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惠

作品数:19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333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症状
  • 9篇精神分裂症
  • 9篇分裂症
  • 8篇抑郁
  • 6篇抑郁症
  • 5篇阴性
  • 5篇阴性症状
  • 5篇慢性
  • 5篇慢性精神分裂...
  • 4篇重复经颅磁刺...
  • 4篇疗效
  • 4篇经颅磁刺激
  • 4篇磁刺激
  • 3篇难治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精神分裂症阴...
  • 2篇典型抗精神病...
  • 2篇丁螺环酮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同型

机构

  • 19篇常熟市第三人...
  • 5篇苏州大学附属...
  • 2篇东南大学
  • 2篇苏州广济医院
  • 2篇苏州市广济医...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湖州市第三人...
  • 1篇靖江市第二人...
  • 1篇连云港市第四...

作者

  • 19篇潘惠
  • 17篇杨忠
  • 7篇魏英
  • 5篇杜向东
  • 4篇王明
  • 3篇祝敬溪
  • 3篇方建忠
  • 2篇许建君
  • 2篇袁勇贵
  • 2篇宋静波
  • 2篇胡建伟
  • 1篇梅其一
  • 1篇尹建兵
  • 1篇李鸣
  • 1篇胡长春
  • 1篇沈仲夏
  • 1篇赵焕华
  • 1篇赵胜军
  • 1篇吴江
  • 1篇陈青松

传媒

  • 2篇四川精神卫生
  • 2篇神经损伤与功...
  • 2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非精神病性难治性抑郁症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合并不同时间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非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和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随机分为四组的患者中完成1年随访的有99例,分别为单用氟西汀组(27例)、合并奥氮平1~2月组(28例)、合并奥氮平4~6月组(29例),合并奥氮平12月组(15例)。对入组的四组患者分别评定HAMD、SDSS、体重、年收入等,在完成1年随访后再次评定HAMD、体重、TESS及1年内的收入、工作时间、复发数、治疗费用等。以HAMD总分减分数和痊愈率评定疗效、以TESS和体重评定不良反应,以工作时间、年收入、治疗费用等评定卫生经济学价值。结果四组均较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合并奥氮平4~6月组和12月组较单用氟西汀组和合并1~2月组改善更明显。四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但合并各组的体重均较单用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年收入、工作时间和复发数上,合并奥氮平4~6月组和12月组要优于单用氟西汀组和合并1~2月组。合并4~6月组的治疗费用少于合并12月组。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合并氟西汀治疗非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而合并奥氮平的时间以4~6个月为佳。
方建忠李鸣张祥辛杨忠梅其一晏云兴张祝生祝敬溪宋静波施薇华潘惠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奥氮平氟西汀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辅助治疗伴不同特征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2023年
目的比较右侧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伴不同特征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6月~2022年6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伴忧郁特征、伴焦虑痛苦特征或伴非典型特征诊断标准且经8周抗抑郁药治疗应答不佳的80例抑郁症患者分成3组,在原抗抑郁药的基础上联合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低频rTMS连续治疗6周。在基线期和治疗第2、4、6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的疗效评估,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3组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因子分、阻滞因子分、睡眠障碍因子分以及SIOSS绝望因子分、乐观因子分、睡眠因子分的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以及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SIOSS总分的时间主效应、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独效应分析显示,基线期HAMD-17总分、SIOSS总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第2周末起,伴焦虑痛苦特征组HAMD-17总分、SIOSS总分较伴忧郁特征组及伴非典型特征组均降低(P<0.05或P<0.01)。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侧DLPFC低频rTMS均能安全有效改善伴不同特征的抑郁症状,尤其对伴焦虑痛苦特征的抑郁症起效更快且疗效更佳。
潘惠王明杨忠杜向东
关键词:抗抑郁药应答不佳
胰岛素瘤所致精神障碍一例
2010年
1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7岁,住院号:8899,因阵发性行为异常五个月人院。患者起病于五月前,当时未进食早餐,上午九点左右出现头昏,颜面部麻木。患者当时自感反应迟钝,无法完成精细工作,症状持续十分钟左右自行缓解,事后对发作过程能清晰回忆。其后患者曾有多次类似发作,但当时未加重视。近一个月来,患者发作次数越来越频,均在早上或下午晚餐前发作,发作时先出现头昏,视物成双,全身冒冷汗,之后表现活动迟钝,甚至有时候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眼球上翻等症状,发作时均无跌倒,无口舌咬伤,无大小便失禁,
潘惠祝敬溪杨忠赵焕华
关键词:致精神障碍胰岛素瘤症状持续性行为异常面部麻木反应迟钝
不同强度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高频经颅磁刺激(r TMS)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组和低强度组,在原抗精神病药基础上,分别联用110%或80%运动阈值(MT)的高频r TMS,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6周。在基线期和治疗第3、6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估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两组PANSS阴性量表分、阴性量表各项症状分及SANS总分、分量表综合评价总分、各分量表综合评价分在第6周末均低于基线期(P<0.05或P<0.01),其中高强度组上述量表分(除抽象思维困难、刻板思维和思维贫乏总评)在第3周末均低于低强度组(P<0.05或P<0.01)。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r TMS能有效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安全性好且高刺激强度起效更快。
潘惠杨忠魏英
关键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不同刺激参数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残留失眠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参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残留失眠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残留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频组和低频组,每组35例,在原抗抑郁药基础上分别联用10 Hz或1 Hz的rTMS连续治疗4周。在基线期和治疗后第2、4周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2周末,两组HAMD-17总分及睡眠障碍因子分,低频组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因子分均较各自基线期降低(P<0.05),且低频组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因子分低于高频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两组HAMD-17总分及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因子分均较各自基线期降低(P<0.05),且高频组HAMD-17总分及早醒因子分均低于低频组(P<0.05),入睡困难因子分高于低频组(P<0.05)。治疗后第4周末,两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各自基线期降低(P<0.05),且高频组入睡时间因子分高于低频组(P<0.05),睡眠时间因子分低于低频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刺激参数rTMS均能有效治疗抑郁症残留失眠症状且右侧低频rTMS起效更快,左侧高频rTMS延长睡眠周期疗效更优。
潘惠杨忠张小弟杜向东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抑郁症残留症状失眠
伏硫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
2023年
目的 比较伏硫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伏硫西汀组及文拉法辛组,每组30例。伏硫西汀组采用伏硫西汀治疗,文拉法辛组采用文拉法辛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2、4、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抑郁症患者认知缺陷问卷(PDQ-D)评分、数字符号替换测验(DSST)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8周后,2组HAMD-17、PDQ-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DSS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伏硫西汀组治疗4周后HAMD-17评分低于文拉法辛组(P<0.01),伏硫西汀组治疗4、8周后PDQ-D评分低于文拉法辛组,DSST评分高于文拉法辛组(P<0.05或P<0.01),其他时间点2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伏硫西汀组与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vs. 30.00%,χ^(2)=0.800,P=0.371)。结论 伏硫西汀与文拉法辛均可有效治疗抑郁障碍,但伏硫西汀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文拉法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王明王明潘惠潘惠杨忠
关键词:抑郁障碍文拉法辛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记为难治组和非难治组。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分为广泛代谢型(EM),中间代谢型(IM)和慢代谢型(PM)。对比难治组和非难治组患者临床资料和CYP2C19基因多态性代谢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因素。结果难治组病程,简明精神科量表(BPRS)评分,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大体印象量表严重程度量表(CGI-S)评分及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高于非难治组(P<0.05),CYP2C19基因EM占比低于非难治组(P<0.05),IM,PM占比则高于非难治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GI-S评分,PRL,CYP2C19基因为IM/PM均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难治性相关,IM,PM型精神分裂症难治性的风险较高。
王明杜向东潘惠杨忠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基因多态性
拉莫三嗪致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
2015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9岁,因"服用拉莫三嗪片后全身瘙痒2 d"入院。患者有双相障碍病史10年,曾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2007年开始使用拉莫三嗪(商品名:利必通)联合奥氮平治疗,初次服用拉莫三嗪时严格按照拉莫三嗪说明书推荐的方法缓慢加量至100 mg/d,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其后长期服用拉莫三嗪100 mg/d,奥氮平10 mg/d维持治疗。
胡建伟潘惠魏英杨忠
关键词:拉莫三嗪药疹病例报道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症状及治疗药物类型的关系。方法检测1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为37.6%,且男性患者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总体或根据性别分组比较,患者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性别、症状特点及用药情况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有明显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存在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异常。
杨忠严心淳许建君潘惠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同型半胱氨酸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抗抑郁药治疗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1年随访
方建忠施薇华潘惠李鸣张祥辛杨忠梅其一晏云兴张祝生祝敬溪宋静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