,后处理图像被认为图像质量较好的比例为53.0%,显著高于原始图像的35.0%(P<0.05)。结论:适合的影像后处理技术可有效优化X射线影像,进一步的,优化的X射线影像可为临床对于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 王坤生白景珍
- 165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的统计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情况,为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出院的1659例COPD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死亡例数、平均住院日、平均费用以及再入院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患病高峰年龄在70岁-79岁之间,占患者总数的41.95%;1659例COPD患者中男性1000例,女性659例,男性患者集中分布在60岁-89岁,占患者总例数的55.39%,女性患者集中分布在70岁-89岁,占患者总例数的29.29%;86岁-95岁患者平均住院日最长为8.01天,患者平均费用几乎呈逐年增加趋势,平均增长率为17.34%;2天-15天内再住院67例,占比为4.04%,16天-31天内再住院33例,占比为1.99%。结论 医院应加强慢阻肺费用管理,把关该疾病患者非医嘱离院转院情况,做好患者宣教和预防工作,促进诊疗水平进一步提高。
- 窦一峰吕劲松白景珍贾新亮王坤生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再入院
- 胸腰椎联接部普通X线投照遮挡板的研制
- 王会利李文贵张福刚徐向英杨玉华田呈祥王坤生张建彬王兰柱王永志
- 铝的原子序数是13,密度为2.7克每立方厘米,所以铝是最适合滤过X线的材料。选择标准人体体模对应的曝光时间和管电流量的对应点数,根据点数选择曝光条件。选择同一IP板、同一曝光条件、依次插入不同厚度遮挡铝板进行曝光,经扫描...
- 关键词:
- 关键词: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