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盈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关于民事审判中利息给付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一、关于利息性质的认定
在民事案件中,涉及给付的“利息”有时是指利息收益,在性质上属于法定孳息;有时则指利息损失,即法定孳息的损失。由于现实生活中“利息”一词用法广泛,当事人并不注意利息收益与利息损失的区别,往往将两者笼统表述为“利息”。因而审判实践中法官需要对“利息”的性质仔细甄别。明确其到底属于法定孳息还是法定孳息的损失。
- 唐世银孙盈
- 关键词:利息收益民事审判给付审判实践孳息
- 价值与逻辑之间:利益衡量裁判方法在民事审判中的运用被引量:4
- 2017年
- 利益衡量是民事审判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有效裁判方法,对其加强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有助于统一裁判标准、提升审判质效。利益衡量适用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处理及酌定责任等情形。操作上分为两个阶段:首先,通过对利益进行分析与衡量,形成裁判的基本理由;其次,通过法律构成与验证,形成法律上的更强理由。为避免被滥用,应从严格控制适用条件、全面掌握案件信息、引入实践性商谈程序、探索适合心证公开的裁判说理方式、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等方面加以严格规制。
- 孙盈
- 关键词:法律推理
- 鼓励农民用法律手段解决环境纠纷被引量:3
- 2018年
- 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切实维护农民环境权益之根本是依法加强对农民环境权益的司法保护和救济,完善现行代表人诉讼与公益诉讼制度,加强配套的司法救助措施,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环境权益依法保护提供司法保障。
- 刘洪岩孙盈
- 关键词:代表人诉讼公益诉讼司法救助
- 让人民陪审员参审权名至实归被引量:1
- 2018年
-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为正确落实法律规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司法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应细化选任规则,通过"扩大"与"精确"双向实现陪审员参审广泛性;围绕庭审中心,不断完善陪审员参审机制。
- 刘洪岩孙盈
-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
- 类案在司法推理中的规范化运用研究
- 加强类案检索是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机制的必然需求,也是健全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审判权力运行体系的重要内容。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多项规定,设立并推行类案检索及运用制度。然而,类案运用实践与制度规定预期之间仍存在落差,法官们普遍...
- 孙盈赵桐祝兴栋
- 文献传递
- 相斥抑或互补:追缴退赔中刑民程序衔接机制研究
- 追缴退赔与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刑事诉讼中关于犯罪损害赔偿的两项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前者针对被告人非法占有、处置的被害人财物,主要对应财产型犯罪;后者针对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主...
- 孙盈郝琪琪
- 文献传递
- 让公正听得见:法官庭审语言的规范路径研究——“逻辑语篇—目的语境—策略语用”之融合
- 庭审,即法庭审判,指法官主持诉讼双方为解决案件纠纷而开展的言语交际。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实施的言语行为,不仅是推动庭审有序进行的基本工具,更是传递司法公平正义的直接载体。在当前庭审网络直播全面开展的背景下,法官在法庭内的一言...
- 孙盈姜源
- 文献传递
- 民事审判中利益衡量的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益衡量作为将价值衡量与辩证逻辑相结合的法律推理形式,是民事审判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有效裁判方法。但这一裁判方法在适用上具有个案性、难以言传的特点,实践中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首先通过概括利益衡量适用于民事审判的四种情形,明确了这一裁判方法的内涵及法律特征。之后,探讨了利益衡量适用于民事案件的具体操作方法,将其区分为两个阶段:以利益的分析与衡量为内容形成基本理由的第一阶段;以法律构成与验证为内容寻找更强理由的第二阶段。最后,本文从严格控制适用条件、全面掌握案件信息、引入实践性商谈程序、探索适合心证公开的裁判说理方式、完善案例指导制度等五方面,强调应对利益衡量的适用严格规制,防止滥用,使审判经验规范化、可操作化。
- 孙盈
- 关键词:民事审判裁判方法案例指导制度法律特征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