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俊杰

作品数:20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水市第七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教学
  • 5篇数学
  • 5篇解题
  • 5篇函数
  • 4篇中考
  • 4篇解题思路
  • 4篇考试
  • 3篇试题
  • 3篇图象
  • 3篇最值
  • 3篇最值问题
  • 3篇函数图
  • 3篇函数图象
  • 2篇得分率
  • 2篇中考试题
  • 2篇解法
  • 2篇解题教学
  • 2篇考试题
  • 2篇教材编写
  • 2篇教材编写者

机构

  • 20篇天水市第七中...

作者

  • 20篇吴俊杰
  • 1篇王文

传媒

  • 10篇中学数学教学...
  • 4篇初中数学教与...
  • 3篇中学数学(初...
  • 1篇中国数学教育...
  • 1篇中小学数学(...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年份

  • 5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困惑再现:有理数的加减法怎样处理才更便于学生的学习?——对策:不全是回避,我的有理数加碱法运算教学思路
2009年
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除了杨继明老师所说夹杂着绝对值这一难点概念之外,过早地加入分类讨论也是其难点之一,但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由“3元到3”,由生活中具体的数量到抽象的数,学生缺乏这种认识迁移的抽象能力和学习的体验.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尝试,与各位教师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吴俊杰
关键词:有理数教学思路加减法回避
二次函数问题的网格图解法
2010年
在网格中研究格点图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直观性,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容易人手.在近几年的各种新课程考试中以网格图为背景的试题也成了一种较有特色的新题型,而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网格图则可以更好地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更便于通过描点法确定函数图象,利于线段、角的计算比较和数学问题中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研究.而在许多有关二次函数的中考压轴题中,由于为了降低计算难度,突出基本知识、技能考查,涉及的一些关键点的坐标相对多为整数,基于这一特点,
吴俊杰
关键词:二次函数问题网格图解法中考压轴题课程考试函数图象
几何问题几何解 解析方法且慢用
2016年
在初中几何问题中,常常有人忽视探寻几何图形和图形变化的规律,动辄建立直角坐标系,用解析法解题.实际上,有些几何最值问题,解析法虽然可以解决最大值、最小值为多少,但是却不能从几何问题的角度,明确说明为什么这个时候取得最大值,且解析法往往计算量较大,所以,几何问题不宜盲目滥用解析法.
吴俊杰
关键词:几何最值问题直角坐标系解析法
对一道教材例题解题思路选择的教学思考
2015年
教材例题提供的解题过程很多时候是一种解题思路和书写格式、程式的示范,但有时候,对于有些问题因为囿于学习内容、方法所限,或者为了体现教材编写者的某种意图,教材例题解答思路提供的也只是一种方法的启迪和参考,不应成为例题唯一的解决思路,更不应该因为教材的权威性和教师教学研究的惰性而使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复制教材"的借口。
吴俊杰
关键词:教材例题解题思路教学思考教材编写者解题过程
对一道旋转相似问题数学模型的探究
2015年
中考试题不仅对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对中考命题也有很强的启发作用.很多中考命题都是对教材习题、中考试题的变形、拓展或者直接借鉴.如何在试题教学中达到举一反三,做一题会一片(类)的效果,是每一个数学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有些数学问题可以增强解题分析中的数学模型意识,尝试"问题→模型→问题"的教学研究模式,是较好的途径之一.本文拟以2013年湖州市一道中考试题为例。
吴俊杰
关键词:数学模型中考命题教学研究中考试题数学问题教学意义
变式教学“三要”
2016年
变式训练最怕单纯为了"变"而"变","变"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性,这是变式教学设计中不得不提前思考、预设的问题.分别从变前、变中、变后三个环节谈谈"变式教学‘三要’":变前要理清变的脉络,变什么、怎么变,注重变的思路与由来;变中要突出化归,变去还需能变回,注重模型识别与应用;变后要及时总结,捕捉共性、挖掘规律,注重变的价值与目的.
吴俊杰
关键词:变式教学教学环节
愚人节我被学生“愚”了两次
2011年
我有两次愚人节被学生“愚”的经历,“愚”得很惨,但事后回想起来,我丝毫不后悔被骗,甚至很高兴,并且从中受益匪浅。
吴俊杰
关键词:愚人节
我的解题教学缺少什么?被引量:1
2015年
再次激起笔者对2013年天津市中考数学第18题第(2)问(见如下问题1)的思考,有两个原因:一是2014年天水市中考模拟第22题正是此题,学生得分率非常低。在感慨此题难的同时,笔者又想起了之前在九年级“相似三角形”的教学中曾经选择问题2(见下文)作为例题组织教学活动,两个问题之间非常明显的联系迫使笔者不得不思考自己的教学缺少什么?
吴俊杰
关键词:解题教学教学活动得分率
基于理解困惑的解题探究
2016年
问题阅读、解答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这很正常,与其视之为拦路虎,不如围绕困惑深入思考、探究,寻求启发。而事实上很多时候,这些困惑可以成为问题解答新的突破口,因此,教师在解题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立足问题的设置、叙述、解答等,提出自己的思考,广泛交流困惑,并立足困惑深入思考,寻找命题人隐藏在试题背后的设计考量、思路暗示以及有效破解困惑的途径,继而找到新的、更加贴合问题本身或者命题人意图的简捷解答。本文拟以2015年梅州市中考数学第23题为例,结合文献[1]、文献[2]的解答分析,谈谈笔者在试题阅读、解答过程中的困惑、思考,以及解题思路方面的探究。
吴俊杰
关键词:解题探究解困解题教学解题思路
一道模拟题的解题思路探寻被引量:2
2014年
一次全区中考数学模拟考试,试卷25题第(3)问得分率极低,让人倍感尴尬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包括笔者)短时间内也没有找到解题思路。有教师认为参考答案的解题思路过于隐晦、不易想到,进而质疑此题作为中考模拟检测试题的合理性。但在反复研究之后,笔者发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思考探寻本题的解题思路,下面呈现笔者的思路探寻过程,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帮助和启发。
吴俊杰
关键词:解题思路模拟题一线教师模拟考试检测试题得分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