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华

作品数:32 被引量:19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创伤
  • 6篇外伤
  • 5篇休克
  • 5篇脑外伤
  • 4篇多发伤
  • 4篇严重多发
  • 4篇严重多发伤
  • 4篇颅脑
  • 4篇创伤性
  • 3篇颅内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细胞
  • 3篇补液
  • 2篇多器官衰竭
  • 2篇严重创伤
  • 2篇氧化氮
  • 2篇腰穿
  • 2篇腰穿治疗
  • 2篇药物治疗
  • 2篇一氧化氮

机构

  • 3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解放军总医院...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江门市中心医...

作者

  • 32篇杨春华
  • 26篇吴恒义
  • 16篇杨自力
  • 16篇邢锐
  • 14篇白涛
  • 12篇麦悦强
  • 11篇文强
  • 9篇顾葆春
  • 4篇苏磊
  • 4篇池丽庄
  • 4篇程多今
  • 3篇林水金
  • 2篇程亚明
  • 2篇王卫
  • 2篇卢勇
  • 1篇刘桥义
  • 1篇邹霞英
  • 1篇郭振辉
  • 1篇周宏锋
  • 1篇冯素珍

传媒

  • 5篇中国危重病急...
  • 5篇创伤外科杂志
  • 4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9篇2001
  • 3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多发伤的“123疗法”被引量:5
2000年
1988年10月~1999年10月,ICU治疗94例严重多发伤,伤情用ISS法评分均值34.1分。用APACHEⅡ记分19.4分,均高于1993年郑州多发伤会议拟定的重伤员标准。其并发症MODS或MOF19例、ARDS16例、严重感染20例。疗效:治愈76例(80.8%)死亡18例(19.1%),总死亡率略低于国内有关的大宗病例的报告。治疗方法可归纳为“123疗法”:一个中心,以纠正组织氧供、改善微循环灌注为中心,其中对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应用了自研的补液速速度调节公式V=R+B,其准确率为90.2%。两个重点,一是原发伤的早期处理,此为治“本”之举,极为重要。二是充分合理的氧供,根据DO_2=1.34×Hb×CO×SaO_2,可在提高Hb、CO、SaO_2上下功夫,针对出现的创伤性ARDS,应用自研的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公式进行了测试,I=PF-(N+T+F+M+X),在测试的1103例创伤病人中准确率达89.6%。三个环节,一是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和支持,二是营养的支持,三是感染的预防。
吴恒义池丽庄白涛程多今邢锐杨自力杨春华麦悦强
关键词:创伤
山莨菪碱对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所致多器官衰竭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探讨山莨菪碱(6542)对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所致的多器官衰竭(MOF)的预防作用。在实验动物创伤后不同时间应用6542,观察动物MOF的发生率及其预后。结果:创伤后第7天,MOF组与预防4组MOF发生数及死亡数显著高于预防1、2和3组及对照组;随创伤时间的延长,各组(除预防3组及对照组外)MOF发生数及死亡数均相应增加,并无显著性差异。预防1组及预防2组MOF发生数与死亡数无显著性差异。创伤后第7、10和15天,预防3组MOF组发生数及死亡数显著低于其它预防组。结果提示:创伤早期应用6542,对预防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所致的MOF及延迟其发生有一定作用,但不能阻断其病理过程的进行及最终发生率。休克期间较休克末应用6542,对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所致的MOF的预防作用无显著性差异。③创伤后连续应用6542。
杨春华程多今程多今杨映波
关键词:山莨菪碱休克低血容量性多器官衰竭
3例颅内曲霉菌感染的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顾葆春吴恒义邢锐文强麦悦强杨春华杨自力
关键词:曲霉菌颅内感染
循环内皮细胞、内皮素及一氧化氮对创伤大白兔伤情的评估作用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N一氧化氮(NO)在创伤大白兔外周血中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创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中 CEC, ET及 NO的变化及伤情。结果①创伤组外周血中ET,NO含量早期急剧升高,后期又急剧下降,变化波动极大,其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在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前期或早期,即在ET,NO含量升高以前或早期应用细胞保护剂处理的治疗组,外用血中 ET,NO含量变化较小,且 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显著降低。②外周血中CEC计数随伤情的加重而增多;外周血中ET,NO含量随伤情的加重先升而后降,并随伤情的恢复而恢复。结论①外用血中ET,NO含量变化在MODS的发病机制中及对MODS的预诊和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②外周血中CEC的计数、ET、NO含量变化与创伤伤情关系密切,并可作为创伤伤情的评估指标。
杨春华林水金冯素珍
关键词:内皮素一氧化氮循环内皮细胞创伤
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和临床意义
1999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ARDS发生率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提出一个比较简便的计算创伤性ARDS发生率的公式,以便更早、更准确地预测ARDS的发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研究1103例严重创伤的病人,分析22例发生ARDS病人的各种因素,找出导致ARDS发生的最危险的因素,继而提出了一个计算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I)的公式:I=PF-(N十T+F+M+X)。结果如果I值大于10,将不发生ARDS:如果I值在-2~10之间,则95%的病例不发生ARDS;如果I值小于-2,则90%病例发生ARDS。结论本公式是预测创伤性ARDS发生率的可靠途径,其方法简便可信,有推广价值。
吴恒义池丽庄白涛杨自力邢锐杨春华
关键词:创伤ARDS呼吸窘迫综合征
腰穿治疗脑减压术后急性颅内压增高20例
2002年
杨春华白涛
关键词:腰穿急性颅内压增高术后病例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治疗94例严重多发伤的体会被引量:3
2001年
1988年10月~1999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严重多发伤94例,其方法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环节”,简称“123疗法”,报告如下。
吴恒义池丽庄白涛程多今邢锐杨自力杨春华麦悦强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严重多发伤
重症真菌感染病人应用二性霉素B的体会被引量:7
2003年
顾葆春邢锐文强麦悦强杨春华杨自力吴恒义
关键词:二性霉素B药物治疗合理用药
呼吸机脱机指数在严重创伤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病人脱离呼吸机的要素。方法 总结 6 17例行呼吸机治疗的创伤病人临床资料 ,分析与脱机关系密切的 14种因素 ,提出“脱机指数”的概念和相应的计分法。结果 脱机指数分值越高 ,伤情越重 ,脱机越困难。如严重颅脑外伤脱机指数均值 4 3.84分 ,脱机成功率 5 1.5 5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均值 2 5 .16分 ,脱机成功率 5 5 .74 % ;心肺脑复苏均值 33.12分 ,脱机成功率 6 2 .12 %。以上脱机成功率不高 ,而脱机指数均值 <2 0的急性呼吸衰竭和严重胸部创伤 ,其脱机成功率高达 90 %以上。结论 “脱机指数”准确表述了与脱机有关的各种密切因素 ,伤后肺部情况 ,如潮气量、最大吸气压、氧合指数、PaCO2 、自主呼吸频率等仍然是预示能否脱机的决定性因素。脱机指数计分法是一种简便、可信、实用的方法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吴恒义池丽庄顾葆春邢锐郭振辉杨自力杨春华
关键词:呼吸机创伤
肝素钠在防治外伤性脑梗死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本文通过将 82 0例脑外伤患者分成肝素纳治疗组及对照组 ,观察肝素钠在防治脑梗死中的作用。结果治疗组脑梗死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两组脑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因此 ,肝素钠对脑外伤后脑梗死的防治是有效且安全的。
杨春华吴恒义
关键词:脑外伤脑梗死肝素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