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继春

作品数:17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直肠
  • 3篇黏膜
  • 3篇胃镜
  • 3篇结直肠
  • 3篇镜检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抑郁
  • 2篇胃镜检查
  • 2篇胃黏膜
  • 2篇腺癌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内镜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结肠

机构

  • 16篇北京市海淀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17篇胡继春
  • 7篇赵晓志
  • 3篇尚杰
  • 2篇李楠
  • 2篇陈玉龙
  • 2篇秦桂香
  • 2篇汪静
  • 1篇朱超慧
  • 1篇贾继东
  • 1篇郭银燕
  • 1篇叶辉
  • 1篇王化虹
  • 1篇马红
  • 1篇杨寄华
  • 1篇王宇
  • 1篇郑悦
  • 1篇李世荣
  • 1篇武子涛
  • 1篇吴凯
  • 1篇张延瑞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首都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3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抑郁焦虑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慢性疼痛在临床上很常见,消化科也不例外。因上腹及右上腹痛就诊的患者中,慢性胆道疾病较多见,其中伴有抑郁焦虑的患者常反复就诊[1],久治不愈,甚至切除胆囊仍不能缓解疼痛。以往医师通常忽视了负性心理情绪因素的作用。近年来,有关慢性疼痛伴发抑郁焦虑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2]。与健康对照者相比,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chronic acalculous cholecystitis ,CAC)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更加明显[3]。但对 CAC 患者进行抗抑郁焦虑治疗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观察新型抗抑郁药舍曲林对 CAC 伴抑郁焦虑和慢性疼痛患者的疗效。
尚杰陈玉龙汪静胡继春
关键词: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抗抑郁焦虑慢性疼痛临床疗效疼痛患者右上腹痛
胃肠化生黏膜小凹结构与粘蛋白MUC2、MUC5AC表达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研究表明肠型胃癌的发生多由慢性胃炎开始,经历肠化生、异型增生等变化,直至最后发生癌变,在这一过程中,胃黏膜上皮细胞内粘蛋白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肠化生是明确的胃癌癌前病变之一,目前,利用放大内镜已可对肠化生黏膜表面小凹的形态结构进行细微的观察,但黏膜小凹结构的这种变化与细胞内粘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结论,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探讨,报告如下。
赵晓志胡继春庆琳琳
关键词:MUC2粘蛋白胃黏膜上皮常规胃镜检查内镜室
己酮可可碱抗肝纤维化及对I型胶原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己酮可可碱对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大鼠I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抗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假手术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己酮可可碱组。6周后比较各组肝组织学评分,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I型胶原(Col-I)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对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己酮可可碱能够降低纤维化的组织学评分,降低Col-ImRNA表达水平。结论己酮可可碱在大鼠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中具有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
杨寄华胡继春贾继东王宇马雪梅马红
关键词:肝纤维化己酮可可碱
胸痛患者心电、食道pH同步动态监测临床分析
1999年
胡继春李朝瑛
关键词:胸痛胃食管返流
美蓝染色联合放大胃镜技术对不同类型胃黏膜肠化生的诊断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表明,不完全型肠化生进展为肠型胃癌概率较高。2014年1-6月,我们采用美蓝染色放联合大内镜技术对胃黏膜表面微细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不同亚型胃内肠化生黏膜的诊断方法。 临床资料:2004-2005年在我院拟行常规胃镜检查的患者84例,男41例、女43例,年龄33-76(53.48±10.66)岁。患者均无胃镜检查禁忌证,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方法:对患者进行美蓝染色+放大胃镜检查。
赵晓志胡继春庆琳琳尚杰
关键词:美蓝染色肠化生微细结构
肠化生黏膜微细结构与肠化亚型及CDX2、MUC2、MUC5AC异常表达的关系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胃黏膜肠化生组织的表面小凹结构与肠化生亚型及尾部同源异型盒基因2(CDX2)、黏蛋白2(MUC2)、黏蛋白5AC(MUC5AC)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拟行胃镜检查的84例门诊患者进行美蓝色素放大内镜检查,观察美蓝染色阳性区域的肠化生黏膜的小凹结构特点。于相关部位取检,共取得标本91份,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奥辛蓝/过碘酸-雪夫染色(AB/PAS)、高铁二胺/奥辛蓝(HID/AB)染色,同时进行CDX2、MUC2、MUC5AC免疫组化染色。分析黏膜小凹结构与肠化生亚型及肠化生细胞中CDX2、MUC2、MUC5AC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美蓝放大胃镜下肠化生黏膜表面小凹结构可分为四类:不规则斑点型(16例)、网格型(30例)、短棒型(23例)和绒毛型(22例),其中不规则斑点型与绒毛型两组中均表现为MUC5AC高表达,但不规则斑点型多提示为不完全性肠化生,而绒毛型表型多提示为完全性肠化生;网格型及短棒型是MUC5AC阴性肠化生黏膜的主要表型,MUC5AC在肠化生细胞内的表达与AB/PAS染色相关,而与HID/AB染色无关;CDX2、MUC2在所有肠化生标本中均为阳性表达(100%,91/91)。结论肠化生黏膜小凹结构的表型对初步判断肠化生亚型及其内黏蛋白的异常表达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赵晓志胡继春庆琳琳
关键词:肠化生黏蛋白黏蛋白5AC
肝硬化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活性观察
2001年
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活性增强常常是引起临床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肝功能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溶酶原活性变化,以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纤溶紊乱发生的某些机制及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
秦桂香李朝瑛郭银燕胡继春杨小红
关键词:肝硬化血浆D-二聚体纤溶酶原活性
结直肠腺癌组织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E-选择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E-选择素(E-selec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蛋白(VEGF-D)蛋白在结直肠腺癌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8月~2014年9月于北京市海淀医院手术切除的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20例)和结直肠腺癌标本(5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c-JUN、E-selectin、VEGF-D蛋白的表达,观察c-JUN、E-selectin、VEGF-D与临床病理的联系及c-JUN与E-selectin、VEGF-D的相关性。结果 1结直肠癌组织中,c-JUN、E-selectin、VEGF-D蛋白表达的阳性率(84%、78%、92%)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5%、10%、1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c-JUN、E-selectin、VEGF-D蛋白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3c-JUN与E-selectin呈正相关(r=0.6394,P〈0.05),c-JUN与VEGF-D呈正相关(r=0.6592,P〈0.05)。结论 E-selectin、VEGF-D蛋白与结直肠腺癌发展和转移有关,c-JUN可能调控E-selectin、VEGF-D的表达。
庆琳琳胡继春
关键词:C-JUN氨基末端激酶E-选择素
CGRP在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内镜治疗中动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内镜治疗中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方法利用放免法对6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应用硬化和套扎治疗的患者血浆CG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硬化剂组血浆CGRP水平治疗前(87±23)ng/L显著低于治疗后1小时(98.05±14.00)ng/L、12小时(114.10±12.09)ng/L和48小时(100.47±18.83)ng/L,P<0.05;套扎器组治疗前CGRP(74.22±17.01)ng/L显著低于治疗后1小时(139.29±38.53)ng/L、12小时(132.22±19.42)ngL和48小时(103.12±27.07)ng/L,P<0.05;硬化与套扎两组比较,患者的血浆CGRP水平无显著性相关。结论血浆CGRP水平的变化与硬化和套扎手术密切相关,是参与调节血流动力学重要因素。
李朝瑛李楠胡继春秦桂香朱超慧陈伟
关键词: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内镜治疗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经鼻胃镜、经口胃镜和X线3种不同的鼻空肠置管术的比较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比较经X线透视、经口胃镜引导以及经鼻胃镜引导3种不同的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方法的特点。方法共有67例患者行鼻空肠置管术,其中26例行X线透视下鼻空肠置管,32例行经口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置管,9例行经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术,比较3组的插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以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X线透视引导置管组和经鼻胃镜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均为100%(26/26,9/9),而经口胃镜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只有84.38%(27/32),但X线透视组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另外2组,经鼻胃镜置管组患者的舒适度最好。结论经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置管术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患者的不适感最轻,可作为临床行鼻空肠置管时的首选方案。
赵晓志胡继春
关键词:胃肠疾病胃镜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