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脊髓
  • 1篇电镜
  • 1篇动脉
  • 1篇愈合
  • 1篇运动神经
  • 1篇运动神经元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再生
  • 1篇胎鼠
  • 1篇桥接
  • 1篇自体
  • 1篇胫前
  • 1篇胫前动脉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化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细胞
  • 1篇免疫细胞化学
  • 1篇免疫组化
  • 1篇解剖学

机构

  • 4篇北京医学高等...

作者

  • 4篇李占国
  • 3篇周长满
  • 2篇郭海梅
  • 2篇陈彪
  • 1篇门保忠
  • 1篇张国盛

传媒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γ-氨基丁酸和钙结合小蛋白在鸡脊髓运动神经元内共存的免疫组化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
1993年
雏鸡12只,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在脊髓前角分别出现γ-氨基丁酸和钙结合小蛋白抗体阳性反应的运动神经元。并在前者的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基础上进行了胶体金标记钙结合小蛋白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反应。证明了γ-氨基丁酸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的运动神经元的胞浆内又出现标志钙结合小蛋白的金颗粒。因此推测:脊髓运动神经元除γ-氨基丁酸的突触前抑制外,在神经元内大量的γ-氨基丁酸可能不是单纯抑制性神经递质。根据神经元的退行性变时出现包括γ-氨基丁酸在内的某些氨基酸的功能障碍和钙调节失控的假说,γ-氨基丁酸有可能通过钙结合蛋白共同起到参与防止神经元退行性变的类似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周长满郭海梅陈彪李占国
关键词:Γ-氨基丁酸脊髓
自体和胎鼠骨骼肌桥接脊髓缺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1995年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A、B组在T_8~T_(10)做脊髓半横断切损2.0mm;C、D组在T_8~T_(10)做脊髓全横断切损2.0mm。A、C组接受成体竖脊肌的移植体,B、D组接受胎鼠(E_(18))股部肌肉的移植体。E组,为无移植体的脊髓完全横断对照组。术后2个月的CT-HRP示踪及组织学(Glees)银染色方法显示,在各实验组动物的骨骼肌移植体与受体脊髓间呈不同程度的组织愈合,特别是在胎鼠骨胳肌移植的B组和D组,脊髓与肌肉移植体之间出现一段两种组织交错的融合区。在两种骨骼肌移植体内,都发现有再生的银染和CT-HRP标记的阳性神经纤维沿着骨骼肌纤维生长行走。A、C组自体移植体的骨骼肌横纹清晰可见;B、D组移植体的胎鼠骨骼肌组织已变性,横纹消失。在移植体两端与脊髓组织愈合处及肌组织内发现的神经纤维提示,再生的神经纤维可通过骨胳肌移植体进入脊髓远段,而且胎鼠骨胳肌移植体优于成体的骨骼肌移植。本文讨论了骨骼肌作为中枢神经移植体修复脊髓缺损的可能性,并推测骨骼肌移植体内可能存在诱导神经纤维再生的特异神经生长因子,促进了损伤脊髓的修复。
周长满陈彪郭海梅李占国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再生
狗胫骨骨髓腔内植入胫前动脉的实验解剖学研究
1997年
在6只狗的胫骨上,行骨膜剥离,“Z”骨折固定,两端胶封制成截血骨模型。在骨髓腔内植入胫前动脉。术后2、4、8w做X线造影和动脉铸型的解剖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截血的骨干,植入髓腔内的胫前动脉生长出新的血管,沿髓腔向下生长,担负起截血骨干愈合所须的血供。
门保忠李占国周长满马承宣
关键词:骨折愈合胫前动脉解剖学
陈列骨架穿制方法改良
1994年
李占国张国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