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金元

作品数:1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粳稻
  • 10篇栽培
  • 9篇栽培技术
  • 8篇高产
  • 7篇杂交
  • 6篇选育
  • 6篇杂交粳稻
  • 5篇晚粳
  • 4篇栽培要点
  • 3篇稻区
  • 3篇优质高产
  • 3篇杂粳
  • 3篇三系杂交
  • 3篇三系杂交粳稻
  • 3篇水稻
  • 3篇水稻新品种
  • 3篇太湖稻区
  • 3篇晚粳稻
  • 3篇常优1号
  • 2篇多抗

机构

  • 17篇江苏省常熟市...
  • 2篇苏州市种子管...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17篇盛金元
  • 15篇端木银熙
  • 13篇孙菊英
  • 12篇苏月红
  • 12篇钟卫国
  • 2篇何建华
  • 2篇张戟
  • 2篇郑君
  • 1篇张洪程
  • 1篇金伟栋
  • 1篇陈金龙
  • 1篇季向东
  • 1篇陆建国
  • 1篇朱艳
  • 1篇王建军

传媒

  • 9篇上海农业科技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稻米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 5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播种期对杂粳“常优一号”产量及性状影响
2002年
孙菊英端木银熙盛金元钟卫国苏月红郑君
关键词:播种期杂粳性状
杂交晚粳新组合“常优00-8”高产制种技术
2005年
盛金元端木银熙戴俊江
关键词:高产制种技术杂交晚粳武运粳七号南方稻区抗逆性强太湖稻区
三系杂粳常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被引量:3
2003年
常优 1号是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中、制种容易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介绍了常优 1号历年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
端木银熙孙菊英盛金元钟卫国苏月红林一波吴锡清何建华金伟栋
关键词:栽培技术杂交粳稻
粳稻光敏核不育系选育中育性转换的观察与选择被引量:3
2001年
通过对组合N422S/武运粳7号、29130S/武运粳7号后代光敏核不育株系的育性观察,表明F5以上家系内各株系育性转换特性相近,因此认为通过对一个家系中一、二个株系育性的考察可以基本上确定该家系其他姊妹系的育性转换规律,从而提出了结合系谱法的育性初步筛选步骤。该文中还初步拟定了太湖稻区光敏核不育系可实际应用的不育期范围及育性转换特性模式。
张戟陆建国盛金元朱艳毛敏文戴俊江
关键词:育性转换粳稻株系系谱法
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被引量:4
2002年
常优 1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米质优、产量高、熟期早、制种容易等特点。 2 0 0 1年 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太湖稻区等地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科学用肥、合理灌水 ,治好病虫。
端木银熙朱水良孙菊英钟卫国盛金元苏月红林一波吴锡清何建华金伟栋
关键词:杂交粳稻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常农粳3号被引量:1
2003年
常农粳3号由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武运粳7号/常农粳2号杂交经连续二年海南加代,于1999年选育而成,是一个集优质、高产、多抗、熟期适宜于一体的优良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12月28日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端木银熙孙菊英钟卫国盛金元苏月红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
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2号”高产栽培技术
2006年
戴俊江端木银熙盛金元
关键词:三系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武运粳7号太湖稻区
新品种“常农粳3号”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2年
端木银熙朱水良孙菊英钟卫国盛金元苏月红
关键词:晚粳稻选育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新品种“常农粳4号”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被引量:2
2005年
孙菊英端木银熙钟卫国盛金元苏月红郑君季向东
关键词:栽培技术早熟晚粳稻武运粳7号高产稳产性配组选育肥力条件
“常农粳一号”产量稳定性及其构成因素相关和通径分析被引量:2
1999年
“常农粳一号”(原代号88—39—4)是常熟市农科所在1988年用“大湖糯/武育粳2号//太湖糯”选育的高产、稳产、早熟晚粳新品种,1998年由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产量及其稳定性,明确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作用,更好地运用综合调控技术,达到高产高效目的,现对1996~1997年两年该品种在江苏省单晚区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苏宝琴端木银熙顾人英张戟孙菊英盛金元
关键词:粳稻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